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抚平机构及复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0432发布日期:2022-12-14 05:1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抚平机构及复卷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卷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抚平机构及复卷机。


背景技术:

2.复卷机可以自动化将例如布料、胶带等由原料大卷复卷为小卷,方便使用,当大卷复卷为小卷时需要切断布料或胶带,以进行下一个复卷操作,它被大量应用在工业领域。
3.但是目前在完成复卷操作时,切断的布料或胶带等由于重力的影响,有部分是处于悬垂状态的,并未贴合到胶带上,导致未贴合的部分形成皱折,在后续使用时容易被丢弃,造成浪费,且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抚平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卷机在完成复卷操作时,切断的布料或胶带等由于重力的影响,有部分是处于悬垂状态的,并未贴合到胶带上,导致未贴合的部分形成皱折、在后续使用时容易被丢弃而造成浪费及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抚平机构,包括:
7.机架;
8.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9.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
10.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另一端设有压辊;
11.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支架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支架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以带动所述压辊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支架包括两个摆臂,两个所述摆臂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相间隔设置。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驱动件,一个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摆臂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另一个所述摆臂固定连接。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位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压辊之间。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摆臂的连接处为第一支撑点,所述摆臂与所述转轴的连接处为第二支撑点,所述摆臂的长度为l,所述第一支撑点与所述第二支撑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满足关系式:l1/l=k,1/2≤k≤1。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抚平机构还包括连接件,两个所述摆臂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两端。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抚平机构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轴套,所述传感器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传感器开设有感应槽,所述轴套设置有与所述感应槽相对应的凸块。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抚平机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2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卷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抚平机构。
2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22.本技术提出一种抚平机构及复卷机。其中,该抚平机构包括机架、支撑座、转轴、转动支架以及驱动装置,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支撑座和驱动装置,实现稳固支撑和稳定驱动。转轴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座上,且转动支架的一端套设于转轴上,另一端设置有压辊。
23.具体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转动支架固定连接,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能够往复直线运动,以实现带动转动支架绕转轴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带动转动支架另一端的压辊绕转轴的轴线转动,实现抚平尾料的功能,使尾料能完美的贴合到胶带上,防止形成皱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美观性,减少了尾料浪费。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复卷机在完成复卷操作时,切断的布料或胶带等由于重力的影响,有部分是处于悬垂状态的,并未贴合到胶带上,导致未贴合的部分形成皱折、在后续使用时容易被丢弃而造成浪费及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抚平机构的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27.图2示出了图1中a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8.图3示出了图1中b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抚平机构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3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1.100-抚平机构;10-机架;20-支撑座;30-转轴;40-转动支架;41-压辊;42-摆臂;421-第一支撑点;422-第二支撑点;50-驱动装置;51-驱动件;6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7.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抚平机构100,主要用于复卷机。该抚平机构100包括机架10、支撑座20、转轴30、转动支架40和驱动装置50。
38.其中,所述支撑座20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转轴3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20上。所述转动支架40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转轴30上,另一端设有压辊41。
39.一并参阅图4,所述驱动装置50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驱动装置50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支架40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支架40绕所述转轴30的轴线转动,以带动所述压辊41绕所述转轴30的轴线转动。
4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抚平机构100,通过在机架10上设置支撑座20和驱动装置50,设置的方式可以为螺丝连接、焊接或一体成型制成,实现稳固支撑和稳定驱动,提高了连接稳定性。转轴30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座20上,转动支架40的一端套设于转轴30上,这样使得转动支架40能够与转轴30同步转动,转动支架40的另一端设置有压辊41,从而使得压辊41和转动支架40均能够同步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压辊41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到靠近复卷机的收卷轴下方位置时,实现抚平尾料的功能。
41.具体的,驱动装置50的输出端与转动支架40固定连接,驱动装置50可以为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能够往复直线运动,以实现带动转动支架40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带动转动支架40另一端的压辊41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实现抚平尾料的功能,使尾料能完美的贴合到胶带上,防止形成皱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美观性,减少了尾料浪费。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复卷机在完成复卷操作时,切断的布料或胶带等由于重力的影响,有部分是处于悬垂状态的,并未贴合到胶带上,导致未贴合的部分形成皱折、在后续使用时容易被丢弃而造成浪费及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4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转动支架40包括两个摆臂42,两个所述摆臂42沿所述转轴30的轴向相间隔设置。
43.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支架40包括两个摆臂42。其中,两个摆臂42沿转轴30的轴向相间隔设置。
44.具体的,两个摆臂42分别位于转轴30的两端,即位于压辊41的两端。这样能够提升对压辊41的支撑稳定性,使得摆臂42和压辊41稳定地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从而提升了抚平功能的稳定性。
4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50包括两个驱动件51,一个所述驱动件51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摆臂42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驱动件51的输出端与另一个所述摆臂42固定连接。
46.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0包括两个驱动件51。其中,一个驱动件51的输出端与一个摆臂42固定连接,另一个驱动件51的输出端与另一个摆臂42固定连接。
47.具体的,通过设置两个驱动件51分别与两个摆臂42连接,以实现驱动两个摆臂42同步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摆臂42带动压辊41同步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有效提升了摆臂42和压辊41的转动稳定性,且提升了驱动稳定性,进而提升了抚平机构100的抚平功能的使用稳定性。
4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驱动件51的输出端位于所述转轴30与所述压辊41之间。
49.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1的输出端位于转轴30与压辊41之间。具体的,通过将驱动件51的输出端设置在转轴30与压辊41之间,且与摆臂42固定连接,以实现驱动摆臂42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压辊41设置在摆臂42远离转轴30的一端,摆臂42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同步带动压辊41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抚平机构100的抚平功能,防止尾料不贴合而形成皱折。
5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驱动件51的输出端与所述摆臂42的连接处为第一支撑点421,所述摆臂42与所述转轴30的连接处为第二支撑点422,所述摆臂42的长度为l,所述第一支撑点421与所述第二支撑点422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满足关系式:l1/l=k,1/2≤k≤1。
51.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1的输出端与摆臂42的连接处为第一支撑点421,摆臂42与转轴30的连接处为第二支撑点422。其中,摆臂42的长度为l,第一支撑点421与第二支撑点422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l1与l的比值k在1/2至1之间。
52.具体的,通过将l1与l的比值k设置在1/2至1之间,这样使得力臂尽可能地长。根据公式:m=f*l,其中m为力矩,f为力,l为力臂。由公式可知,力矩m为固定值时,力臂l越大,力f越小,即力臂l越大越省力。这样使得驱动件51的型号和驱动力可以选择更小的,有利于节省空间和减少能源消耗,且能够提高驱动稳定性。
53.示例性的,当l1与l的比值k为1/2时,驱动件51的输出端位于摆臂42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此时力臂较大,比较省力,稳定性较高。当l1与l的比值k为3/4时,驱动件51位于摆臂42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与压辊41之间,此时力臂相对比值k为1/2时更大,更加省力,稳定性更高。当l1与l的比值k为1时,驱动件51位于摆臂42与压辊41的连接处,此时力臂最大,最省力,稳定性最高。
5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抚平机构100还包括连接件60,两个所述摆臂42通过所述连接件60连接。
55.在本实施例中,抚平机构100还包括连接件60。其中,两个摆臂42通过连接件60连接。
56.具体的,连接件60分别连接两个摆臂42,使得两个摆臂42在结构上形成一体,有效提升了结构强度,提升了可靠性和连接稳定性。示例性的,连接件60可以为连杆。
57.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支撑座2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20分别设置于所述转轴30的两端。
58.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0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个支撑座20分别设置于转轴30的两端。具体的,通过在转轴30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座20,实现对转轴30的稳定支撑,提升了稳定性。
5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抚平机构100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转轴30的转动角度,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轴套,所述传感器固设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30上,所述传感器开设有感应槽,所述轴套设置有与所述感应槽相对应的凸块。
60.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固设于机架10上,且靠近转轴30设置。轴套套设于转轴30上,这样使得轴套与转轴30同步转动。传感器开设有感应槽,轴套设置有与感应槽相对应的凸块,驱动件51驱动转动支架40转动以带动转轴30转动,从而带动轴套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凸块在感应槽内转动。传感器的感应槽能够检测识别凸块的转动角度,以实现检测转轴30、转动支架40和压辊41的转动角度。
61.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抚平机构100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驱动装置50电连接。
62.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分别与传感器和驱动装置50电连接。具体的,传感器检测转轴30、转动支架40和压辊41的转动角度,并将该转动角度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反馈的转动角度信号控制驱动装置50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压辊41转动的角度可控,实现对压辊41转动进行限位的功能,以精准抚平尾料。
6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复卷机,包括以上实施例中的抚平机构100。
64.该复卷机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抚平机构100,因此具有抚平机构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65.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抚平机构及复卷机。其中,该抚平机构包括机架、支撑座、转轴、转动支架以及驱动装置,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支撑座和驱动装置,实现稳固支撑和稳定驱动。转轴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座上,且转动支架的一端套设于转轴上,另一端设置有压辊。
66.具体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转动支架固定连接,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能够往复直线运动,以实现带动转动支架绕转轴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带动转动支架另一端的压辊绕转轴的轴线转动,实现抚平尾料的功能,使尾料能完美的贴合到胶带上,防止形成皱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美观性,减少了尾料浪费。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复卷机在完成复卷操作时,切断的布料或胶带等由于重力的影响,有部分是处于悬垂状态的,并未贴合到胶带上,导致未贴合的部分形成皱折、在后续使用时容易被丢弃而造成浪费及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67.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6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