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废垃圾处理回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3130发布日期:2023-02-21 18:5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废垃圾处理回收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固废垃圾处理回收车。


背景技术:

2.垃圾有效清运,是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基本条件。干净卫生的进行垃圾清运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发展。但现实中,由于垃圾清运的方式和设备不合理,使垃圾清运现场成为二次污染的现场,尤其在夏天,垃圾存放地点附近经常散落清运时留下的污渍和垃圾,刺鼻的气味给附近居民带来了极差的生活体验。同时,垃圾清运车辆内外脏乱差,不仅影响车辆行进路途的环境,也给清运人员造成了极坏的工作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废垃圾处理回收车,无需进行垃圾倾倒和转运,直接将整桶垃圾运走,并重新放置空的垃圾桶,解决了垃圾倾倒和转运带来的二次污染,能够保持运送车的干净卫生,降低运送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清运过程的环境条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固废垃圾处理回收车,包括车厢,车厢的尾部设上下互开的上车门和下车门,所述车厢内部为密闭空间,所述车厢内部包括用于装载垃圾桶的第一厢体和第二厢体,所述第一厢体和第二厢体结构相同,均包括:
6.厢室,五面为箱体,一面开口,开口朝向车厢的尾部,用于容纳若干排列的垃圾桶;
7.滑道,对称设置在所述厢室两侧厢体上,具有上轨道面和侧轨道面;
8.电机滑轨,设置在所述厢室一侧厢体上,位于所述滑道的下方;
9.电机,轨道连接在所述电机滑轨上,所述电机上转动连接有挡臂,所述挡臂可横向抬起并接触到垃圾桶的中部桶体;
10.升降台,设置在厢室底部,与排列后的所述垃圾桶位置对应,所述升降台可垂直抬升和下降;
11.控制处理单元,与所述电机和升降台均电性连接。
12.可选的,所述滑道的上轨道面和侧轨道面均间隔排列有若干滑动轮。
13.可选的,所述侧轨道面上的滑动轮与所述侧轨道面弹性轴接。
14.可选的,车厢的前方底部设有升起装置,所述升起装置从底部将所述车厢抬起,使所述车厢向后方倾斜。
15.可选的滑道为倾斜设置,由厢室内侧至入口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升降台的初始高度也随所述滑道的倾斜而逐个降低。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厢体和第二厢体的最内侧厢体开有缺口,为贯通设计,并设有由所述第一厢体至所述第二厢体横向往复平移的横移平台;所述滑道为断开式设计,包括固定滑道和活动滑道,所述横移平台底部设横移轨道和横移电机,所述活动滑道与所述横移
平台固定连接,随所述横移平台往复平移,所述固定滑道固定在两侧厢体上;所述电机滑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厢体和第二厢体的外侧边缘厢体上。
17.可选的,所述横移平台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18.可选的,所述厢室开口处的底部两侧,设有引导垃圾桶进入的导轨台,所述导轨台具有倾斜面和支撑平面。
19.可选的,所述导轨台上开有导轨槽,与带有脚轮的垃圾桶配合,所述导轨槽可容纳所述脚轮穿过。
20.相较于现有技术,优点在于,改变现有的垃圾向车内倾倒然后运送的模式,将垃圾倾倒现场转移至垃圾处理站,通过专业的倾倒设备进行倾倒;垃圾从社区至垃圾处理站的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垃圾车整洁卫生,无异味散出,有效提升了城市卫生环境和整体形象,给垃圾清运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帮助。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图;
24.图3为图2中挡臂的运动状态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6中b-b处剖面图;
29.图8为图6中厢室内部俯视图(省略垃圾桶及电机滑轨等部件);
30.图9为图8中横移平台的运动状态图;
31.图10为图8中横移平台从第一厢体横移至第二厢体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技术提供了四种实施方式的固废垃圾处理回收车,具体见实施例。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一:
3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固废垃圾处理回收车,包括车厢1该车厢1为密闭空间,尾部设有上下两扇车门,分别为上车门11和下车门12,两扇车门分别铰接在车厢1尾部的上边沿和下边沿,两车门与车厢1 均连接有气动伸缩杆,可便于开启和支撑,车厢1内部分为左右两个厢室,分别为第一厢体13和第二厢体14,两厢室的内部结构
相同,用于装载垃圾桶3;
36.具体的,第一厢体13和第二厢体14的内部结构为,在厢室内的左右厢体上对称的设有两条滑道15,该滑道从厢室前方至后方贯穿设置,具有上轨道面和侧轨道面,用于使垃圾桶3自由滑动于两滑道之间,垃圾桶3的结构为,方形桶体,具有向外凸出的上边沿,和底部位于一侧边缘的一组脚轮,上边沿的底面可放置在上轨道面上,二者面接触,使滑道15能够从上边沿的底部支撑起整个垃圾桶3,侧轨道面从桶体的两侧抵住垃圾桶3,形成水平方向的限位;分别第一厢体13和第二厢体14内的一侧厢体上设有水平的电机滑轨17,位于该侧滑道15的下方,电机滑轨17上往复滑动有电机18,该电机18具有向垃圾桶3的前方或后方延伸的挡臂181,该挡臂181垂直转动连接在电机18上,当挡臂181 向下转动时,挡臂181向电机18的下方收起,随电机18往复滑动过程中不会接触到垃圾桶3,当挡臂181向上转动时,挡臂181横向抬起,随电机18往复滑动时,会推动垃圾桶3进行前后滑动,起到自动装卸垃圾桶3的作用;在厢室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垃圾桶3数量相同,位置对应的升降台19,升降台19具有升降气缸控制,升降台19升起,能够支撑住垃圾桶3的底部,并使垃圾桶3的上边沿脱离滑道15的上轨道面,在装车完成后,全部升降台19抬起,所有垃圾桶 3被固定,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在滑道15上来回滑动;在该车厢1上还设有控制处理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台,该控制台以及电机18、升降台19均与中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37.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在上轨道面和侧轨道面上均间隔排列有若干滑动轮16,减小垃圾桶3与滑道15之间的摩擦,使往复的滑动更加顺畅。
38.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在厢室的入口处,设有引导垃圾桶3进入的底部导轨台20,底部导轨台20位于厢室两侧,与垃圾桶3底部的脚轮位置对应,并设有与脚轮相配合的导轨槽,导轨台20具有向厢室入口逐渐向下的倾斜面,方便垃圾桶3的装卸。
39.上述实施例的运行原理:
40.装车时,打开上车门11和下车门12,下车门12形成斜面坡道,便于垃圾桶3推入厢室,垃圾桶3底部的脚轮通过导轨槽进入,上边沿放置到滑道15的上轨道面,通过控制台,启动电机18,向厢室内推入,逐个完成垃圾桶3的装入,满载后,通过控制台启动升降台19向上抬升,从垃圾桶3的底部将所有垃圾桶3固定住。
41.卸车时,逐个收起升降台19,并通过电机18将对应的垃圾桶3推出,完成卸车即可。
42.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43.通过密闭的厢室空间,保证垃圾运送时异味的散出,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持运送车的整洁卫生;同时,通过上述结构,自动的装卸垃圾桶,并能保证垃圾桶在运送车内稳固的放置,适用于高端社区或高标准处理固废垃圾的需求。
44.实施例二:
45.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固废垃圾处理回收车,具有上述实施例一的全部结构,并在位于该车厢1前方底部的位置设有升起装置2,能够使车厢侧翻一定的高度,使滑道15由水平调整为倾斜状态,在卸车时,逐个收起靠近车厢1尾部,即厢室入口的升降台,对应的垃圾桶3会随着倾斜的滑动15自动向厢室入口滑出,减少了使用电机18将垃圾桶3推出的步骤,同时缩短卸车的时间。
46.上述实施例的运行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47.实施例三:
48.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另一种固废垃圾处理回收车,除滑道15和升降台19外,具有与实施一相同的结构,具体的,滑道15由实施一的水平设置,改变为倾斜设置,由厢室最内侧至厢室入口高度逐渐下降,相应的厢室底部的升降台19的初始高度也随滑道15的倾斜而改变,具体为,在厢室底部设置高度由厢室最内侧至厢室入口逐渐减小的台阶,升降台19分别设置在高度不同的台阶上,而作用和运行原理与实施一均相同。
49.上述实施例的运行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50.实施例四:
51.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了另一种固废垃圾处理回收车,基本结构和实施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厢体13和第二厢体14的最内侧为贯通式设计,对应的,该贯通处的滑道15为分体式设计,即两段可衔接的滑道,分别为固定滑道151和活动滑道152;电机滑轨17分别设置在第一厢体13和第二厢体14内的外侧边缘厢体上;最内侧的升降台19底部设有从第一厢体13向第二厢体14横向往复运动的横移平台,该横移平台底部有横移轨道21以及横移电机,活动滑道152通过立柱固定在底部横移平台上,随横移平台整体移动。
52.上述实施例的运行原理:垃圾桶不再只通过第一厢体13或第二厢体14进入或卸出,二是单向运行,通过第一厢体13的厢口进入,通过第二厢体14的厢口卸出,垃圾桶3到达最内侧时,通过本实施例的结构,从第一厢体13横向移动至第二厢体14。该中装卸方式的好处在于,无需将所有空垃圾桶全部卸出后才能装入盛满垃圾的垃圾桶,可以从第一厢体13装入盛满垃圾的垃圾桶,同时从第二厢体14卸下空垃圾桶,实现了循环装卸,并减少了电机的往复运行次数。
53.本技术中涉及的部件、装置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附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部件、装置。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5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还需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6.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中,各部件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
57.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58.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技术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5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