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9047发布日期:2023-06-10 00:4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缩干粮包装,特别涉及一种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


背景技术:

1、制作压缩干粮时需要在将干粮压缩后,再对其进行内包装,此次包装时要按照压缩干粮的形状将包装材料与压缩干粮贴合包装在一起,而常用的压缩干粮包装机对压缩干粮进行内包装后,在压缩干粮内包装的四角时常会形成坚硬、尖锐的尖角,这样内包装尖角会刺破外包装真空包装袋的铝膜,导致真空包装漏气,导致压缩干粮的变质,严重影响公司形象,所以需要将包装好压缩干粮的内包装的尖角处重新处理,现有的方法是人工处理,这样的话,即浪费劳动力,又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以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避免压缩干粮真空外包装被刺破的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安装在第一传送带上,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末端的传输槽、设置在所述传输槽下方的传输单元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传输槽末端两侧的加热熨平单元;

4、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将产品运送至所述传输槽的末端。

5、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输槽下方的滚链以及与所述滚链的转动轴连接的电机;

6、在所述滚链的外表面,沿所述滚链的滚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拨齿,所述拨齿滚动至所述传输槽处时,所述拨齿的齿端延伸至所述传输槽上方而能够推动所述产品移动。

7、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传输槽衔接处上方的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检测到达所述传输槽的所述产品;

8、所述感应单元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能响应所述感应单元的检测信号而运转。

9、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单元为红外光子探测器或红外线传感器。

10、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熨平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输槽末端上方的第二传送带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中的电热丝;

11、所述电热丝与外界电源连接。

12、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所述导向槽的末端与所述传输槽连通。。

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杆体,两所述杆体分置于所述传输槽两侧,以引导所述产品沿所述传输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材质为特氟龙。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6、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已有的生产线上,与现有生产线的第一传送带对接,所有包装好的压缩干粮都会经过加热熨平单元,加热熨平单元会对所有的压缩干粮的包装尖角处进行加热熨平,无需人工处理,节省劳动力,且在对夹角处加热熨平后,压缩干粮的内包装不会刺破压缩干粮外包装袋的铝膜,使压缩干粮的真空外包装袋不易漏气。

17、其次,通过在滚动的滚链上设置若干个拨齿,再由感应单元控制拨齿的转动,每个拨齿转动会代表一个压缩干粮进入到传输单元内,可以使传输槽内的压缩干粮传输井然有序,每个压缩干粮都能够进入到加热熨平单元之间得到熨平,不会漏掉压缩干粮,而通过感应单元的控制,每当压缩干粮进入到传输单元内都会由拨齿传输至加热熨平单元处,不会使压缩干粮堆积在第一传送带与传输槽的衔接处,降低机器运转困难的可能。

18、再者,相对设置的两个加热熨平装置在对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处熨平时,会对内包装的材料进行加热,再通过第二传送带同时对压缩干粮的两端挤压整平,可以使压缩干粮的两端受到的加热程度以及挤压力度都是相同的,可同时进行熨平,并且使压缩干粮两端保持较好的熨平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安装在第一传送带(1)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安装在第一传送带上,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末端的传输槽、设置在所述传输槽下方的传输单元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传输槽末端两侧的加热熨平单元;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将产品运送至所述传输槽的末端。本技术衔接在压缩干粮的生产工序中,能够实现对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处自动熨平,从而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压缩干粮内包装尖角熨平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花,魏冰,胡梅景,闫文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