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温度预警功能的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5876发布日期:2023-02-04 03:3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温度预警功能的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千斤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温度预警功能的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2.液压千斤顶现被普遍应用于维修车辆时用做支撑件,因为液体不易被压缩的特性使得液压千斤顶相比于气压,可以产生更加强大的力量。
3.但是液压千斤顶内液体为特殊性液体,本身受温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在高温天气下,液体受热将会降低液体本身密度,从而导致无法达到支撑效果,然而工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操液压千斤顶将会存在极大的隐患。
4.本实用新型通过考虑使用前、使用时、支撑时、三个方向提醒工作者液压千斤顶内温度是否适合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温度预警功能的液压千斤顶。
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温度预警功能的液压千斤顶,包括千斤顶底板,所述千斤顶底板上表面设有液压千斤顶主体,所述液压千斤顶主体一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一侧设有警示机构,所述警示机构连接有预警机构,所述预警机构包括预警底座,所述预警底座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壁开设有第一显示槽,所述第一显示槽固定有第一透明件,所述第一空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上表面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板件一端与第一空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槽上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有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上表面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板件一端与第一空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外套于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一侧设有控制机构。
7.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预警底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内壁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第二空槽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二空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件远离第三弹簧的一端面为半圆形球体,所述预警底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相通,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下端远离第一滑槽一端为斜角,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有第三板件,所述第三板件下表面固定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远离第三板件一端与预警底座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警示机构包括第一警示板,所述预警底座开设有第三空槽,所述第三空槽与第一空槽相通,所述第三空槽与驱动机构相接触,所述第一警示板与第三空槽滑
动配合
9.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千斤顶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铰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二支撑柱与千斤顶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液压千斤顶主体内部机构相通,所述第三滑槽滑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柱,所述第一传动柱上端固定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驱动杆开设有第四空槽,所述第四空槽内壁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一圆柱与第四滑槽滑动配合。
10.作为优选,所述液压千斤顶主体包括千斤顶底座,所述千斤顶底座开设有第五空槽,所述第五空槽与液压千斤顶主体内部管道相通,所述第五空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外围设有支撑机构。
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千斤顶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设置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支撑柱外围对称设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支撑件下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开设有第一弧槽,所述第一弧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远离第一弧槽一端与另一侧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开设有第六空槽,所述第六空槽内部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圆柱固定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远离第二圆柱一端固定有第三圆柱,所述支撑底座开设有第一管槽,所述第三圆柱与第一管槽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底座开设有第二管槽,所述第二管槽与第一管槽相通,所述第二管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提示柱。
12.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六空槽内壁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三支撑柱相接触,所述第一转动轮一侧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六空槽内壁转动配合,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有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远离第六空槽内壁一端固定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固定有第四圆柱,所述第四圆柱与第六空槽内壁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表面固定有第四板件,所述第四板件固定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远离第四板件一端与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板件开设有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滑动设置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远离第五滑槽一端固底有第一球体,所述第一球体与第一传动杆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球体位置偏离第一传动杆中心轴位置。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预警机构,用于提醒工作人员在使用前和使用时液压千斤顶内油压温度的变化,同时在预警机构内设置控制机构用于区分使用前与使用时不同的效果,通过控制机构对第一支撑件来控制,从而控制第一支撑板的状态,以此来区分,使用前与使用时的状态。当第一支撑件支撑住第一支撑板时,则是使用时。此时预警底座中第一空槽内气压上升时,将会是第一警示板上升,这种方式使液压千斤顶更加适用于不同工作时,工作人员对其腔内油压温度了预警所知。
15.设置支撑机构,以此防止液压千斤顶在使用时油压温度的变化,导致支撑力降低,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支撑机构对液压千斤顶提供一部分支撑力的同时,将警示工作人员,液压千斤顶内油压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警机构与警示机构位置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警机构与控制机构位置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构各零件位置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位置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与传动机构位置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局部零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28.参考图1-3,一种具有温度预警功能的液压千斤顶2,包括千斤顶底板1,千斤顶底板1上表面设有液压千斤顶2主体,警示机构4连接有预警机构5,预警机构5包括预警底座6,预警底座6开设有第一空槽7,第一空槽7内壁开设有第一显示槽62,第一显示槽62固定有第一透明件63,第一空槽7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板件8,通过第一板件8在第一显示槽62内所处位置,使使用者了解液压千斤顶2内油压温度,第一板件8上表面固定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使液压千斤顶2内恢复正常时带动第一板件8恢复原位。
29.参考图1-3,第一弹簧9远离第一板件8一端与第一空槽7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空槽7上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0,第一通孔10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件11,通过调节第一支撑件11的状态,来控制第一板件8是否可移动,从而来改变使用前与使用时的不同状态,第一支撑件11固定有第二板件12,第二板件12上表面固定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远离第二板件12一端与第一空槽7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3外套于第一支撑件11上,第一支撑件11一侧设有控制机构14。
30.参考图2、图4,控制机构14包括第一连接件15,预警底座6开设有第一滑槽16,第一连接件15与第一滑槽16滑动配合,第一连接件15与第一支撑件 1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15开设有第二空槽17,第二空槽17内壁固定有第三弹簧18,第三弹簧18远离第二空槽17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动件19,第一滑动件 19与第二空槽17滑动配合,第一滑动件19远离第三弹簧18的一端面为半圆形球体,通过设置半圆形球体,更加便于在于第二滑动件21斜角相切时,第一滑动件19的运动。
31.参考图2、图4,预警底座6开设有第二滑槽20,第二滑槽20与第一滑槽 16相通,第二滑槽20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件21,第二滑动件21下端远离第一滑槽16一端为斜角,通过设置成斜角,使第一滑动件19在第二滑动件21向下滑动同时逐步退出第二滑槽20范围,第二滑动件21固定有第三板件22,第三板件22下表面固定有第四弹簧23,第四弹簧23远离第三板件22一端与预警底座6固定连接。
32.参考图2、图6-7,驱动机构3一侧设有警示机构4,警示机构4包括第一警示板24,预警底座6开设有第三空槽25,第三空槽25与第一空槽7相通,第三空槽25与驱动机构3相接触,第一警示板24与第三空槽25滑动配合,第一警示板24的设置将使使用者在使用时当油压温度上升,第一警示板24上升,可以明显感受到手感的改变,提醒使用者此时不适宜使用液压千斤顶2。
33.参考图6,液压千斤顶2主体一侧设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柱26、第二支撑柱27,第一支撑柱26与千斤顶底板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 26上端铰接有第一驱动杆28,第二支撑柱27与千斤顶底板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27开设有第三滑槽29,第三滑槽29与液压千斤顶2主体内部机构相通,第三滑槽29滑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柱30,第一传动柱30上端固定有第一圆柱31,第一驱动杆28开设有第四空槽32,第四空槽32内壁开设有第四滑槽33,第一圆柱31与第四滑槽33滑动配合。
34.参考图7,液压千斤顶2主体包括千斤顶底座34,千斤顶底座34开设有第五空槽35,第五空槽35与液压千斤顶2主体内部管道相通,第五空槽35内滑动设置有第三支撑柱36,第三支撑柱36外围设有支撑机构37。
35.参考图9-11,传动机构46包括第一转动轮52,第一转动轮52与第六空槽 45内壁转动配合,第一转动轮52与第三支撑柱36相接触,第一转动轮52一侧固定有第一齿轮53,第一齿轮53与第六空槽45内壁转动配合,第一齿轮53一侧设有第一棘爪54,通过调节第一棘爪54的位置,来控制是否对第三支撑柱36 形成支撑。
36.参考图9-11,第一棘爪54远离第六空槽45内壁一端固定有第一传动杆55,第一传动杆55固定有第四圆柱56,第四圆柱56与第六空槽45内壁转动配合,第二支撑件42上表面固定有第四板件57,第四板件57固定有第五弹簧58,第五弹簧58远离第四板件57一端与第一传动杆55固定连接,第四板件57开设有第五滑槽59,第五滑槽59滑动设置有第二传动杆60,第二传动杆60远离第五滑槽59一端固底有第一球体61,第一球体61与第一传动杆55转动配合,第一球体61位置偏离第一传动杆55中心轴位置,使第一球体61偏离中心轴的位置,在调节第二传动杆60至靠近中心轴一侧时,因产生的角度较小将会对第一传动杆55提供支撑力。
37.参考图8-9,支撑机构37包括支撑底座38,支撑底座38与千斤顶底座34 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底座38开设有第一滑动槽39,第一滑动槽39滑动设置有第二圆柱40,第二圆柱40固定有第二连接件41,第三支撑柱36外围对称设有第二支撑件42,第二连接件41与第二支撑件42下端铰接,第二支撑件42开设有第一弧槽43,第一弧槽43内滑动设置有第三连接件44,第三连接件44远离第一弧槽43一端与另一侧第二支撑件4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42开设有第六空槽45,第六空槽45内部设有传动机构46,第二圆柱40固定有第一传动件 47,第一传动件47远离第二圆柱40一端固定有第三圆柱48,支撑底座38开设有第一管槽49,第三圆柱48与第一管槽49滑动配合,支撑底座38开设有第二管槽50,第二管槽50与第一管槽49相通,第二管槽50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提示柱51。
38.本发明具体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
39.在未使用时向下按压第二滑动件21,第二滑动件21向下运动,带动第三板件22向下运动,第三板件22向下运动带动第四弹簧23压缩,在第二滑动件21 向下运动时,齐斜面与第一滑动件19相切,第一滑动件19沿第二滑动件21斜面运动,第二滑动件21继续下压,带
动第一滑动件19运动,第一滑动件19运动带动,第三弹簧18压缩,并且第一滑动件19运动制运动至第一滑槽16范围内时,第二弹簧13复位,第二弹簧13复位带动第二板件12运动,第二板件12 运动带动,第一支撑件11向上运动,第一支撑件11对第一板件8失去支撑效果。
40.由于液压千斤顶2在未使用时驱动机构3中第一驱动杆28处于水平状态,导致第一警示板24无法向上滑动,又因为第三空槽25与第一空槽7相通,导致第一空槽7内气体膨胀同时,第三空槽25内气体膨胀,气体膨胀导致第一板件 8向上运动,第一板件8向上运动带动第一弹簧9压缩,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一显示槽62看第一板件8是否在可使用位置。
41.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液压千斤顶2时,向下按压第一支撑件11,第一支撑件 11向下运动带动第二板件12运动,第二板件12运动带动,第二弹簧13拉伸。同时第一支撑件11在向下运动的时候,带动第一连接件15向下运动。第一连接件15向下运动带动第一滑动件19向下运动。当第一滑动件19运动至第二滑槽 20与第一滑槽16相通点时。第三弹簧18复位带动第一滑动件19向外运动完成对第一支撑件11的固定。此时,第一支撑件11与第一板件8上表面相接触,当第三空槽25内气体再次膨胀时,由于第一支撑件11的支撑,使得第一板件8 无法向上运动,此时第一空槽7内第三空槽25内第一警示板24向上运动。
42.在使用液压千斤顶2时,来回按压第一驱动杆28第一驱动杆28运动,第一驱动杆28运动带动第一传动柱30往复运动。第一传动柱30运动与第三滑槽29 摩擦产生热量,导致第三空槽25内温度上升,从而导致气体膨胀此时由于第一板件8被第一支撑柱26支撑无法运动,气体膨胀带动第一警示板24向上运动。第一警示板24向上运动时,将会与第一驱动杆28相接触,使用者在感到使用手感变化时,将会知道此时液压千斤顶2内油压温度不适宜继续使用液压千斤顶2。
43.在使用液压千斤顶2时,通过液压千斤顶2内部机构使第三支撑柱36完全对通过第三支撑柱36完成对所需物件的支撑,在完成支撑后调节第二支撑件42 使第一转动轮52与第三支撑柱36相接触。调节第二传动杆60,第二传动杆60 运动减小第一传动杆55与第四板件57间的距离,第五弹簧58复位。第五弹簧 58复位带动第一传动杆55运动,第一传动杆55运动带动第一棘爪54与第一齿轮53相切,卡柱第一齿轮53。
44.第一齿轮53无法运动,同时第一转动轮52无法运动。当温度升高时,液压千斤顶2内油压改变,导致液体密度下降,从而使第三支撑柱36对所需物件的支撑力下降。第三支撑柱36下滑。因为第一转动轮52与第三支撑柱36相接触,将会为第三支撑柱36提供一定支撑力。当第一转动轮52为第三支撑柱36提供了支撑力,不足以阻挡它下滑时,第一转动轮52带动,第二支撑件42向下运动,第二支撑件42向下运动带动,第二连接件41运动,第二连接件41运动带动第二圆柱40在第一滑动槽39内滑动。第二圆柱40运动同时带动第一传动件47 运动,第一传动件47运动带动第三圆柱48运动。第三圆柱48运动时将使第一管槽49内气体上升,气压上升。第一管槽49内气压上升时与之相通的第二管槽 50内气压上升带动第一提示柱51向上运动,提醒使用者此时第二支撑件42所提供的支撑力已无法对第三支撑柱36完成有效支撑,建议立刻停止使用。
45.在使用完成后调节第二传动杆60增加与第四板件57与第一传动杆55之间的距离,同时完成对第一传动杆55的支撑,第一传动杆55运动带动,第五弹簧 58拉伸,同时带动第一棘爪54远离第一齿轮53,此时第一转动轮52,可做的转动,第三支撑柱36可完成自由升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