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泡罩板翻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96135发布日期:2023-01-18 00:1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铝塑泡罩板翻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塑泡罩板翻板装置。


背景技术:

2.胶囊装的药物,一般都是对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口感不好、易于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以及易吸入气管的药,这些药装入胶囊,既保护了药物药性不被破坏,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去掉胶囊壳可能会造成药物流失、药物浪费、药效降低。另外,有些药物需要在肠内溶解吸收,胶囊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医药上指用特种成膜材料(如明胶、纤维素、多糖等)制成的囊状物,把内容物(如粉状、液体状各类药物等)按剂量装入其中,便于吞服。
3.胶囊一般都具有的一定的引湿性能,将产品包装于铝塑泡罩板内,可以有效的阻隔空气中的水分、空气等,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延缓产品的吸潮、氧化等,提高产品在储存、运输、使用环节的质量稳定性。
4.胶囊颗粒一般都是通过铝箔封装在铝塑泡罩板的凹槽内,封装完毕后,铝箔面朝上,药品面朝下,操作人员不能及时观察凹槽内是否有胶囊颗粒空缺、不完整或者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塑泡罩板翻板装置,主要目的是在胶囊颗粒封装完毕后,及时翻转铝塑泡罩板,便于操作人员及时观察铝塑泡罩板凹槽内的情况。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塑泡罩板翻板装置,该装置包括:传送部、倾斜板和弧形滑板;
8.所述传送部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传送封装完毕的铝塑泡罩板;
9.所述倾斜板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用于接收铝塑泡罩板,所述倾斜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
10.弧形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起始端,所述弧形滑板的曲率圆心靠近所述倾斜板,用于接收沿所述倾斜板滑落的铝塑泡罩板。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12.可选的,所述倾斜板的下端和所述弧形滑板的间距小于铝塑泡罩板的长度。
13.可选的,所述倾斜板的上端连接于第一挡板,用于避免铝塑泡罩板跨越所述倾斜板的上端。
14.可选的,所述倾斜板的下端连接于第二挡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间距小于铝塑泡罩板的长度。
15.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存在仰角,用于使抛出的铝塑泡罩板存在仰角。
16.可选的,所述倾斜板的相对侧边分别连接于第一护板。
17.可选的,所述弧形滑板的相对侧边分别连接于第二护板。
18.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9.第一传送带持续向倾斜板抛出铝箔侧朝上的铝塑泡罩板,铝塑泡罩板的凹槽侧贴合于倾斜板的上表面,铝塑泡罩板沿倾斜板的上表面向下滑动,铝塑泡罩板的下端抵触至弧形滑板的内侧面,并沿弧形滑板的内侧面向下滑落至第二传送带,而铝塑泡罩板的上端由于惯性继续远离倾斜板,最终铝塑泡罩板的凹槽侧朝上,并随第二传送带移动,便于操作人员观察透明凹槽内是否有胶囊颗粒空缺、不完整或者质量缺陷。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铝塑泡罩板翻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铝塑泡罩板3、倾斜板4、弧形滑板5、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一护板10、第二护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铝塑泡罩板翻板装置,其包括:传送部、倾斜板4和弧形滑板5;
25.所述传送部包括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1用于传送封装完毕的铝塑泡罩板3;
26.所述倾斜板4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输出端,用于接收铝塑泡罩板3,所述倾斜板4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上方;
27.弧形滑板5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起始端,所述弧形滑板5的曲率圆心靠近所述倾斜板4,用于接收沿所述倾斜板4滑落的铝塑泡罩板3。
28.铝塑泡罩板翻板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29.第一传送带1持续向倾斜板4抛出铝箔侧朝上的铝塑泡罩板3,铝塑泡罩板3的凹槽侧贴合于倾斜板4的上表面,铝塑泡罩板3沿倾斜板4的上表面向下滑动,铝塑泡罩板3的下端抵触至弧形滑板5的内侧面,并沿弧形滑板5的内侧面向下滑落至第二传送带2,而铝塑泡罩板3的上端由于惯性继续远离倾斜板4,最终铝塑泡罩板3的凹槽侧朝上,并随第二传送带2移动,便于操作人员观察透明凹槽内是否有胶囊颗粒空缺、不完整或者质量缺陷。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本装置,可以实现铝塑泡罩板3在线自动翻转,不需要人工干预,便于操作人员及时观察铝塑泡罩板3凹槽内的情况。
31.具体的,倾斜板4通过第一支架6设置于第二传送带2的上方,第一支架6的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倾斜板4焊接于第一支架6的上端。
32.具体的,弧形滑板5通过第二支架7设置于第二传送带2的起始端的上方,第二支架
7的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弧形滑板5焊接于第二支架7的上端。
33.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板4的下端和所述弧形滑板5的间距小于铝塑泡罩板3的长度。
34.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因为倾斜板4的下端和所述弧形滑板5的间距小于铝塑泡罩板3的长度,在铝箔侧朝上的铝塑泡罩板3沿倾斜板4滑落的过程中,铝塑泡罩板3的下端抵触至弧形滑板5内侧面,铝塑泡罩板3的上端还没有脱离倾斜板4的下端时,铝塑泡罩板3的下端能够沿弧形滑板5的内侧面下滑一定距离,从而使铝塑泡罩板3翻转一定角度,从而使铝塑泡罩板3最终翻转,并平铺于第二传送带2上。
35.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板4的上端连接于第一挡板8,用于避免铝塑泡罩板3跨越所述倾斜板4的上端。
36.具体的,如果没有第一挡板8,当被第一传送带1抛出的铝塑泡罩板3速度过大时,铝塑泡罩板3可能越过倾斜板4的上端点,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挡板8阻挡了铝塑泡罩板3,铝塑泡罩板3最终能够贴合于倾斜板4,并沿倾斜板4下滑。
37.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板4的下端连接于第二挡板9的上端,所述第二挡板9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间距小于铝塑泡罩板3的长度。
38.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铝塑泡罩板3完全脱离倾斜板4后,铝塑泡罩板3的下端随第二传送带2移动,铝塑泡罩板3的上端受到第二挡板9的阻挡,铝塑泡罩板3的上端相对铝塑泡罩板3的下端反向倾倒,最终实现铝塑泡罩板3的翻转,并随第二传送带2移动。
39.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输出端存在仰角,用于使抛出的铝塑泡罩板3存在仰角。
40.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一传送带1的倾斜方向和倾斜板4的倾斜方向基本一致,第一传送带1的输出端采用5
°
的仰角。一方面,使抛出的铝塑泡罩板3存在仰角,使铝塑泡罩板3下落时的自然倾角度和倾斜板4的倾斜角度基本吻合;另一方面,5
°
的仰角较小,避免了铝塑泡罩板3沿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的反向下滑。
41.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板4的相对侧边分别连接于第一护板10。
42.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在铝塑泡罩板3沿倾斜板4下滑的过程中,第一护板10阻挡铝塑泡罩板3自倾斜板4的两侧滑出。
43.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滑板5的相对侧边分别连接于第二护板11。
44.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在铝塑泡罩板3沿弧形滑板5的内侧面下滑的过程中,第二护板11阻挡铝塑泡罩板3自弧形滑板5的两侧滑出,保证铝塑泡罩板3能够滑落至第二传送带2上。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