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量的液体制剂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92988发布日期:2022-10-29 07:4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定量的液体制剂瓶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制剂瓶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定量的液体制剂瓶盖。


背景技术:

2.患者在生病或者日常保养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来定时服用药物,以达到缓解、治疗疾病的效果。药物大多分为片状药物、胶囊状药物和液体状药物等。患者在服用液体状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将药瓶内部的液体制剂倒出服用。
3.传统的液体制剂瓶盖,通常只具有密封液体制剂瓶的作用,液体制剂在服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倒入外部的量杯中,以供患者定量服药,因此,液体制剂在随身携带的过程中,还需要携带量杯,量杯在携带的过程中裸露在外容易造成污染,需要定期对量杯进行清洗,使用过程较为烦琐。同时,当某些液体制剂需要兑水服用时,还需要额外的辅助工具将一定量的液体制剂和水液混合,不利于患者便携服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定量的液体制剂瓶盖。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定量的液体制剂瓶盖,包括定量杯部和环绕固定于定量杯部外表面的密封部,所述定量杯部可延伸于液体制剂瓶的内侧,所述密封部可拆卸连接于液体制剂瓶的顶部外侧。
6.所述定量杯部的开口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内阻隔盖,当液体制剂瓶盖与液体制剂瓶连接时,所述内阻隔盖位于液体制剂瓶的内部。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量杯部包括有可承载杯体,所述可承载杯体的开口端设有导向口,所述可承载杯体、导向口为一体成型结构。
8.所述可承载杯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刻度标识,当液体制剂被服用时,所述可承载杯体脱离液体制剂瓶的瓶口内侧,液体制剂倒出至可承载杯体。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部包括有外环盖,所述外环盖的外侧壁呈环形状开设有多个防滑槽,所述外环盖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部,自然状态下,所述螺纹部与液体制剂瓶开口端外壁相连接,以实现液体制剂瓶盖与液体制剂瓶的安装使用。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口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对凸块,所述内阻隔盖的便面开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通孔,当内阻隔盖与定量杯部连接时,所述内阻隔盖的内侧壁与导向口的外侧壁相抵,所述凸块与通孔的内壁相抵。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阻隔盖的开口端固定有一对凸条。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量杯部的外侧壁与液体制剂瓶开口端内侧留有间隙。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口为向内缩口状结构。
14.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本实用新型可使液体制剂瓶盖具有量杯的作用,无需额外再携带服药的量杯,减少了外带量杯所造成的污染,在该液体制剂瓶使用完成后,可方便对其清洗。多个刻度标识的设置可有利于患者准确服用液体制剂,并且,通过便于按压安装的内阻隔盖,可单手操作该液体制剂瓶摇晃震荡,使可承载杯体内部的液体制剂与水液快速融合或摇匀后直接服用,无需额外借助工具混匀,增强了患者服用药物时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量杯部和密封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阻隔盖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定量杯部;2、密封部;3、内阻隔盖;4、凸条;5、通孔;11、可承载杯体;12、导向口;13、刻度标识;14、凸块;21、外环盖;22、防滑槽;23、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参考图1-5所示的一种可定量的液体制剂瓶盖,包括定量杯部1和环绕固定于定量杯部1外表面的密封部2,定量杯部1可延伸于液体制剂瓶的内侧,密封部2可拆卸连接于液体制剂瓶的顶部外侧。
25.定量杯部1的开口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内阻隔盖3,当液体制剂瓶盖与液体制剂瓶连接时,内阻隔盖3位于液体制剂瓶的内部。
26.如图1、图3所示,在该液体制剂瓶盖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将定量杯部1与密封部2组合设置,当该液体制剂瓶盖安装于液体制剂瓶上时,所述定量杯部1的底部位于液体制剂瓶开口端的内侧,通过此种液体制剂瓶盖的结构,可使液体制剂瓶盖具有量杯的作用,无需额外再携带服药的量杯,减少了外带量杯所造成的污染,在该液体制剂瓶使用完成后,可方便对其清洗,保障了定量杯部1的洁净度。
27.如图1、图3所示,定量杯部1包括有可承载杯体11,可承载杯体11的开口端设有导向口12,可承载杯体11、导向口12为一体成型结构。
28.可承载杯体1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刻度标识13,当液体制剂被服用时,可承载杯体11脱离液体制剂瓶的瓶口内侧,液体制剂倒出至可承载杯体11。刻度标识13可便于患者定
量的倒出药液,以便于患者准确定量的服用液体制剂。
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密封部2包括有外环盖21,外环盖21的外侧壁呈环形状开设有多个防滑槽22,外环盖21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部23,自然状态下,螺纹部23与液体制剂瓶开口端外壁相连接,保障了液体制剂瓶的密封性,以实现液体制剂瓶盖与液体制剂瓶的安装使用。
30.密封部2可与定量杯部1为一体成型结构,当该液体制剂瓶盖安装与液体制剂瓶时,螺纹部23可于液体制剂瓶开口端所开设的螺纹处相连接,保障了该液体制剂瓶盖安装后的密封性。
31.如图2所示,导向口1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对凸块14,内阻隔盖3的便面开设有与凸块14相适配的通孔5,当内阻隔盖3与定量杯部1连接时,内阻隔盖3的内侧壁与导向口12的外侧壁相抵,凸块14与通孔5的内壁相抵。
32.当该液体制剂瓶盖与液体制剂瓶连接,患者无需服用液体制剂时,内阻隔盖3表面开设的通孔5与凸块14相连接,避免内阻隔盖3掉落至液体制剂瓶内部。当患者需要将液体制剂兑水服用时,可施力拔出内阻隔盖3,将内阻隔盖3脱离导向口12,在可承载杯体11可根据刻度标识13倒入定量的水液,再将内阻隔盖3置于导向口12上,按压内阻隔盖3,内阻隔盖3表面开设的通孔5与凸块14再次连接。
33.与此同时,可单手操作该液体制剂瓶摇晃震荡,使可承载杯体11内部的液体制剂与水液快速融合,以便于患者服用无需额外借助工具混匀,增强了患者兑水服用药物时的便携性,内阻隔盖3可有效避免在摇晃震荡液体制剂瓶盖的过程中液体制剂溢出的现象。
34.如图4所示,内阻隔盖3的开口端固定有一对凸条4。当该液体制剂瓶盖初次开启后,液体制剂瓶开口处通常会粘贴有一层铝膜,以保障液体制剂在长期储存的过程中的密封性。翻转内阻隔盖3,使凸条4贴近铝膜,凸条4设置的目的是便于划开铝膜,使液体制剂能够顺利流出。当内阻隔盖3与可承载杯体11连接后,凸条4贴合可承载杯体11的外壁。
35.在控制可承载杯体11和内阻隔盖3连接后,对液体制剂与水液进行摇晃混合的过程中,凸条4由于贴合可承载杯体11的外壁,在摇晃过程中,凸条4无凸出结构,进一步的,有效避免了再摇晃混合药液的过程中,凸条4碰撞患者,将患者划伤的现象发生,有效提高了该液体制剂瓶盖使用时的安全性。
36.如图5所示,定量杯部1的外侧壁与液体制剂瓶开口端内侧留有间隙。间隙的作用是为了减少该液体制剂瓶盖与液体制剂瓶连接的过程中,可承载杯体11贴合液体制剂瓶的内壁,造成瓶口处的残留液体制剂黏附于可承载杯体11的表面的现象,有效避免了可承载杯体11的表面黏附药液后产生凝固现象,保障了可承载杯体11的洁净度,以便于在服用液体制剂后对可承载杯体11和内阻隔盖3进行清洗,具有便携清洁的优点。
37.如图3所示,导向口12为向内缩口状结构。缩口状的结构,可使导向口12更加紧密地与内阻隔盖3贴合,在摇晃该液体制剂瓶盖的过程中,缩口状的结构可对震荡上升的部分药液进行阻挡,有效阻隔位于可承载杯体11内侧的液体制剂可承载杯体与内阻隔盖3的连接缝隙处溢出,结合内阻隔盖3的阻挡功能,能够避免药液在晃动震荡过程中出现外溢现象。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