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8830发布日期:2023-03-17 21:3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


背景技术:

2.瓶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器具,可用来装各个领域的物品,为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便利。有些物品对于儿童而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例如药品、酒精、金属、化妆品等,装有这些东西的瓶罐如果被儿童拿到且误打开,危险品就很可能被误食带来危险。
3.当前的多数瓶罐仅仅靠螺纹拧紧,首次开盖后很容易被儿童用蛮力打开,误食危险品风险大;少数“安全瓶”在外盖上设计了卡扣,但卡扣位置容易用手摸到从而被掰开,操作程序不精细,开盖难度增加不大,安全性不高。
4.专利cn205633534u公开了一种防儿童误打开医药包装瓶,包括瓶盖、瓶体和瓶嘴,瓶盖下方设置有瓶体以及瓶体与瓶盖之间通过瓶嘴连接,瓶嘴与瓶体一侧固定连接。瓶盖一侧表面设有防滑槽。瓶嘴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瓶盖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使用标志。瓶盖内设有滑动槽以及设置在滑动槽内壁的内螺纹。该方案中,如果想要再次打开瓶盖就必须用力按下瓶盖再逆时针旋转就可打开,在操作程序上依然较简单,儿童用蛮力打开的可能性大。
5.因此,亟需一种能有效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包括罐身、内盖以及外盖,所述罐身颈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有正对的两个缺口a;
8.所述内盖与罐身通过螺纹连接且位于限位环上部,所述内盖下沿设有正对的两个缺口b,所述缺口b与缺口a可上下连通;
9.所述外盖盖在内盖外部,下沿设有正对的两个朝内的凸块a,所述凸块a与缺口a、缺口b嵌套限位配合,所述外盖内顶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内盖上部。
10.作为改进,所述限位环的缺口a的两侧设有向下的凸块b。
11.作为改进,所述缺口a为上下开口的缺口。
12.作为改进,所述外盖为透明材质。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内盖与外盖先套好呈一体,使凸块a位于缺口b内,然后拧转外盖盖好罐身,再使缺口b与缺口a上下连通,然后向下按压外盖,使凸块a从缺口a下方出去,然后顺向或逆向稍微转动外盖,确定凸块a跨过了凸块b即可松开,完成盖罐动作。开盖时,按压同时转动外盖,使使凸块a对准缺口a,再松手使凸块a进入缺口b内,然后转动外盖打开。
14.本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双层盖设计,可相对固定或转动,完成盖罐后,儿童手拿本罐,可左右旋转外盖或直接按压外盖但无法打开。设计巧妙,有效防止儿童误打开,成人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的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的除去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的内盖和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1、罐身,2、内盖,3、外盖,4、限位环,5、缺口a,6、缺口b,7、凸块a,8、弹簧,9、凸块b。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结合附图1至图4,一种防儿童误打开的瓶子,包括罐身1、内盖2以及外盖3,所述罐身1颈部设有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设有正对的两个缺口a5;
22.所述内盖2与罐身1通过螺纹连接且位于限位环4上部,所述内盖2下沿设有正对的两个缺口b6,所述缺口b6与缺口a5可上下连通;
23.所述外盖3盖在内盖2外部,下沿设有正对的两个朝内的凸块a7,所述凸块a7与缺口a5、缺口b6嵌套限位配合,所述外盖3内顶部设有弹簧8,所述弹簧8位于内盖2上部。
24.所述限位环4的缺口a5的两侧设有向下的凸块b9。
25.所述缺口a5为上下开口的缺口。
26.所述外盖3为透明材质。
27.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内盖2与外盖3先套好呈一体,使凸块a7位于缺口b6内,然后拧转外盖3盖好罐身1,再使缺口b6与缺口a5上下连通,然后向下按压外盖3,使凸块a7从缺口a下方出去,然后顺向或逆向稍微转动外盖3,确定凸块a7跨过了凸块b9即可松开,完成盖罐动作。开盖时,按压同时转动外盖3,使使凸块a7对准缺口a5,再松手使凸块a7进入缺口b6内,然后转动外盖3打开。儿童手拿本罐,可左右旋转外盖3或直接按压外盖3但无法打开。
28.试验例:
29.①
试验小组组成
30.(a)人数:200名儿童
31.(b)年龄与性别:年龄在42-51个月之间(包括42个月和51个月在内,以下同年龄和性别应均匀分布。
32.(c)尽可能代表整个国家人口的不同社会阶层、种族和文化背景。
33.(d)身体健康,无明显的生理和智力缺陷,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34.(e)参加这种试验的次数不得多于一次(包括基于不同原理的各种开启型的包装试验)。如果让一个孩子参加一次以上的试验,则两次试验之间的间隔至少为一周。
35.②
防止儿童打开包装测试实验地点:
36.在儿童熟悉的地点,如他们就读的学校或幼儿园进行试验,但将试验儿童与学校其他人员分开并避免外来的干扰。从人口分布不同的地区选择若干个地点,试验不定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完成。
37.③
试验方法:
38.(a)儿童试验成对进行,每对应在一名公正的、有相应资格的、擅长于与儿童打交道的人员监督下进行。如果必要,在对与对之间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在同一房间内可同时安排5对儿童进行试验。他们可以采用他们认为方便的姿势和位置。在试验过程中,如果某个儿童想溜走,监督人员应加以制止,并诱导该儿童回到自己的位置,要求他(她)继续进行,但不给予打开包装的任何提示。这种情况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39.(b)在第一个5分钟内,即在示范前,将包装发给每个儿童,他们可以用自己愿意的任何方法打开包装,不要阻止儿童用牙齿或其他方法打开该包装。除作为儿童安全包装的一个部分所专门提供的工具或装置之外,不允许儿童使用任何其他的工具或器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儿童没有注意到可以使用那种工具,直到示范前,均不必提醒他们注意。
40.如果某个儿童在5分钟内成功地打开了这个包装那么这个儿童留在其试验区域,直到该时段结束。
41.(c)在第二个5分钟开始前,让在第一个5分钟内没有打开包装的儿童观看监督人员把一个包装打开并将其封口,不要把重点放在开启动作上,也不要有任何口头提示然后再给这些儿童5分钟去开启包装。
42.(d)每个5分钟时段后,记录下某个儿童是否打开了包装。如果该儿童成功地打开了包装,记录是在示范前还是在示范后。同时记录下是用牙齿还是用其他方法打开了包装。
43.④
对儿童组试验结果的判定
44.(a)在没有示范的情况下,试验小组中至少有85%的儿童在5分钟内不能打开包。
45.(b)在没有示范的情况下,试验小组中至少有80%的儿童在5分钟内不能打开包装;对在第一个5分钟内未打开包装的那些孩子作示范后,在第二个5分钟内仍有80%的儿童不能打开包装。
4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