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拼装的可循环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5156发布日期:2023-03-24 19:1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便于拼装的可循环托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载物托架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便于拼装的可循环托盘。


背景技术:

2.托盘是一种可活动的载货平台,能够将装在托盘上的货物方便地进行运输,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并配合叉车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然而,托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往往大多是采用螺丝直接连接,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面凸起的螺丝顶端会容易对托盘表面承载的货物造成一定的划伤,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颠簸等问题,因此,这就更容易造成货物的划伤,而有些货物表面具有漆皮,这样的托盘对于货物运输中的保护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托盘往往是多条木板直接通过粘粘或是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也使得当部分木条出现损坏时,由于不好更换,需要将整个托盘进行更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托盘直接通过螺钉一体连接,不仅不易更换,导致局部损坏需要更换整个托盘,且托盘表面凸起的连接螺钉也容易对货物造成划伤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便于拆分开,可以局部更换,且螺钉不凸起设置,不易造成承载货物的划伤的便于拼装的可循环托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拼装的可循环托盘,所述便于拼装的可循环托盘包括自下而上顺次叠加设置的底架部、托墩部、连接架部和面板部;其中,
6.至少所述底架部、所述托墩部和所述连接架部之间顺次固定或可拆卸地连接;
7.至少所述面板部与所述连接架部上对应形成有沉头孔组,所述沉头孔组上对应安装有螺栓,且所述螺栓的上端面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面板部的上端面所在的平面。
8.优选地,所述底架部由多根上表面形成为平面的拼板组成,且所述拼板的延伸方向相平行设置。
9.优选地,所述拼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多个其中一个侧面形成为开口的半框,所述托墩部包括多个可各自嵌合地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半框中的墩体。
10.优选地,所述半框自开口的一侧朝向与所述开口背离的一侧的宽度逐渐减小;
11.所述半框中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墩体的宽度。
12.优选地,所述连接架部由多块拼接板组成,且多块所述拼接板中朝向所述底架部的端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半框一一对应的插接框,所述墩体可插接地设置于所述插接框中。
13.优选地,所述插接框与所述半框的形状相同,且相对应的一组所述插接框与所述半框的开口方向相一致;
14.所述墩体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插接框与所述半框的高度之和。
15.优选地,所述半框和/或所述插接框中与开口相邻的两个侧面包括自开口一侧向
内顺次延伸形成的倾斜段和直板段,且所述倾斜段自外向内倾斜;
16.所述直板段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插片,所述墩体的侧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所述插片相配合的槽体。
17.优选地,所述槽体的深度大于所述插片的长度。
18.优选地,所述面板部包括多块延伸方向与所述拼接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顶板,且每块所述顶板各自架设于多块平行设置的所述拼接板上。
19.优选地,所述底架部、所述托墩部、所述连接架部和所述面板部各自为金属材料、木质材料或是塑料材料;且,
20.所述底架部与所述托墩部之间,和/或所述托墩部与所述连接架部之间各自通过胶粘连接。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托盘采用由自下而上叠加设置的底架部、托墩部、连接架部和面板部组成,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将上述多个结构之间进行连接,以便于对其进行局部的替换。同时,在面板部和连接架部上对应设置沉头孔,并在沉头孔中对应安装螺栓,从而在保证连接上述结构的同时避免连接螺钉突出面板部的表面,从而有效避免对承载物的划伤。
22.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3.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循环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框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墩体和插片的剖视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沉头孔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底架部;2-托墩部;3-连接架部;4-面板部;5-沉头孔组;
30.11-拼板;12-倾斜段;13-直板段;14-插片;
31.21-墩体;22-槽体;
32.31-拼接板;
33.41-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拼装的可循环托盘,如图1-图4所示,所述便于拼装的可循环托盘包括自下而上顺次叠加设置的底架部1、托墩部2、连接架部3和面板部4。
36.这里的底架部1、托墩部2和连接架部3之间顺次固定或可拆卸地连接。这里的固定或是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使用的方式,例如,所述底架部1与所述托墩部2之间,和/或所述托墩部2与所述连接架部3之间各自通过胶粘连接。这里
的胶粘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使得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的前提下,只需要将胶铲起,则可以方便地对局部结构进行更换。当然,这里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其他的固定或是可拆卸的方式均可,例如,可以为螺钉连接等。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不局限于仅采用一种连接方式,为了使得结构之间的连接相对更为稳定,还可以通过结构之间的嵌插等方式进行连接。
37.同时,这里的所述面板部4与所述连接架部3上对应形成有沉头孔组5,所述沉头孔组5上对应安装有螺栓,且所述螺栓的上端面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面板部4的上端面所在的平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常规螺钉连接导致凸起的螺钉划伤承载物。同时,这里的沉头孔组5的端面形成为弧面,以进一步降低对承载物的划伤。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架部1由多根上表面形成为平面的拼板11组成,且所述拼板1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设置。
39.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托墩部2能够更好地定位放置在底架部1上,避免安装位置偏移导致多个拼板11之间的端面出现错位等现象,所述拼板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多个其中一个侧面形成为开口的半框,所述托墩部2包括多个可各自嵌合地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半框中的墩体21。
40.通过半框的设置,能够将墩体21通过开口一侧移入半框中,从而有效地定位墩体21的位置,进而只需要每个拼板11上的墩体21定位放置,再进一步基于墩体21对连接架部3的连接位置进行定位,即可保证多个拼板11相对于连接架部3的位置确定,从而进一步保证在每次更换中都能精确定位,避免发生错位。
41.为了便于墩体21放入半框中,所述半框自开口的一侧朝向与所述开口背离的一侧的宽度逐渐减小;
42.所述半框中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墩体21的宽度。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部3由多块拼接板31组成,且多块所述拼接板31中朝向所述底架部1的端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半框一一对应的插接框,所述墩体21可插接地设置于所述插接框中。
44.优选地,所述插接框与所述半框的形状相同,且相对应的一组所述插接框与所述半框的开口方向相一致。即按照正常的摆放位置来看,半框位于拼板11的上表面上,插接框位于拼接板31的下表面上,且其中一个半框与其中一个插接框在竖直高度上一一对应并形成为一组,从而能够保证墩体21有效地嵌合在一组半框和插接框中,更好地提高定位的精准性。
45.同时,为了使得墩体21能够有效实现支撑效果,所述墩体21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插接框与所述半框的高度之和。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半框和/或所述插接框中与开口相邻的两个侧面包括自开口一侧向内顺次延伸形成的倾斜段12和直板段13,且所述倾斜段12自外向内倾斜;
47.所述直板段13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插片14,所述墩体21的侧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所述插片14相配合的槽体22。
48.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使得在墩体21插接设置于半框和/或插接框中的时候,能够预留一定空间,便于二者的插接,所述槽体22的深度大于所述插片14的长
度。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部4包括多块延伸方向与所述拼接板3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顶板41,且每块所述顶板41各自架设于多块平行设置的所述拼接板31上。
50.进一步地,所述底架部1、所述托墩部2、所述连接架部3和所述面板部4各自为金属材料、木质材料或是塑料材料。通过根据实际需要对应选择不同的材料,在便于更换的前提下更能有效地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循环效率。
5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3.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