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撕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9476发布日期:2023-03-15 00:3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便撕胶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具体为便撕胶带。


背景技术:

2.胶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一般的胶带有芯轴轮和收卷在芯轴轮上的胶带本身构成;在使用时,需要先找到胶带的头部,并将该头部撕扯开后对目标物体进行粘贴,随后借助工具撕扯后即可截断胶带,随着目标的胶带强度提高,越来越不适用徒手撕扯,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够进行截断。
3.胶带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有规模的包装行业如:物流行业等都配有胶带切断器,但在一般单位、办公室、家庭等就不常备有切断器。因此在一般单位、办公室、家庭等用户在使用胶带时,会经常遇到切断胶带找不到刀具,着急之下甚至用嘴巴去咬断。
4.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撕扯,申请号为cn202021940643.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易撕断胶带,其具体是通过在胶带的边缘设置v型切口,用于截断胶带时进行撕扯使用。
5.但是申请人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其深知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程度,在通常的生产流程中,一般是让面积较大的胶带包在一个长度较长的芯轴轮上,然后进行裁切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较小的胶带。在该流程中,如果想要加工形成切口,则需要改变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对于企业的投入成本来说非常大,对应产出的产品价格也就较高,因此对于市场来说,前景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撕胶带,能够以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不改变原有的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能够降低成本的提升,市场前景更好。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撕胶带,包括中空筒状的芯轴轮和包覆在芯轴轮上的胶带本体,所述芯轴轮的端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径向下陷的凹槽,所述芯轴轮对应凹槽的端部插接有用于刺破或切割胶带本体的切断器,该切断器插接在凹槽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断器对应胶带本体的表面与胶带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断器对应胶带本体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沿芯轴轮轴向延伸的凸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筋对应胶带本体一端呈尖端结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筋对应胶带本体的一端与胶带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断器插入在凹槽中的一端的端部为尖端结
构,用于刺破或切割胶带本体。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对应切断器的尖端结构位置形状与该尖端结构相吻合。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断器对应对应凹槽开口的位置设置有夹子结构,且该夹子结构用于夹紧芯轴轮;当所述切断器插接在凹槽中时,所述夹子结构夹紧芯轴轮。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断器的截断面呈弧形,且该弧形与芯轴轮相适配,以在切断器插入凹槽后与凹槽相贴合。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有的加工流程上新增流程即可,对原来的生产流程变动小,便于生产实施,增加的成本较小;便于用户使用,不会出现找不到剪刀或者小刀而采用牙齿咬断的问题,减少健康影响。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未装配胶带本体)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切断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号:1、芯轴轮;2、胶带本体;3、凹槽;4、切断器;5、凸筋;6、夹子结构;7、夹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23.参照图1-4所示,
24.一种便撕胶带,包括中空筒状的芯轴轮1和包覆在芯轴轮1上的胶带本体2,芯轴轮1的端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径向下陷的凹槽3,芯轴轮1对应凹槽3的端部插接有用于刺破或切割胶带本体2的切断器4,该切断器4插接在凹槽3中。
25.基于目前的胶带生产工艺,只需要在芯轴轮1成型后,增加一道压制程序即可,通过等间距压制来压出凹槽3。然后将具有凹槽3的长条的芯轴轮1进行胶带本体2包覆,使大面积的胶带本体2和胶液逐层包覆在芯轴轮1上,此时通过凹槽3能够让芯轴轮1和胶带本体2之间形成空腔,能够让切断器4进行插接放置,方便用户每次使用时都能够快速拿出切断器4,避免了每次寻找剪刀等工具,而且也能够避免着急之下用户采用牙齿咬的方式,减少对健康的影响。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较低,不会对原有的工艺产生影响,便于工厂实施生产。
26.为了让用户方便切断器4的插拔,切断器4对应胶带本体2的表面与胶带本体2之间具有间隙。
27.切断器4与胶带本体2之间的间隙能够让切断器4减少与胶带本体2之间的粘黏,让用户在使用切断器4时更加方便拔出,减少粘黏带来的阻力影响。
28.当然,由于胶带本体2在使用过程中或者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压,导致胶带本体2粘黏在切断器4上,为了减少该问题带来的影响。切断器4对应胶带本体2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
沿芯轴轮1轴向延伸的凸筋5。
29.通过设置凸筋5的方式能够减少切断器4与胶带本体2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粘黏面积,以减少阻力,便于用户在使用时将切断器4取出。
30.进一步设置中,凸筋5对应胶带本体2一端呈尖端结构。尖端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小接触面积,让胶性影响更小,更加便于切断器4取出。
31.在优化中,一种可选的设置下,凸筋5对应胶带本体2的一端与胶带本体2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该间隙的设置,能够让凸筋5与胶带本体2之间也具有一定的间隙,虽然凸筋5本身能够减少接触面积,但是通过该间隙能够进一步提高方便使用的效果,便于切断器4的插入和拔出。
32.可选的切断器4实施方式中,切断器4插入在凹槽3中的一端的端部为尖端结构,用于刺破或切割胶带本体2。该尖端结构可以是刀片或者尖刺,切断器4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也可以是塑料材质制成,利用塑料材质制成则尖端结构优选为尖刺方案,利用尖刺来刺破胶带本体2,便于撕开胶带本体2。而金属材质制成则可以采用刀片或者尖刺的方式进行实施。
33.此外,为了让切断器4的定位效果更好,凹槽3对应切断器4的尖端结构位置形状与该尖端结构相吻合。
34.尖端结构可以采用三角形结构,而凹槽3与该三角形结构相吻合,在切断器4插入到凹槽3中之后,能够利用凹槽3配合三角形结构进行定位,让两者之间吻合后形成的插接作用更加稳定。
35.进一步的,切断器4对应对应凹槽3开口的位置设置有夹子结构6,且该夹子结构6用于夹紧芯轴轮1;当切断器4插接在凹槽3中时,夹子结构6夹紧芯轴轮1。所述夹子结构6具有一相对芯轴轮内表面凸起的夹紧部7,当所述切断器4插接在凹槽3中时,该夹紧部7与切断器4配合夹紧芯轴轮1,且所述夹紧部7用于供手施力取出切断器4。
36.夹子结构6的设置能够让切断器4与芯轴轮1之间的装配作用更加稳定,另一方面还能够让用户在取出切断器4时更加方便,夹子结构6在夹住芯轴轮1时,尖端结构位于凹槽3中,夹子结构6的夹紧部7在芯轴轮1的内侧,以夹紧芯轴轮1,即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要用手对芯轴轮1内侧的夹紧部7进行施力,向外推动即可带着切断器4从凹槽3中脱出,这样即使是胶带本体2对切断器4具有一点的粘黏作用,也能够方便用户施力来取出切断器4。
37.为了与芯轴轮1的形状更加只配,切断器的截断面呈弧形,且该弧形与芯轴轮1相适配,以在切断器插入凹槽3后与凹槽3相贴合。
38.由于芯轴轮1的厚度较薄,通过让切断器的形状也设置为弧形,能够减少对芯轴轮1厚度的要求,让切断器能够适配芯轴轮1的弧形进行安装,弧形结构的切断器也能够让强度更高,更加便于刺破或切割胶带。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