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独立门氮气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8307发布日期:2022-12-07 03:2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多层独立门氮气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氮气柜,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独立门氮气柜。


背景技术:

2.在ic芯片测试或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防止ic芯片氧化,需要控制ic芯片周围环境的温度及湿度,因此,需要将ic放入氮气柜内,然后对氮气柜充入氮气。现有的氮气柜开门方式一般是采用合页式开门或翻转式开门。然而,这些方式在开门后,门体向外伸出,占用了外侧大量的生产空间,容易阻碍生产。而且,使用合页开门方式难以实现自动化开门,因此无法联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另外,当合页门打开时,氮气柜内的多个隔层都会同时打开,关闭后只能对全部隔层重新充氮气,这对于一些不需要打开门的隔层来说,这种开门方式明显不合理,消耗大量的氮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便利,控制方便,且打开时占用空间小,降低生产成本的多层独立门氮气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独立门氮气柜包括柜体、门体、上摆杆、下摆杆及自动伸缩装置,所述柜体沿竖直方向设有多层容置腔,所述门体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上;所述上摆杆的一端与所述门体的上侧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柜体的外侧枢接;所述下摆杆的一端与所述门体的下侧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柜体的外侧枢接;所述上摆杆及所述下摆杆的任一者延伸出连接臂,所述自动伸缩装置枢接于所述柜体的外侧且输出端与所述连接臂枢接;位于所述柜体最上层或最下层的所述门体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其它所述门体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呈相交。
5.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摆杆及下摆杆,并使所述上摆杆的一端与所述门体的上侧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柜体的外侧枢接;所述下摆杆的一端与所述门体的下侧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柜体的外侧枢接,从而使得所述上摆杆、下摆杆、门体及所述柜体之间形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因此,只需要借助所述自动伸缩装置驱动所述上摆杆及下摆杆的其中一者,即可以驱使所述门体平移到所述容置腔开口的上侧或下侧,实现打开所述容置腔,其结构简单、组装十分便利,而且所述门体一一对应一自动伸缩装置,只需要控制需要打开的门体所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即可,控制十分方便。并且,通过使位于所述柜体最上层或最下层的所述门体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其它所述门体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呈相交,从而使得位于所述柜体最上层或最下层的所述门体与其余门体的打开方向相反,因此,位于所述柜体最上层或最下层的所述门体在打开时不会占用所述柜体的上方空间或下方空间,从而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打开时占用的空间更小。另外,由于每一门体在打开或关闭时都是相互独立的,所述柜体的各个容置腔相互独立,因此,打开某个容置腔时不会影响其他容置腔或使其他容置腔停止工作,因而可以减少氮气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6.较佳地,位于所述柜体最上层的所述门体对应的所述上摆杆及所述下摆杆的侧面到所述柜体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其余所述门体对应的所述上摆杆的侧面到所述柜体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余所述门体对应的所述下摆杆的侧面到所述柜体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这样可以使得各个门体所对应的上摆杆及下摆杆在摆动时不会发生互相干扰的现象,从而使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7.较佳地,位于所述柜体最上层的所述门体对应的所述上摆杆及所述下摆杆呈弧形结构,且凹面向下,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呈倾斜向下所述下摆杆的连接臂枢接。这样可以使得各个门体所对应的上摆杆及下摆杆在摆动时不会发生互相干扰的现象,从而使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8.具体地,其余所述门体对应的所述上摆杆及所述下摆杆呈弧形结构,且凹面向上,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呈倾斜向上并与所述上摆杆的连接臂枢接。
9.较佳地,所述自动伸缩装置为气缸或电动推杆。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层独立门氮气柜的立体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层独立门氮气柜的侧视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层独立门氮气柜打开一门体时的立体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层独立门氮气柜打开一门体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1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独立门氮气柜100包括柜体1、门体2、上摆杆3、下摆杆4及自动伸缩装置5,所述柜体1沿竖直方向设有多层容置腔11,所述门体2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上;所述上摆杆3的一端与所述门体2的上侧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柜体1的外侧枢接;所述下摆杆4的一端与所述门体2的下侧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柜体1的外侧枢接;所述上摆杆3及所述下摆杆4的任一者延伸出连接臂,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枢接于所述柜体1的外侧且输出端与所述下摆杆4的连接臂枢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摆杆3、下摆杆4及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柜体1相对的两侧,即一所述门体2对应的两侧中每一侧均设有上摆杆3、下摆杆4及自动伸缩装置5。这样可以使得所述门体2在打开或关闭时两端能同步动作,提高所述门体2打开或关闭的稳定性。位于所述柜体1最上层或最下层的所述门体2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的伸缩方向与其它所述门体2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的伸缩方向呈相交。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为气缸或电动推杆。
16.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柜体1最上层的所述门体2对应的所述上摆杆3及所述下摆杆4的侧面到所述柜体1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其余所述门体2对应的所述上摆杆3的侧面到所述柜体1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余所述门体2对应的所述下摆杆4的侧面到所述柜体1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这样可以使得各个门体2所对应的上摆杆3及下摆杆4在摆动时不会
发生互相干扰的现象,从而使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17.再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柜体1最上层的所述门体2对应的所述上摆杆3及所述下摆杆4呈弧形结构,且凹面向下,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的伸缩方向呈倾斜向下并与所述下摆杆4的连接臂41枢接。其余所述门体2对应的所述上摆杆3及所述下摆杆4呈弧形结构,且凹面向上,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的伸缩方向呈倾斜向上并与所述上摆杆3的连接臂31枢接。这样可以使得各个门体2所对应的上摆杆3及下摆杆4在摆动时不会发生互相干扰的现象,从而使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18.请结合图3及图4,在所述门体2关闭时,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的输出端伸出。当需要打开位于所述柜体1最上层的所述门体2时,其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启动,输出端收缩,进而带动所述下摆杆4摆动,所述下摆杆4带动所述门体2及所述上摆杆3摆动,这时,位于所述柜体1最上层的所述门体2打开并移动到位于其下方的门体2的外侧。同时,当需要打开其它所述门体2时,启动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即可,其它所述门体2打开时位于其上方的门体2的外侧。
19.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摆杆3及下摆杆4,并使所述上摆杆3的一端与所述门体2的上侧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柜体1的外侧枢接;所述下摆杆4的一端与所述门体2的下侧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柜体1的外侧枢接,从而使得所述上摆杆3、下摆杆4、门体2及所述柜体1之间形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因此,只需要借助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驱动所述上摆杆3及下摆杆4的其中一者,即可以驱使所述门体2平移到所述容置腔11开口的上侧或下侧,实现打开所述容置腔11,其结构简单、组装十分便利,而且所述门体2一一对应一自动伸缩装置5,只需要控制需要打开的门体2所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即可,控制十分方便。并且,通过使位于所述柜体1最上层或最下层的所述门体2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的伸缩方向与其它所述门体2对应的所述自动伸缩装置5的伸缩方向呈相交,从而使得位于所述柜体1最上层或最下层的所述门体2与其余门体2的打开方向相反,因此,位于所述柜体1最上层或最下层的所述门体2在打开时不会占用所述柜体1的上方空间或下方空间,从而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打开时占用的空间更小。另外,由于每一门体2在打开或关闭时都是相互独立的,所述柜体1的各个容置腔相互独立,因此,打开某个容置腔时不会影响其他容置腔或使其他容置腔停止工作,因而可以减少氮气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2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