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5386发布日期:2023-03-24 16:5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电芯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上料装置对电芯进行转运,将电芯放置在上料装置的治具内进行固定,上料装置的输送带通过治具带动电芯移动上料;然而现有的上料装置需要准备较大数量的治具才能够满足电芯生产量,此种上料方式并不能很好地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其治具方便回收使用,电芯的生产成本低。
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包括:
6.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平行且相反,所述第一输送带用于输送治具,所述治具用于放置电芯本体,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末端设置有夹取工位和转运工位,所述转运工位分别与所述夹取工位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始端连通;
7.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抓取所述夹取工位内的所述治具上的所述电芯本体;
8.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组件的一侧,所述转运组件将所述转运工位上的所述治具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带。
9.作为电芯上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运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拨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拨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拨动件移动,所述拨动件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用于驱动所述治具移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呈夹角,当所述第二板将所述治具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带时,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末端,以阻挡所述第一输送带上的所述治具前移进入所述转运工位。
10.作为电芯上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始端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是否有所述治具。
11.作为电芯上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始端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治具上是否放置有所述电芯本体;和/或,
12.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远离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末端的一侧,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治具。
13.作为电芯上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输送带间隔,以使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连通。
14.作为电芯上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阻挡块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阻挡块伸入所述第一输送
带,以阻挡所述夹取工位内的所述治具前移。
15.作为电芯上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块包括块本体,所述块本体靠近所述治具的一侧面凸出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块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夹取工位内的所述治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用于阻挡所述夹取工位外的所述治具前移进入所述夹取工位。
16.作为电芯上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包括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组件的上方,所述除尘组件用于对所述转运工位内的所述治具进行除尘清理。
17.作为电芯上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治具包括托块,所述托块上设置有夹紧件,所述夹紧件选择性夹紧所述电芯本体,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开夹组件,所述开夹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和开夹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开夹件连接并驱动所述开夹件伸入所述夹取工位内解锁所述夹紧件,以使所述夹紧件与所述电芯本体分离。
18.作为电芯上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紧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爪,两个所述夹爪分别与所述托块铰接,两个所述夹爪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始终具有驱动两个所述夹爪靠近的趋势,所述开夹件为开夹板,所述开夹件移动至与所述夹爪抵紧并驱动两个所述夹爪转动张开。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可以对电芯本体进行上料输送,第二输送带可以对治具进行回收转运,节省人力回收的成本;通过设置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平行,不仅可以将空的治具运回第一输送带的输送始端,方便电芯本体的上料,还可以减少输送组件对场地空间的占用,减少对场地空间的要求,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20.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芯上料装置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芯上料装置局部示意图。
23.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24.图4为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转运组件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运输组件、治具和开夹组件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治具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夹紧件示意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开夹组件示意图。
30.图中:
31.100、基座;200、转运工位;300、夹取工位;400、电芯本体;
32.1、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限位板;4、转运组件;401、第一驱动件;402、拨动件;4021、第一板;4022、第二板;5、治具;501、托块;5011、避让孔;502、夹爪;5021、夹紧端;5022、解锁端;503、弹性件;504、连接轴承;505、包胶轴承;6、开夹组件;601、开夹件;6011、导向斜面;602、第三驱动件;7、阻挡组件;701、阻挡块;7011、第一限位凸块;7012、第二限位
凸块;702、第二驱动件;8、第一传感器;9、第二传感器;10、第三传感器;11、除尘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包括基座100、输送组件、机械手(图中未示出)和转运组件4,输送组件和转运组件4均设置在基座100上,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平行,第一输送带1与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相反,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末端设置有夹取工位300和转运工位200,转运工位200分别与夹取工位300和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始端连通,第一输送带1用于输送治具5,治具5用于放置电芯本体400;机械手用于抓取夹取工位300内的治具5上的电芯本体400;转运组件4设置在输送组件的一侧,转运组件4将转运工位200上的治具5移动至第二输送带2。通过设置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第一输送带1可以对电芯本体400进行上料输送,第二输送带2可以对治具5进行回收转运,节省人力回收的成本;通过设置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平行,不仅可以将空的治具5运回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始端,方便电芯本体400的上料,还可以减少输送组件对场地空间的占用,减少对场地空间的要求,降低成本。
36.参照图4和图5,具体地,转运组件4包括第一驱动件401和拨动件402,第一驱动件401与拨动件402连接并驱动拨动件402移动,拨动件402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4021和第二板40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4022以推动的方式驱动治具5移动,第一板4021与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呈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4022的一端与第一板402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驱动件401连接,当第二板4022将治具5移动至第二输送带2时,第一板4021位于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末端,以阻挡第一输送带1上的治具5前移进入转运工位200。通过设置第一板4021,可以避免在推动治具5进入第二输送带2时,第一输送带1上其他的治具5进入转运工位200内,因此,第一板4021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板4022在推动治具5进入第二输送带2时,第一输送带1的转动运输,避免第一输送带1的频繁启动和停止,延长第一输送带1的使用寿命。
3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4021和第二板4022垂直,第二板4022与第一输送带1的移动方向平行,第一板4021与第一输送带1的移动方向垂直,第一驱动件401为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行程即为拨动件402的移动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01还可以是电机等动力机构,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38.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之间设置有限位板3,限位板3的长度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延伸,限位板3的端部与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末端间隔,以使第一输送带1的转运工位200与第二输送带2连通。通过设置限位板3,限位板3可以避免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上的治具5移动方向偏移,避免第一输送带1上的治具5带着电芯本体400直接进入到第二输送带2上,也避免第二输送带2上的治具5进入第一输送带1,保证上料作业的有效进行。
39.参照图2,具体地,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始端设置有第一传感器8,第一传感器8用于检测第二输送带2上是否有治具5。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8,第一传感器8可以检测拨动件402是否成功将转运工位200上的治具5推动至第二输送带2上,从而辅助判断输送组件内部是否存在拥堵现象。
40.优选地,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始端设置有第二传感器9,第二传感器9用于检测治具5上是否放置有电芯本体400。通过设置第二传感器9,可以判断第二输送带2上回收的治具5是否存放有电芯本体400,从而辅助判断机械手的工作状态,保证上料作业的有序进行。
41.进一步地,第二输送带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传感器10,第三传感器10位于第一传感器8远离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末端的一侧,第三传感器10用于检测治具5。通过设置第三传感器10,第三传感器10可以检测第二输送带2是否稳定运输治具5,辅助判断输送组件内是否出现拥堵;例如,若是第一传感器8检测到治具5,而第三传感器10未检测到治具5,那么可以初步判定拥堵发生在第二输送带2上;若是第一传感器8和第三传感器10均未检测到治具5,那么可以初步判定拥堵发生在第一输送带1上。
42.具体地,第一输送带1的一侧设置有阻挡组件7,阻挡组件7包括阻挡块701和第二驱动件702,第二驱动件702驱动阻挡块701伸入第一输送带1,以阻挡夹取工位300内的治具5前移。通过设置阻挡组件7,阻挡组件7可以与机械手行程作业配合,例如,治具5带着电芯进入夹取工位300之后,第二驱动件702可以驱动阻挡块701伸入第一输送带1,从而限制夹取工位300内的治具5移动,此时,机械手可以稳定抓取夹取工位300内的电芯本体40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702为气缸,气缸的行程即为阻挡块701的移动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702还可以是电动推杆等其他动力设备,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43.进一步地,阻挡块701包括块本体,块本体的长度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延伸,块本体靠近治具5的一侧面凸出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7011和第二限位凸块7012,第一限位凸块7011和第二限位凸块7012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夹取工位300内的治具5位于第一限位凸块7011和第二限位凸块7012之间,第一限位凸块7011用于阻挡夹取工位300外的治具5前移进入夹取工位3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块7011阻挡夹取工位300外的治具5前移进入夹取工位300,第二限位凸块7012用于阻挡夹取工位300内的治具5前移进入转运工位200。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凸块7011,可以避免机械手在抓取电芯本体400时,第一输送带1上的治具5涌入夹取工位300内造成堆积,保证上料作业的正常进行;将第一限位凸块7011和第二限位凸块7012共同设置在阻挡块701上,可以同步控制第一限位凸块7011和第二限位凸块7012的移动,使得夹取工位300内的治具5在进入转运工位200时,后方的治具5能够马上进入夹取工位300,保证作业效率。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块701的长度较长,因此,第二驱动件70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驱动件702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两个第二驱动件702均为气缸,两个第二驱动件702同步伸出和缩回。
44.具体地,电芯上料装置还包括除尘组件11,除尘组件11设置在输送组件的上方,除尘组件11用于对转运工位200内的治具5进行除尘清理。通过设置除尘组件11,可以对治具5进行清理除尘,从而方便治具5后续的转运回收。
45.参照图6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治具5包括托块501,托块501上设置有夹紧件,夹紧件选择性夹紧电芯本体400,第一输送带1的一侧设置有开夹组件6,开夹组件6包括第三驱动件602和开夹件601,第三驱动件602和开夹件601连接并驱动开夹件601伸入夹取工位300内解锁夹紧件,以使夹紧件与电芯本体400分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输送带1对治具5的输送过程中,治具5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抖动的情况,设置夹紧件,可以将电芯本体400夹紧固定,避免电芯本体400与治具5分离,通过设置开夹组件6,可以对夹紧件进行解锁,方便机械手抓取电芯本体400。
46.参照图7和图8,进一步地,夹紧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爪502,两个夹爪502分别与托块501铰接,两个夹爪50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0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03为弹簧,弹性件503始终具有驱动两个夹爪502靠近的趋势,开夹件601为开夹板,开夹件601移动至与夹爪502抵紧并驱动两个夹爪502转动张开。在本实施例中,夹爪502呈l型,夹爪502的中部通过连接轴承504与托块501铰接连接,夹爪502具有夹紧端5021和解锁端5022,夹爪502的解锁端5022设置有包胶轴承505,第三驱动件602为气缸,开夹件601上设置有导向斜面6011,导向斜面6011将开夹件601的端面和上表面连接,托块501上设置有避让孔5011,第三驱动件602驱动开夹件601插入避让孔5011后,开夹件601的端部先与包胶轴承505接触,第三驱动件602持续驱动开夹件601移动的过程中,包胶轴承505沿着导向斜面6011至开夹件601的上表面,开夹件601的上表面将夹爪502的解锁端5022顶起,使得夹爪502转动,两个夹爪502的夹紧端5021张开,机械手抓取电芯本体400,然后第三驱动件602反向驱动开夹件601,开夹件601与治具5分离,夹爪502在弹性件503的作用下复位。
47.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