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0159发布日期:2023-02-04 00:2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可以用于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通过输送带,可以对纸进行输送,配合压辊,在出纸时对纸进行挤压,挤压效果一般,并且是通过手动操作压辊,无法精确的调整出适合不同规格纸的压力,实用性较低。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822112856.4)所公开的“一种能够避免损伤折纸的折页机出纸机构,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成品折纸的输送带,架体的两侧分别竖直固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竖直滑移连接有滑块,两侧的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竖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沿轴线位置开设有空腔,空腔内竖直滑移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方向与输送带传送方向相同的压轮,空腔内还固定连接有能够驱动支撑柱下降使压轮抵接于输送带表面的弹簧,架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能够驱动支撑块上下滑移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为不同材质的纸张提供所需的压力,适应不同纸张的需求,防止损伤折纸,产生资源浪费的效果”;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现有的可以用于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通过输送带,可以对纸进行输送,配合压辊,在出纸时对纸进行挤压,挤压效果一般,并且是通过手动操作压辊,无法精确的调整出适合不同规格纸的压力,实用性较低。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7.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8.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9.包括u形座,所述u形座内的顶部固定设有隔板,所述u形座内的底部等距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一辊筒,所述u形座内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辊筒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三个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与第一辊筒互配用于挤压纸以及检测纸压力,所述隔板与u形座之间设置有移位机构,所述移位机构用于上下移动辅助机构,所述u形座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移位机构转运的驱动机构,所述u形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矩形插杆,所述u形座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其中一个第一辊筒一端相匹配的开口,且矩形插杆的一端与该第一辊筒穿插连接。
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杆,所述u形座内底部的两边侧均开设有开槽,且第一限位杆固定安装在开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杆上开设有第一弹簧。
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两个l形块,两个所述l形块的
一端与第一限位杆穿插连接,且第一弹簧的顶端与l形块相接触。
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l形块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辊筒。
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中部两个所述l形块的另一端之间也固定设有第二辊筒,所述第二辊筒的底端嵌设有压力传感器。
1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位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u形座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三个定位杆,所述u形座一侧的顶部开设有三个与定位杆滑动连接的滑槽。
1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位机构还包括三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依次穿过隔板并与穿过滑槽的定位杆穿插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嵌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位于定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二辊筒相匹配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顶端为凸起设置,且凸起与第二连接杆卡合连接。
1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在u形座上,且矩形插杆的一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卡合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固定设有转轴,且转轴与u形座转动连接。
1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固定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侧与u形座固定连接。
1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穿插有矩形杆,且矩形杆的底端与转杆卡合连接。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21.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移位机构运作,在移位机构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辅助机构向下移动,进而使得辅助机构将纸压在第一辊筒上,配合辅助机构的压力传感器,可以精确匹配出适合不同规格纸的压力,通过驱动机构,配合矩形插杆,可以使得一个第一辊筒转动,通过辅助机构,可以对纸输送的同时对纸进行多层挤压,挤压效果好,并且通过该设置,便于辅助机构第一弹簧以及移位机构第二弹簧的更换,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的辅助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的移位机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2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的辅助机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
意图。
27.图中标示:
28.1、u形座;
29.2、隔板;
30.3、第一辊筒;
31.4、辅助机构;401、第一限位杆;402、第一弹簧;403、l形块;404、第二辊筒;405、压力传感器;
32.5、移位机构;501、第一连接杆;502、定位杆;503、第二连接杆;504、第二限位杆;505、第二弹簧;506、弧形块;
33.6、驱动机构;601、步进电机;602、第一齿轮;603、第二齿轮;604、转轴;605、第一锥齿轮;606、第二锥齿轮;607、转杆;608、固定块;609、螺纹杆;610、矩形杆;
34.7、矩形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3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0.实施例1:
4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包括u形座1,u形座1内的顶部固定设有隔板2,u形座1内的底部等距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一辊筒3,u形座1内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辊筒3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三个辅助机构4,辅助机构4与第一辊筒3互配用于挤压纸以及检测纸压力,隔板2与u形座1之间设置有移位机构5,移位机构5用于上下移动辅助机构4,u形座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移位机构5转运的驱动机构6,u形座1的另一侧设置有矩形插杆7,u形座1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其中一个第一辊筒3一端相匹配的开口,且矩形插杆7的一端与该第一辊筒3穿插连接。
42.实施例2:
43.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44.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辅助机构4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杆401,u形座1内底部的两边侧均开设有开槽,且第一限位杆401固定安装在开槽内,第一限位杆401上开设有第一弹簧402;辅助机构4还包括两个l形块403,两个l形块403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杆401穿插连接,且第一弹簧402的顶端与l形块403相接触;位于两侧的两个l形块403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辊筒404;位于中部两个l形块403的另一端之间也固定设有第二辊筒404,第二辊筒404的底端嵌设有压力传感器405,通过第一弹簧402,配合第一限位杆401和l形块403,可以支撑第二辊筒404,将纸依次穿过两组第一辊筒3和第二辊筒404之间,带动第二辊筒404向下移动至压住纸,同时压力传感器405也压至纸,配合压力传感器405,可以精确的匹配出不同纸的挤压压力,进而可以控制第二辊筒404下移的距离。
45.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移位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杆501,第一连接杆501设置在u形座1一侧的顶部,第一连接杆501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三个定位杆502,u形座1一侧的顶部开设有三个与定位杆502滑动连接的滑槽;移位机构5还包括三个第二连接杆503,第二连接杆503的顶端依次穿过隔板2并与穿过滑槽的定位杆502穿插连接,第二连接杆503的顶部嵌设有第二限位杆504,第二连接杆50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505,且第二弹簧505位于定位杆502和第二限位杆504之间,第二连接杆503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二辊筒404相匹配的弧形块506,弧形块506的顶端为凸起设置,且凸起与第二连接杆503卡合连接,在滑槽的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一连接杆501带动三个定位杆502同时移动,随着定位杆502的移动,配合第二限位杆504,使得第二连接杆503向下移动,第二弹簧505压缩,弧形块506带动第二辊筒404向下移动至压住纸,同时压力传感器405也压至纸,配合压力传感器405,可以精确的匹配出不同纸的挤压压力,进而可以控制第二辊筒404下移的距离,调整好后,上移第二连接杆503,将位于中部的弧形块506取下,防止压力传感器405阻碍纸的传送。
46.如图1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驱动机构6包括步进电机601,步进电机601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在u形座1上,且矩形插杆7的一端与步进电机601的输出轴卡合连接,步进电机601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602,第一齿轮602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603,第二齿轮603上固定设有转轴604,且转轴604与u形座1转动连接;驱动机构6还包括第一锥齿轮605,第一锥齿轮605固定安装在转轴604上,第一锥齿轮605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06,第二锥齿轮606上固定设有转杆607,转杆60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608,且固定块608的一侧与u形座1固定连接;转杆60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09,且第一连接杆501的中部与螺纹杆609螺纹连接,螺纹杆609的顶端穿插有矩形杆610,且矩形杆610的底端与转杆607卡合连接,控制步进电机601工作,步进电机6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602转动,使得第二齿轮603带动转轴604转动,随着转轴604的转动,配合固定块608,使得第一锥齿轮605带动第二锥齿轮606转动,进而使得转杆607带动螺纹杆609转动,随着螺纹杆609的转动,在滑槽的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一连接杆501带动三个定位杆502同时移动。
47.实施例3:
48.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49.具体的,本高速十六梭折页机的出纸机构在工作时/使用时:通过第一弹簧402,配合第一限位杆401和l形块403,可以支撑第二辊筒404,将纸依次穿过两组第一辊筒3和第二辊筒404之间,控制步进电机601工作,步进电机6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602转动,使得第二齿轮603带动转轴604转动,随着转轴604的转动,配合固定块608,使得第一锥齿轮605带动第二锥齿轮606转动,进而使得转杆607带动螺纹杆609转动,随着螺纹杆609的转动,在滑槽的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一连接杆501带动三个定位杆502同时移动,随着定位杆502的移动,配合第二限位杆504,使得第二连接杆503向下移动,第二弹簧505压缩,弧形块506带动第二辊筒404向下移动至压住纸,同时压力传感器405也压至纸,配合压力传感器405,可以精确的匹配出不同纸的挤压压力,进而可以控制第二辊筒404下移的距离,调整好后,上移第二连接杆503,将位于中部的弧形块506取下,防止压力传感器405阻碍纸的传送,之后,将矩形杆610拔出,将矩形插杆7插入,控制步进电机601工作,步进电机601的输出轴带动相对应的第一辊筒3转动,进而可以使得纸输送,并且在输送的过程中,进行多层挤压,挤压效果好。
5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