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4855发布日期:2023-04-20 02:2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加工辅助设备,尤其是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1、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且专供用于周转或运输货物的大型装货容器,其作为一种现代物流常用的存储、运输工具,其需求量较大,并被广泛地应用在国内和国际运输中。

2、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的总装生产线设置有多个工位,工作人员需要在这些工位上对集装箱进行安装和焊接等操作,其中,在最初的生产阶段是将呈散件设置底架等工件输送至集装箱的总装台,然后对这些装置进行安装和焊接。

3、然后,由于在底架输送的过程中用于装配的零部件较多,需要参与加工使用的工具也较多,而且大多是人工进行操作,导致工件的输送效率低同时多个工件之间配合繁琐,以及位置摆放不固定导致后续加工麻烦;

4、而且在针对不同型号的集装箱的加工时,由于底架的数量要求不同,导致输送更加混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地限制了集装箱底架生产的产能。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从而通过各种机械手自动上料,提高智能化效果,同时能够将底架工件本体6和其他零件放置到对应位置再集中运输,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台位和第二台位,以及穿梭在第一台位和第二台位之间的升降输送轨道车,所述第一台位和所述第二台位中均设置有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接料台架,接料台架上设置有多组堆垛的底架工件本体,以及向接料台架上抓取物料的两个相互配合的工件上料机械手;

4、所述第一台位和第二台位内均设置有两个用于盛放底架工件本体的提升架,且升降输送轨道车设置在两个接料台架之间并通过升降顶起底架工件本体;

5、所述第二台位中还包括桁架组件,桁架组件覆盖在升降输送轨道车的上方,桁架组件上设置有多向移动的桁架机械手,第二台位位于桁架机械手移动的范围内还设置有多个不同的第二零件备存库,且桁架机械手能够抓取第二零件备存库上的第二零件并放置到接料台架上相应的底架工件本体中。

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7、还包括向接料台架上送料的送料轨道车,送料轨道车通过送料轨道线在工件库和两个提升架之间移动。

8、所述升降输送轨道车移动在输送轨道线上,输送轨道线贯穿整个生产线。

9、所述底架工件本体上独立工件为长短边设置,相邻的两排独立工件相对扣合而成。

10、所述上料组件中还设置有用于放置底架工件本体的工件倒手架,工件倒手架位于同一个台位上的两个工件上料机械手之间。

11、所述升降输送轨道车内设置有升降结构。

12、所述第一台位上还包括第一零件上料机械手,第一零件上料机械手位于接料台架的另一侧,第一零件上料机械手抓取第一零件并放置到接料台架上相应的底架工件本体中。

13、所述第二台位上还设置有与上料组件配合的缓冲台架,缓冲台架能够储存夹爪中多余的底架工件本体,且缓冲台架上设置有监控底架工件本体数量的传感器。

14、所述工件倒手架和缓冲台架均倾斜设置使底架工件本体相互靠近。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各种机械手自动上料,提高智能化效果,同时能够将底架工件本体和其他零件放置到对应位置再集中运输,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底架工件本体与其他零件更加适配,而且通过设置两组上料组件,能够适配不同集装箱装配不同数量的底架工件本体,提高适用范围。

17、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备如下优点:

18、(1).通过在第一台位和第二台位内均设置有上料组件,在第一台位上放置少于需求数量的底架工件本体,然后到了第二台位中,根据集装箱的型号不同,通过在第二台位内的上料组件协调添加另外数量的底架工件本体,这样的好处是保证第一台位上各个设备程序能够保持不变,仅需要调节第二台位上的上料组件即可适应不同型号集装箱的底架工件本体输送,适应范围更广。

19、(2).由于底架工件本体上独立工件为长短边设置,为了提高输送量以及方便摆放,将相邻的两排独立工件相对扣合而成,同时为了确保放到接料台架上的底架工件本体开口朝上分布,通过在台位上设置两个工件上料机械手以及工件倒手架,实现对工件的倒手操作,使得朝向相同。

20、(3).通过设置贯穿整个生产线的升降输送轨道车,对底架工件本体进行输送,保证了升降输送轨道车上的底架工件本体位置的稳定性,继而方便在不同台位上进行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

21、(4).通过第一零件上料机械手和工件上料机械手以及桁架机械手的配合提高了智能化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台位(1)和第二台位(2),以及穿梭在第一台位(1)和第二台位(2)之间的升降输送轨道车(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位(1)和所述第二台位(2)中均设置有上料组件(3),所述上料组件(3)包括接料台架(101),接料台架(101)上设置有多组堆垛的底架工件本体(6),以及向接料台架(101)上抓取物料的两个相互配合的工件上料机械手(3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接料台架(101)上送料的送料轨道车(4),送料轨道车(4)通过送料轨道线在工件库和两个提升架(301)之间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输送轨道车(5)移动在输送轨道线(501)上,输送轨道线(501)贯穿整个生产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工件本体(6)上独立工件为长短边设置,相邻的两排独立工件相对扣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3)中还设置有用于放置底架工件本体(6)的工件倒手架(303),工件倒手架(303)位于同一个台位上的两个工件上料机械手(302)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输送轨道车(5)内设置有升降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位(1)上还包括第一零件上料机械手(102),第一零件上料机械手(102)位于接料台架(101)的另一侧,第一零件上料机械手(102)抓取第一零件并放置到接料台架(101)上相应的底架工件本体(6)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位(2)上还设置有与上料组件(3)配合的缓冲台架(204),缓冲台架(204)能够储存夹爪中多余的底架工件本体(6),且缓冲台架(204)上设置有监控底架工件本体(6)数量的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倒手架(303)和缓冲台架(204)均倾斜设置使底架工件本体(6)相互靠近。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底架上料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台位和第二台位,以及穿梭在第一台位和第二台位之间的升降输送轨道车,所述第一台位和所述第二台位中均设置有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接料台架,接料台架上设置有多组堆垛的底架工件本体,以及向接料台架上抓取物料的两个相互配合的工件上料机械手;所述第一台位和第二台位内均设置两个用于盛放底架工件本体的提升架。本技术通过各种机械手自动上料,提高智能化效果,同时能够将底架工件本体和其他零件放置到对应位置再集中运输,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底架工件本体与其他零件更加适配,而且通过设置两组上料组件,能够适配不同集装箱装配不同数量的底架工件本体,提高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国,赵磊,韩永尚,杨菲,宋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