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感监测设备用携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2614发布日期:2023-03-01 01:2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遥感监测设备用携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携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遥感监测设备用携带装置。


背景技术:

2.生态监测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生化、生态学等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控和测试。
3.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地面覆盖、大气、海洋和近地表状况等,遥感监测技术是通过航空或卫星等收集环境的电磁波信息对远离的环境目标进行监测识别环境质量状况的技术,它是一种先进的环境信息获取技术,在获取大面积同步和动态环境信息方面“快”而“全”。
4.因此为了更方便快捷的完成监测以及便于对一些特殊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通常会采用遥感监测,遥控监测中最常见的是通过操控无人机进行监测,而为了保障无人机进行升降时的安全性,无人机的升降点都需要处于平整的状态,而在一些特殊监测点地形较为崎岖,较难寻找到平整地点进行升降,容易造成无人机损坏,并且环境恶劣的地点也不方便携带休整地面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5.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遥感监测设备用携带装置,便于无人机监测设备的携带和使用。
6.所述的遥感监测设备用携带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右两端均铰接有呈前后摆动的夹板,两块夹板之间固定有用于放置无人机的箱体,箱体内侧壁铰接有将其支撑至水平状的第一支撑杆,位于箱体前侧的固定杆上固定有用于和第一支撑杆配合使用的支撑组件,固定杆顶部设置有用于便于携带的提拉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由两根呈上下分布的支撑管组成,箱体内侧壁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管的凹槽,凹槽内水平固定有连杆,下方的支撑管底端穿装在连杆上呈前后摆动,上方的支撑管独立穿装在下方支撑管内,下方支撑管顶端侧壁开设有前后相通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穿装有将上方支撑管固定在下方支撑管内的固定件。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为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长度与第一支撑杆完成展开的长度一致。
9.进一步的,所述提拉组件包括把手,固定杆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把手的放置槽,放置槽的左右槽壁均水平开设有安装槽,把手两端均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把手复位至放置槽内的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左右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杆,夹板顶端均开设有左右相通的第二通孔,位于夹板外侧的连接杆上套装有用于将夹板固定在连接杆上的限位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箱体和提拉组件便于对无人机进行携带,
通过第一支撑杆和支撑组件的设置便于无人机的起降。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右视图;
15.图3为图1的正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17.图中各部件名称:1、固定杆2、连接杆3、螺母4、夹板5、箱体6、连杆7、第一支撑杆8、弹簧9、把手10、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9.实施例1
20.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遥感监测设备用携带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杆1,所述固定杆1左右两端均铰接有呈前后摆动的夹板4,两块夹板4之间固定有用于放置无人机的箱体5,夹板4的设置便于箱体5的固定,便于带动箱体5沿固定杆1进行前后摆动,从而便于将箱体5摆动至水平状,既便于无人机的取出,还便于作为无人机回收时的降落点,避免回收点没有平整地段使无人机回收遭到损坏;
21.所述箱体5内侧壁铰接有将其支撑至水平状的第一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7的设置便于箱体5通过夹板4摆动至水平状后插入地里进行支撑;
22.所述位于箱体5前侧的固定杆1上固定有用于和第一支撑杆7配合使用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设置便于增加箱体5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稳定性;
23.所述箱体5还可以在其前侧壁铰接至少三个第一支撑杆7,并且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7与其他第一支撑杆7方向相反,从而便于将箱体5进行水平设置;
24.所述固定杆1顶部设置有用于便于携带的提拉组件,提拉组件的设置便于在将无人机等设备装在箱体5内后,再通过提拉组件进行携带运输。
25.在使用过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先将无人机等监测设备放置在箱体5内,然后通过提拉组件进行携带运输,到达监测点后,通过支撑组件和第一支撑杆7将箱体5支撑起,使其呈水平状,然后打开箱体5将监测设备取出开始监测,并将箱体5关闭使箱体5保持水平状,监测完毕后再通过遥控无人机落在箱体5上即可。
26.实施例2
27.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7由两根呈上下分布的支撑管组成,便于调节支撑高度和便于收放进行携带;
28.所述箱体5内侧壁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管的凹槽,凹槽内水平固定有连杆6,下方的支撑管底端穿装在连杆6上呈前后摆动,上方的支撑管独立穿装在下方支撑管内,下方支撑管顶端侧壁开设有前后相通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穿装有将上方支撑管固定在下方支撑管内的固定件,凹槽的开始便于将支撑管进行收叠放置,连杆6的设置便于支撑
管进行前后摆动,第一螺纹通孔的开始以及固定件的设置便于调节支撑管的支撑高度以及回收放置;
29.所述固定件为螺钉,在上方支撑管位置确定后将螺钉穿过第一螺纹通孔将其顶紧即可。
30.实施例3
31.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组件为第二支撑杆10,且第二支撑杆10长度与第一支撑杆7完成展开的长度一致,第二支撑杆10的设置便于和第一支撑杆7配合使用,从而使箱体5保持水平状时更加稳定,且第二支撑杆10的长度固定,第二支撑杆10与第一支撑杆7长度一致便于使其使用时更加方便和增加稳定性。
32.实施例4
33.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提拉组件包括把手9,固定杆1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把手9的放置槽,把手9的设置便于携带,放置槽的开设便于使把手9的高度低于固定杆1顶面,从而避免把手9影响无人机下落至箱体5上;
34.所述放置槽的左右槽壁均水平开设有安装槽,把手9两端均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把手9复位至放置槽内的弹簧8,弹簧8的设置便于在不使用把手9时将其复位避免其突出影响无人机的回收。
35.实施例5
36.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杆1左右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杆2,夹板4顶端均开设有左右相通的第二通孔,连接杆2的设置以及第二通孔的开设便于夹板4铰接在固定杆1上;
37.所述位于夹板4外侧的连接杆2上套装有用于将夹板4固定在连接杆2上的限位块,限位块的设置便于将夹板4固定在固定杆1上;
38.所述限位块为螺母3,在使用时夹板4套装在连接杆2上后再拧上螺母3将夹板4固定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