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降温高效卤煮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7680发布日期:2023-01-06 22:3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液态降温高效卤煮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卤煮桶技术领域,具体为液态降温高效卤煮桶。


背景技术:

2.卤煮桶是加热液体、蒸煮料汤、卤制肉食、液体加热保温所必须的一种器具,采用电加热对卤煮桶进行加热来加热卤煮桶内液体是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电加热卤煮桶,将热量传导给卤煮桶内的液体实现加热液体、蒸煮料汤、卤制肉食、液体加热保温等目的。
3.如申请号为cn201721872619.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卤煮桶,包括桶体,桶体底部设有受热结构,桶体的外侧套装有外桶体,桶体与外桶体之间分布有翅片,外桶体下端伸至受热结构的下侧;翅片为细长的弧形薄片,翅片通过翅片支座固定在桶体的外侧壁上,翅片沿着桶体的高度方向层状分布,位于相邻两层内的翅片相互交错设置;受热结构为桶体底面向上凹陷设有的若干层底部集热腔,相邻两层底部集热腔之间构成了液体换热腔,穿过液体换热腔上设有连通相邻两层底部集热腔的烟气通孔,所以当卤煮桶底部加热时,不仅底部增大了受热面积,从卤煮桶侧壁逃逸出去的热量通过设置在桶体和外桶体之间的翅片的阻挡,进一步利用余热,实现热量的高效利用。
4.类似于上述申请的高效卤煮桶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
5.现有的卤煮桶采用自然冷却,食材的冷却时间较久,降低了食材的加工效率。
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液态降温高效卤煮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液态降温高效卤煮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态降温高效卤煮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保温棉,且保温棉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高效冷却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中空套壳、出水管、进水管和排气管,且中空套壳的外表面一侧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中空套壳的外表面另一侧连接有排气管,所述中空套壳的内表面设置有不锈钢内胆,且不锈钢内胆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有放汤管,所述不锈钢内胆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桶盖安装于不锈钢内胆的外表面顶部,所述不锈钢内胆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食材的网兜组件。
9.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套壳的外形为圆柱形,且中空套壳的内表面与不锈钢内胆的外表面相贴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与中空套壳相互贯通,且中空套壳与进水管相互贯通。
11.进一步的,所述网兜组件包括网状桶、支撑脚和把手,且网状桶的外表面底部固定有支撑脚,所述网状桶的内表面两侧设置有把手。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的形状为弧形,且支撑脚沿网状桶的圆心圆周排列。
13.进一步的,所述网兜组件还包括压盖和配重块,所述网状桶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压盖,且压盖的上方设置有配重块。
14.进一步的,所述压盖的圆心与网状桶的圆心相重合,且压盖的形状为圆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桶体、保温棉、中空套壳、出水管、进水管、排气管和不锈钢内胆的设置,桶体、中空套壳和不锈钢内胆形成三层夹层,有效保温隔热,且桶体内铺设了保温棉,能够提升保温效果,往进水管上接入冷媒,冷媒通过进水管流入中空套壳内,中空套壳内的冷媒对高温的不锈钢内胆进行快速冷却,最终冷媒从出水管排出,使得该卤煮桶具备高效液态冷却结构,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冷却,加速食材的加工;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不锈钢内胆、网状桶、支撑脚、把手、压盖和配重块的设置,不锈钢内胆内设有网状桶,可以将食材放置于网状桶内,便于后续一次性取出食材,且网状桶由支撑脚隔断放置于不锈钢内胆的底部,防止食材糊锅,压盖和配重块能够压紧在食材上,能够使食材充分与卤汁接触,提升卤煮的风味。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脚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桶体;2、保温棉;3、冷却组件;301、中空套壳;302、出水管;303、进水管;304、排气管;4、不锈钢内胆;5、放汤管;6、加热线圈;7、桶盖;8、网兜组件;801、网状桶;802、支撑脚;803、把手;804、压盖;805、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3所示,液态降温高效卤煮桶,包括桶体1和桶盖7,桶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保温棉2,且保温棉2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高效冷却的冷却组件3,冷却组件3包括中空套壳301、出水管302、进水管303和排气管304,且中空套壳301的外表面一侧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有出水管302和进水管303,出水管302与中空套壳301相互贯通,且中空套壳301与进水管303相互贯通,中空套壳301的外表面另一侧连接有排气管304,中空套壳301的外形为圆柱形,且中空套壳301的内表面与不锈钢内胆4的外表面相贴合,中空套壳301的内表面设置有不锈钢内胆4,且不锈钢内胆4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有放汤管5,桶体1、中空套壳301和不锈钢内胆4形成三层夹层,有效保温隔热,且桶体1内铺设了保温棉2,能够提升保温效果,往进水管303上接入冷媒,冷媒通过进水管303流入中空套壳301内,中空套壳301内的冷媒对高温的不锈钢内胆4进行快速冷却,最终冷媒从出水管302排出,使得该卤煮桶具备高效液态冷却结构,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冷却,加速食材的加工,不锈钢内胆4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加热线圈6,桶盖7安装于不锈钢内胆4的外表面顶部,
24.如图1和图4所示,不锈钢内胆4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食材的网兜组件8,网兜组件8包括网状桶801、支撑脚802和把手803,且网状桶801的外表面底部固定有支撑脚802,网状桶801的内表面两侧设置有把手803,支撑脚802的形状为弧形,且支撑脚802沿网状桶
801的圆心圆周排列,网兜组件8还包括压盖804和配重块805,网状桶801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压盖804,且压盖804的上方设置有配重块805,压盖804的圆心与网状桶801的圆心相重合,且压盖804的形状为圆形,不锈钢内胆4内设有网状桶801,可以将食材放置于网状桶801内,便于后续一次性取出食材,且网状桶801由支撑脚802隔断放置于不锈钢内胆4的底部,防止食材糊锅,压盖804和配重块805能够压紧在食材上,能够使食材充分与卤汁接触,提升卤煮的风味。
2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液态降温高效卤煮桶时,首先桶体1、中空套壳301和不锈钢内胆4形成三层夹层,有效保温隔热,且桶体1内铺设了保温棉2,能够提升保温效果,往进水管303上接入冷媒,冷媒通过进水管303流入中空套壳301内,中空套壳301内的冷媒对高温的不锈钢内胆4进行快速冷却,最终冷媒从出水管302排出,中空套壳301内的蒸汽通过排气管304排出,排气时需要打开桶盖7,不锈钢内胆4内设有网状桶801,可以将食材放置于网状桶801内,便于后续一次性取出食材,且网状桶801由支撑脚802隔断放置于不锈钢内胆4的底部,防止食材糊锅,压盖804和配重块805能够压紧在食材上,能够使食材充分与卤汁接触,提升卤煮的风味。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