一种防沉降免开挖加装电梯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7221发布日期:2023-01-04 09:0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沉降免开挖加装电梯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电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沉降免开挖加装电梯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家对现存大量的无电梯楼房进行改造,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3.传统的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在建筑物的内部开孔建筑井道。或者是在建筑物外加钢结构井道。但通过上述方法对电梯进行施工,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1)在既有建筑外单独加装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的井道,与既有建筑的相对沉降不一致;(2)在建筑内部加装电梯,需要开挖土,做电梯底坑,施工较为复杂;(3)由于施工流程复杂、繁琐,导致施工周期较长,且电梯加装费用较高,不便于进行大规模推广使用;(4)现有的外部防水结构通常采用较大幅面的防水板,安装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沉降免开挖加装电梯框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防沉降免开挖加装电梯框架结构,包括:承压底板,连接于既有建筑外侧;安装框架,连接于既有建筑外侧,且位于所述承压底板上方;电梯,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外防水板,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所述外防水板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外防水板相互拼接封盖所述安装框架。
7.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防水板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
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梯框架结构包括:侯梯平台,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
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梯框架结构包括:侯梯围壁,连接于所述侯梯平台。
10.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梯框架结构包括:下爬梯,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所述下爬梯的第一端与地面接触,所述下爬梯的第二端与侯梯平台衔接。
11.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梯包括:第一电梯门;所述电梯框架结构包括:第二电梯门,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所述第二电梯门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内部。
12.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框架包括:槽钢;所述槽钢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槽钢相互拼接固定形成所述安装框架;所述槽钢之间可拆卸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4.1、对电梯结构进行施工时,将安装框架连接固定在既有建筑的外墙上,将电梯连接在安装框架上即可;区别于传统的电梯安装方式,安装框架与既有建筑的外墙直接连接,可以保证安装框架与既有建筑相对沉降一致,保证了电梯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5.2、承压底板的设置可以对安装框架及电梯的重力进行分担,使安装框架及电梯的部分重力施压在承压底板上,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安装框架连接的稳定性;
16.3、对电梯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开挖土,无需施工电梯底坑,缩短了施工周期,可以尽早交付使用;
17.4、采用槽钢作为安装框架整体的结构件,可以减轻安装框架整体的结构重量;
18.5、通过设置多块外防水板对安装框架进行封盖,提升了电梯结构整体的防水性,同时,通过依次对多块外防水板进行拼接安装,提升了对电梯结构整体施工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20.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21.1、安装框架;2、电梯;3、承压底板;4、侯梯平台;5、侯梯围壁;6、下爬梯;7、防水板;8、第二电梯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参照图1,一种防沉降免开挖加装电梯框架结构包括承压底板3、安装框架1和电梯2。其中,承压底板3和安装框架1均连接于既有建筑外墙,且安装框架1位于承压底板3上方,电梯2滑动连接于安装框架1。
26.进一步的,承压底板3水平设置,且固定于既有建筑底层外侧的墙角位置。安装框架1包括槽钢。槽钢包括多根,相邻槽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拼接固定形成长方体状框架。安装框架1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固定连接于既有建筑的外侧,且安装框架1的下端固定于承压底板3的顶壁。电梯2滑动连接于安装框架1。施工人员对电梯2框架结构进行施工时,首先将承压底板3固定在既有建筑外,再将安装框架1搭接固定完成,固定在承压底板3上,并与既有建筑的外墙固定连接。施工过程中,无需进行开挖土,无需进行电梯2底坑的施
工,缩短了施工周期,可以使电梯2框架结构尽早交付使用。承压底板3的设置可以对安装框架1及电梯2的重力进行分担,使安装框架1及电梯2的部分重力施加在承压底板3上,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安装框架1连接的稳定性。采用槽钢作为安装框架1整体的结构件,可以提升安装框架1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以减轻安装框架1整体的结构重量。
27.进一步的,电梯框架结构包括外防水板7。外防水板7设置有若干块,若干块外防水板7设置在安装框架1的外侧,且相互拼接对安装框架1进行封盖。外防水板7与安装框架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通过设置多块外防水板7对安装框架1进行封盖,提升了电梯框架结构整体的防水性。同时,依次对多块外防水板7进行拼接安装,提升了对电梯框架结构整体施工的便捷性。
28.进一步的,电梯2包括第一电梯门。电梯框架结构包括第二电梯门8。第二电梯门8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电梯门8分别安装在对应楼层的位置。第二电梯门8滑动连接于安装框架1,且位于安装框架1的内侧。
29.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对电梯框架结构进行施工时,首先将承压底板3固定在既有建筑外墙的侧壁上。随后,在承压底板3上方进行安装框架1的搭建,将安装框架1整体固定在既有建筑外墙的侧壁上。随后,进行电梯2和外防水板7的安装。完成对电梯2框架整体结构的施工。
30.实施例2
3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参照图1和图2,基于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2对实施例1中的电梯框架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电梯框架结构包括侯梯平台4、侯梯围壁5和下爬梯6。
32.进一步的,侯梯平台4水平设置,固定连接于安装框架1,位于承压底板3上方,且位于承压底板3靠近第二电梯门8的一侧。侯梯围壁5固定于侯梯平台4的顶壁上。下爬梯6固定连接于安装框架1。下爬梯6的第一端与地面接触,下爬梯6的第二端与侯梯平台4衔接,从而便于使用者从地面运动至侯梯平台4上乘坐电梯2。
3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