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高抗拉塑料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1449发布日期:2023-03-17 20:1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高抗拉塑料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高抗拉塑料编织袋。


背景技术:

2.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密度是指100mm
×
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
3.例如公告号为cn211002578u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提手带便于人员对编织袋进行提拉,且使用时,人员将提手带具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一端粘扣于编织袋顶部开口处的另一侧金属环上,达到对编织袋顶部开口处的另一侧进行扣连提拉,待人员对编织袋使用结束后,人员可沿着折叠印痕将编织袋进行收卷,并通过提手带对收卷后的编织袋进行卷绕,通过提手带上的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实现对卷绕后的编织袋进行绑扎粘黏,进而大大降低编织袋的体积,便于人员在不使用时对编织袋进行更好的收卷收纳,提高编织袋的使用灵活性,但是,若编织袋内部放置的物品较重时,使用者拎着塑料编织袋行走的过程中,产生的惯性与内部的重物会不断对塑料编织袋产生向下的拉力,长时间的拉扯容易造成塑料编织袋破损,从而缩短了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高抗拉塑料编织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若编织袋内部放置的物品较重时,使用者拎着塑料编织袋行走的过程中,产生的惯性与内部的重物会不断对塑料编织袋产生向下的拉力,长时间的拉扯容易造成塑料编织袋破损,从而缩短了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高抗拉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所述编织袋本体前表面与后表面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块内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个滑杆表面的靠中心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套,两个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两个滑杆表面的顶部均套设有弹簧,两个连接柱表面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提带,所述提带的顶部分别贯穿至两个固定块的外部,所述编织袋本体内的靠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垫袋,所述编织袋本体与垫袋之间设置有有海绵球,所述编织袋本体的外壁通过黏合剂粘接有表层,所述编织袋本体的内壁通过黏合剂粘接有里层。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该便携式高抗拉塑料编织袋,通过固定块、滑杆、连接柱、滑套、弹簧、垫袋和海绵球的互相配合,当使用者手拎该塑料编织袋行走或跑动时,编织袋本体内部的海绵球会对放置的物品在颠簸时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物品受颠簸将编织袋本体拉扯,同时,通过弹簧的弹性效果可对编织袋本体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减少对该塑料编织袋向下产生的拉力,提高了该塑料编织袋的抗拉性,表层和里层的设计,通过表层中的环氧树脂层和阻燃漆层
可很好的使该塑料编织袋具备了防水和阻燃的作用,通过里层中的陶瓷气凝胶层和酚醛树脂漆层可有效对的该塑料编织袋的内部起到耐磨和防腐的作用,延长了该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便携性,满足了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表层的结构剖视图;
11.图4为本实用新型里层的结构剖视图;
12.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13.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柱和滑套的结构立体图。
14.图中:1、编织袋本体;2、固定块;3、滑杆;4、连接柱;5、滑套;6、弹簧;7、提带;8、握套;9、扣带;10、子扣;11、母扣;12、垫袋;13、海绵球;14、表层;15、里层;16、环氧树脂层;17、阻燃漆层;18、陶瓷气凝胶层;19、酚醛树脂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高抗拉塑料编织袋,弹簧6的底部与滑套5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6的顶部与固定块2的内顶部固定连接,保证了弹簧6在受力形变时的平稳性。
17.提带7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握套8,可对使用者的首部起到防护的作用。
18.编织袋本体1前表面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扣带9,扣带9前表面中心的靠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子扣10,编织袋本体1后表面中心的靠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母扣11,可对编织袋本体1的袋口进行闭合,放置内部物品掉落。
19.表层14的内部通过黏合剂粘接有环氧树脂层16,环氧树脂层16的一侧通过黏合剂粘接有阻燃漆层17,可避免水渗入编织袋本体1内部,同时使编织袋本体1具备了阻燃的性能。
20.里层15的内部通过黏合剂粘接有陶瓷气凝胶层18,陶瓷气凝胶层18的内壁通过黏合剂粘接有酚醛树脂漆层19,可对编织袋本体1的内部起到防腐蚀和耐磨的效果。
21.海绵球13的顶部通过黏合剂与垫袋12的底部粘接,海绵球13的底部通过黏合剂与编织袋本体1的内底部粘接,可对海绵球13起到固定作用。
22.工作原理:使用者通过握套8手拎该塑料编织袋移动或跑动的过程中产生颠簸时,内部的物品随着颠簸产生的惯性将编织袋本体1向下拉扯,此时,通过提带7拉动连接柱4使两侧的滑套5顺着滑杆3向上移动,通过滑套5将滑杆3表面的弹簧6压紧,从而可将颠簸产生的拉力吸收,同时,编织袋本体1底部的海绵球13可对物品进行缓冲,从而避免该塑料编织袋不停受到向下的拉力而破损。
23.综上所述:该便携式高抗拉塑料编织袋,通过固定块2、滑杆3、连接柱4、滑套5、弹簧6、垫袋12和海绵球13的互相配合,当使用者手拎该塑料编织袋行走或跑动时,编织袋本体1内部的海绵球13会对放置的物品在颠簸时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物品受颠簸将编织袋本体1拉扯,同时,通过弹簧6的弹性效果可对编织袋本体1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减少对该塑料编织袋向下产生的拉力,提高了该塑料编织袋的抗拉性,表层14和里层15的设计,通过表层14中的环氧树脂层16和阻燃漆层17可很好的使该塑料编织袋具备了防水和阻燃的作用,通过里层15中的陶瓷气凝胶层18和酚醛树脂漆层19可有效对的该塑料编织袋的内部起到耐磨和防腐的作用,延长了该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便携性,满足了市场需求。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