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6931发布日期:2023-03-24 14:3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张收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


背景技术:

2.纸张的生产工艺经过放卷、涂布、烘干和冷却后,其中纸张的收卷装置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纸张生产制造后,纸张呈长条状从出料口中传送出,然后通过卷缚辊进行收卷,以便后续生产使用。
3.在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2121703476.3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装置,并具体公开了有工作台,工作台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垂直布置的竖板一和竖板二,竖板一和竖板二之间设有卷缚辊;竖板一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卡座,竖板二的内侧设置有与固定卡座相对设置的活动卡座,竖板二上安装有驱动活动卡座相对固定卡座位移的位移驱动机构,卷缚辊可拆卸的安装固定卡座和活动卡座之间,工作台上还安装有驱动卷缚辊转动的驱动电机。通过上述方案,当卷缚辊收卷完成后,进行更换卷缚辊时,作业人员需要托住卷缚辊,才能驱动活动卡座相对固定卡座位移,需要消耗作业人员一定的体力,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用以解决纸张收卷时更换卷缚辊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包括
6.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平行设于底板相对两侧的竖板;
7.固定机构,两所述固定机构分别设于两竖板的顶端,其包括固设于竖板上的固定座,以及锁紧件,所述固定座具有与锁紧件合围形成有限位孔的第一状态,所述锁紧件还具有敞开所述限位孔以形成开口的第二状态;
8.收卷机构,其包括卷缚辊,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固设于一竖板上;
9.上料机构,其设置于两竖板之间,其用于将卷缚辊输送至两竖板的顶端,当所述锁紧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卷缚辊的两端转动设置于两限位孔内,且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卷缚辊的一端相连接以驱动卷缚辊绕自身轴线转动收卷纸张;
10.推动机构,其设置于两竖板之间,当所述锁紧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卷缚辊经由开口被推动机构推出限位孔,并通过所述上料机构输送至两竖板的底端。
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整体呈l形,所述固定座包括与竖板顶端固定连接的挡板,以及与挡板固定连接的横板,所述横板、挡板以及竖板的顶端之间围合有限位槽,所述锁紧件可围合所述限位槽的开口形成所述限位孔。
12.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包括螺纹杆,以及固设于螺纹杆一端的把手,所述螺纹杆与横板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可穿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13.作为优选,所述卷缚辊近两端的侧壁上均转动套有轴承,两所述轴承经由螺纹杆
围合所述限位槽的开口被固定于限位孔内。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固设于第一电机输出端上的主动齿轮,所述卷缚辊的一端设置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15.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旋转轴、支撑杆以及第二电机,所述旋转轴转动设置于两竖板之间且位于固定机构下方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固设于底板上且输出端与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卷缚辊的两端可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16.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两竖板内侧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包括电动推杆和连接块,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经由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伸长推动所述卷缚辊。
17.作为优选,所述卷缚辊的另一端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周向上开设有环切槽,所述收卷机构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固设于另一竖板上的固定板、连接板、螺纹导杆以及定位块,所述连接板固设于固定板上,所述螺纹导杆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定位块与螺纹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转动所述螺纹导杆可调节定位块卡摄于限位块的限位槽内。
18.作为优选,两所述竖板之间位于所述固定机构下方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导向棍。
19.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移动滚轮。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通过上料机构将卷缚辊输送至两竖板的顶端,卷缚辊的两端转动设置于两限位孔内,第一驱动件与卷缚辊的一端相连接以驱动卷缚辊绕自身轴线转动收卷纸张;收卷完成后,通过推动机构将卷缚辊经由开口推出限位孔,卷缚辊再通过上料机构输送至两竖板的底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将卷缚辊提升至两竖板的顶端,以及将收卷有纸张的卷缚辊从两竖板的顶端取下消耗较大体力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a的方大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的侧视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该设备可以应用于印刷纸张的收卷,打捆设备能够实现方便对卷缚辊进行更换,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
28.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包括底座1、固定机构 2、收卷
机构3、上料机构4以及推动机构5,底座1包括底板11、以及平行设于底板11相对两侧的竖板12;两固定机构2分别设于两竖板12的顶端,其包括固设于竖板12上的固定座21,以及锁紧件22,固定座21具有与锁紧件22 合围形成有限位孔23的第一状态,锁紧件22还具有敞开限位孔23以形成开口的第二状态;收卷机构3包括卷缚辊31,以及第一驱动件32,第一驱动件32 固设于一竖板12上;上料机构4设置于两竖板12之间,其用于将卷缚辊31输送至两竖板12的顶端,当锁紧件22处于第一状态时,卷缚辊31的两端转动设置于两限位孔23内,且第一驱动件32与卷缚辊31的一端相连接以驱动卷缚辊 31绕自身轴线转动收卷纸张;推动机构5设置于两竖板12之间,当锁紧件22 处于第二状态时,卷缚辊31经由开口被推动机构5推出限位孔23,并通过上料机构4输送至两竖板12的底端。
2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上料机构4将卷缚辊31输送至两竖板12的顶端,随后,通过推动卷缚辊31滚动,使得卷缚辊31的两端转动设置于限位孔23内,第一驱动件32与卷缚辊31的一端相连接以驱动卷缚辊31绕自身轴线转动收卷纸张;收卷完成后,通过推动机构5将卷缚辊31经由开口推出限位孔23,卷缚辊31再通过上料机构4输送至两竖板12的底端,通过设置于两竖板12的底端一侧的传输设备(图中未视出)对卷缚辊31进行运输。
3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座21整体呈l形,固定座21包括与竖板12顶端固定连接的挡板211,以及与挡板211固定连接的横板212,横板212、挡板211 以及竖板12的顶端之间围合有限位槽,锁紧件22可围合限位槽的开口形成限位孔23。
31.其中,锁紧件22包括螺纹杆221,以及固设于螺纹杆221一端的把手222,螺纹杆221与横板212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可穿设于限位槽内。
32.需要说明地是,卷缚辊31近两端的侧壁上均转动套有轴承311,两轴承311 经由螺纹杆221围合限位槽的开口被固定于限位孔23内。
3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2包括第一电机321和固设于第一电机321 输出端上的主动齿轮322,卷缚辊31的一端设置有与主动齿轮322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12。
34.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上料机构4包括旋转轴41、支撑杆42以及第二电机 43,旋转轴41转动设置于两竖板12之间且位于固定机构2下方的一侧,第二电机43固设于底板11上且输出端与旋转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支撑杆42 的一端与旋转轴41固定连接,两支撑杆4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卡槽421,卷缚辊 31的两端可卡设于卡槽421内。通过第二电机43驱动两支撑杆42随旋转轴41 转动,使得放置于两支撑杆42另一端卡槽421内的卷缚辊31从两竖板12的底端运送至两竖板12的顶端。
35.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推动机构5包括分别设置于两竖板12内侧的伸缩件,伸缩件包括电动推杆51和连接块52,电动推杆51的输出轴与连接块52固定连接,连接块52经由电动推杆51的输出端伸长推动卷缚辊31。
3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卷缚辊31的另一端设置限位块313,限位块313的周向上开设有环切槽,收卷机构3还包括调节件33,调节件33包括固设于另一竖板12上的固定板331、连接板332、螺纹导杆333以及定位块334,连接板 332固设于固定板331上,螺纹导杆333与连接板332转动连接,定位块334与螺纹导杆33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转动螺纹导杆333可调节定位块334卡摄于限位块313的限位槽内。
3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两竖板12之间位于固定机构2下方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导向棍13。在纸张收卷过程中,纸张绕过导向棍13,可防止纸张收卷过程中发生位移,底板11下
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移动滚轮14。
3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纸张卷缚的打捆设备,通过上料机构将卷缚辊输送至两竖板的顶端,卷缚辊的两端转动设置于两限位孔内,第一驱动件与卷缚辊的一端相连接以驱动卷缚辊绕自身轴线转动收卷纸张;收卷完成后,通过推动机构将卷缚辊经由开口推出限位孔,卷缚辊再通过上料机构输送至两竖板的底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将卷缚辊提升至两竖板的顶端,以及将收卷有纸张的卷缚辊从两竖板的顶端取下消耗较大体力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