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接式框架吊梁及桅杆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1818发布日期:2023-03-14 22:3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拼接式框架吊梁及桅杆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拼接式框架吊梁及桅杆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2.桅杆式起重机是一种固定安装的起重机,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制造容易、便于拆装以及起重量可调等特点,通常应用于货物较重、吊装工作较为频繁的场所。例如在货运码头等场景,经常会有一些超重、超大的设备需要装卸,因此广泛设置有桅杆式起重机。
3.桅杆式起重机在起吊货物时,通常是将货物与起重机的吊具通过吊绳直接连接,这样在起吊过程中货物仅有某个部位受力,若货物的重量较大,可能会对货物造成损害,且吊绳受力过大易出现断裂的风险,或者也可能出现根本无法吊起的情况。因此,目前在起吊货物时,通常会采用吊梁,吊具与吊梁相连接,吊梁的下方再连接货物,即货物的多个部位分别通过吊绳连接在吊梁上,提高起吊过程的安全性。但是,由于不同的货物的规格大小和重量是不同的,而现有的吊梁的结构都是固定的,因此无法根据货物的规格调整吊梁的尺寸,使用不便,若每次起吊时都更换不同规格的吊梁,则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适应性好的可拼接式框架吊梁。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可拼接式框架吊梁,包括吊梁单元,所述的吊梁单元包括第一框架吊梁、第二框架吊梁,所述的第二框架吊梁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框架吊梁的两端,所述的第一框架吊梁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第一主梁,所述的第一主梁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体部、从所述的主体部的侧部向第二方向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两侧所述的第一主梁的连接部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第二框架吊梁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第二主梁,所述的第二主梁沿所述的第一方向延伸,两侧所述的第二主梁之间设置有沿所述的第二方向延伸的连接梁,所述的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所述的第二主梁的侧部可拆卸地连接,两侧所述的第二主梁的端部分别与两侧所述的第一主梁的主体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
7.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连接部沿所述的第一方向均匀分布,设置多个所述的连接部可提高所述的第一框架吊梁的整体强度。
8.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梁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连接梁沿所述的第一方向均匀分布,设置多个所述的连接梁可提高所述的第二框架吊梁的整体强度。
9.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梁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所述的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的一端分别与两侧所述的第二主梁的侧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的另一端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框架吊梁还包括第一活动梁,所述的第一活动梁的两
端分别与两侧所述的第一主梁的连接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第二框架吊梁还包括第二活动梁,所述的第二活动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通过所述的第一活动梁、第二活动梁可调整所述的第一框架吊梁、第二框架吊梁的宽度,使所述的框架吊梁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货物。
11.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活动梁、第二活动梁的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活动梁、第二活动梁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的第一活动梁、第二活动梁的数量一致。
12.优选地,所述的吊梁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吊梁单元沿所述的第一方向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的吊梁单元的第二框架吊梁可拆卸地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的吊梁单元可调整所述的框架吊梁的长度,使其能够使用不同长度的货物。
13.优选地,两侧所述的第一主梁的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所述的第二主梁的侧部通过螺栓连接,两侧所述的第二主梁的端部分别与两侧所述的第一主梁的主体部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
14.优选地,所述的吊梁单元还包括吊耳,所述的吊耳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吊耳分布在所述的第一主梁的主体部的顶部和底部、第二主梁的顶部和底部。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吊耳包括第一吊耳、第二吊耳,所述的第一吊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第二吊耳包括沿所述的第二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二吊耳片,两侧所述的第二吊耳片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的第一吊耳、第二吊耳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第一吊耳、第二吊耳分别分布在两侧所述的第一主梁的主体部的顶部和底部,且多个所述的第二吊耳位于所述的第一主梁的主体部的两端,所述的第一吊耳位于两端所述的第二吊耳之间。
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吊耳还包括第三吊耳,所述的第三吊耳包括沿所述的第二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吊耳片,两侧所述的第三吊耳片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的第三吊耳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第三吊耳分布在两侧所述的第二主梁的顶部和底部。
1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拼接式框架吊梁的桅杆式起重机。
1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9.一种桅杆式起重机,包括底座、起重卷扬机、桅杆、吊臂、钢丝绳、吊具以及框架吊梁,所述的起重卷扬机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桅杆、吊臂的底端连接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的起重卷扬机相连接,所述的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桅杆、吊臂的顶端与所述的吊具相连接,所述的框架吊梁与所述的吊具通过吊绳相连接,所述的框架吊梁为前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框架吊梁。
2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第一框架吊梁、第二框架吊梁的吊梁单元,实现了框架吊梁的尺寸可调节,使框架吊梁可匹配不同规格大小和重量的货物,便于在起吊时保护货物,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并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22.附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吊梁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23.附图2为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附图3为本实施例一的吊梁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25.附图4为本实施例一的吊梁单元的主视示意图;
26.附图5为本实施例一的吊梁单元的侧视示意图;
27.附图6为附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附图7为本实施例二的吊梁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29.附图8为本实施例二的吊梁单元的侧视示意图;
30.附图9为本实施例一的桅杆式起重机的侧视示意图;
31.附图10为本实施例一的桅杆式起重机的主视示意图。
32.以上附图中:1、底座;2、起重卷扬机;3、桅杆;4、吊臂;5、钢丝绳;6、吊具;7、框架吊梁;70、吊梁单元;701、第一框架吊梁;7011、第一主梁;7012、主体部;7013、连接部;7014、第一活动梁;702、第二框架吊梁;7021、第二主梁;7022、连接梁;7023、第一连接梁;7024、第二连接梁;7025、第二活动梁;703、吊耳;7031、第一吊耳;7032、第二吊耳;7033、第三吊耳;7034、第二吊耳部;7035、第三吊耳部;704、连接螺栓;8、吊绳。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实施例一
36.一种桅杆式起重机,如图9和图10所示,包括底座1、起重卷扬机2、桅杆3、吊臂4、钢丝绳5、吊具6以及框架吊梁7,起重卷扬机2设置在底座1上,桅杆3和吊臂4的底端连接在底座1上,钢丝绳5的一端与起重卷扬机2相连接,钢丝绳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桅杆3和吊臂4的顶端与吊具6相连接,框架吊梁7通过吊绳8连接在吊具6的下方,货物通过吊绳8连接在框架吊梁7的下方。其中底座1、起重卷扬机2、桅杆3、吊臂4、钢丝绳5以及吊具6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7.以下具体对框架吊梁7的结构做详细介绍:
38.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如图3所示,以图中的左右方向为第一方向,以图中的上下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相互垂直。
39.框架吊梁7包括吊梁单元70,如图1所示,吊梁单元70包括第一框架吊梁701、第二框架吊梁702以及吊耳703,第二框架吊梁702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框架吊梁701的两端,吊耳703设置有多个,多个吊耳703分布在第一框架吊梁701、第二框架吊梁702的顶部和底部。具体而言:
40.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框架吊梁701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第一主梁7011,即第一主梁701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主梁7011在第二方向上对称设置。第一主梁7011具体包括
主体部7012、连接部7013,主体部7012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部7013从主体部7012的侧部向第二方向延伸,两侧的第一主梁7011的连接部7013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连接部7013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部7013沿第一方向均匀分布,设置多个连接部7013可提高第一框架吊梁701的整体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两侧的第一主梁7011的连接部7013之间通过多个连接螺栓704可拆卸地连接;连接部7013设置有三个,三个连接部7013沿第一方向均匀分布。
41.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框架吊梁702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第二主梁7021,即第二主梁702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主梁7021在第二方向上对称设置,第二主梁7021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侧的第二主梁7021之间设置有连接梁7022,连接梁7022沿第二方向延伸,连接梁702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主梁7021的侧部可拆卸地连接;连接梁7022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梁7022沿第一方向均匀分布,设置多个连接梁7022可提高第二框架吊梁702的整体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梁7022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梁7022沿第一方向均匀分布。
42.具体地:连接梁7022包括第一连接梁7023、第二连接梁7024,第一连接梁7023、第二连接梁7024的一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主梁7021的侧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梁7023、第二连接梁7024的另一端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梁7023的一端与第二主梁7021的侧部通过多个连接螺栓704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梁7024的一端与第二主梁7021的侧部通过多个连接螺栓704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梁7023、第二连接梁7024的另一端之间也通过多个连接螺栓704可拆卸地连接。
43.第一框架吊梁701的第一主梁7011与第二框架吊梁702的第二主梁7021可拆卸地连接,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第二框架吊梁702的连接梁7022的长度与第一框架吊梁701的两侧的第一主梁7011的连接部7013的长度之和一致,两侧的第一主梁7011的主体部7012的端部分别与两侧的第二主梁7021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侧的第一主梁7011的主体部7012的端部分别与两侧的第二主梁7021的端部通过多个连接螺栓704可拆卸地连接。
44.吊耳703用于连接吊绳8,吊耳703设置有多个,多个吊耳703分布在第一主梁7011的主体部7012的顶部和底部、第二主梁7021的顶部和底部。具体而言:
45.如图2所示,吊耳703包括多个第一吊耳7031、第二吊耳7032以及第三吊耳7033,多个第一吊耳7031沿第一方向分布在第一主梁7011的主体部7012的顶部和底部,第一吊耳7031上开设有贯穿其两侧的通孔;多个第二吊耳7032也设置在第一主梁7011的主体部7012的顶部和底部,且多个第二吊耳7032位于第一主梁7011的主体部7012的两端,第一吊耳7031位于两端的第二吊耳7032之间,第二吊耳7032包括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二吊耳片7034,两侧的第二吊耳片7034上均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沿上下方向分布;多个第三吊耳7033沿第一方向分布在第二主梁7021的顶部和底部,第三吊耳7033包括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吊耳片7035,两侧的第三吊耳片7035上均开设有通孔。
46.吊梁单元70设置有多个,多个吊梁单元70沿第一方向分布,相邻两个吊梁单元70的第二框架吊梁702可拆卸地连接,通过设置多个吊梁单元70可调整框架吊梁7的长度,使其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货物,保证框架吊梁7的长度尽可能与货物的长度匹配,提高吊装过程的安全性。
47.实施例二
48.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框架吊梁701还包括
第一活动梁7014,第二框架吊梁702还包括第二活动梁7025。具体而言:
49.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活动梁7014设置在两侧的第一主梁7011之间,第一活动梁701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主梁7011的连接部7013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活动梁7025设置在两侧的第二主梁7021之间,第二活动梁70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梁7023、第二连接梁7024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活动梁7014、第二活动梁7025的长度一致,第一活动,7014、第二活动梁7025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且第一活动梁7014、第二活动梁7025的数量一致,以保证两侧的第一主梁7011、两侧的第二主梁7021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调整第一活动梁7014、第二活动梁7025的数量,可调整第一框架吊梁701、第二框架吊梁702的宽度,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货物,保证框架吊梁7的宽度尽可能与货物的宽度匹配,提高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5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