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3614发布日期:2023-03-29 09:3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预制隔墙板的施工过程中,在进行预制隔墙板提升环节时往往采用的是用三角木楔在隔墙板的底部进行塞缝,再进行后续的预制隔墙板横向拼接。具体地,在安装最外侧的两个隔墙板的部分时,在墙上先安装3个u形扣件。然后将安装的隔墙板顶面和靠墙的侧面上涂抹胶粘剂。安装时1人推挤,1人在下部用宽口撬棍撬起,边顶边挤紧端墙和顶棚面,以有浆液挤出为宜,同时检查垂直度和上下边线的位置,合格后即用2对木楔打紧墙板底部,使之向上顶紧,顶棚面上的u形扣件1/2夹住墙板嵬下撬拽。用油灰刀将出的胶粘剂刮平补齐,然后将继续安装下一块隔墙板,最后浇筑墙板底部细石混凝土。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木楔的刚度不够,极易造成预制隔墙板产生移动,需多次进行人工调整;不仅会造成隔墙板底边距地面距离难以控制,容易造成隔墙面单向倾斜;而且在进行细石混凝土进行底部塞缝过程中,由于木楔会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造成木楔变形,最终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三角木楔进行固定后容易造成隔墙板滑动,严重影响预制隔墙板拼装质量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包括基座体、置于所述基座体内侧的支撑体和用于控制所述支撑体的支杆,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板和导架,所述支板与所述导架连接形成可放置隔墙板的开放式结构的放置腔;所述支杆与所述基座体铰接,且其一端与所述导架连接,另一端悬空构置;控制所述支杆的悬空端,可带动所述支撑体竖直上升或下降。
6.进一步的,所述支板为平板结构,其连接在所述导架的下端面。
7.进一步的,所述导架为立柱结构,其靠近所述基座体一侧为平整面,远离所述基座体一侧为圆弧面。
8.进一步的,在所述导架靠近所述基座体一侧设有若干连接设置的齿状结构的凸台,所述凸台的横截面为直角形结构;所述支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凸台的斜面连接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与所述凸台连接的距离小于其悬空段的长度。
10.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体包括立放设置的固定台和水平设置的底板;
11.所述固定台被构造为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的柱体;
12.在其下段部设有被所述支杆穿过的通槽,且所述支杆在所述通槽中与所述固定台铰接设置;
13.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台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板同侧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靠近所述支撑体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固定台的顶部贯穿到所述固定台的下段部;
15.且所述凹槽的底面位置高度低于所述通槽的位置高度,且高于所述底板的位置高度。
16.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其大端面靠近所述支撑体一侧设置。
1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板并行设置,且所述底板的宽度与所述支板的宽度相同,且所述底板的最外端面与所述支板的最外端面齐平设置。
18.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可通过脚踏支杆,可基于施工进度实时调整隔墙板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并可保持隔墙板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始终不变;不仅可保证隔墙板整体水平的一致性,而且还提高隔墙板立放的安全性,亦可保证隔墙板不会变形,避免二次调整。本提升装置结构简单,而且单人即可操作,还可多次重复使用,通用性强,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的侧视图。
21.图中:
22.10、隔墙板
ꢀꢀꢀꢀꢀꢀꢀꢀꢀꢀꢀꢀ
20、基座体
ꢀꢀꢀꢀꢀꢀꢀꢀꢀꢀ
21、固定台
23.22、底板
ꢀꢀꢀꢀꢀꢀꢀꢀꢀꢀꢀꢀꢀꢀꢀ
23、通槽
ꢀꢀꢀꢀꢀꢀꢀꢀꢀꢀꢀꢀ
24、凹槽
24.30、支撑体
ꢀꢀꢀꢀꢀꢀꢀꢀꢀꢀꢀꢀꢀ
31、支板
ꢀꢀꢀꢀꢀꢀꢀꢀꢀꢀꢀꢀ
32、导架
25.33、凸台
ꢀꢀꢀꢀꢀꢀꢀꢀꢀꢀꢀꢀꢀꢀ
40、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7.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用于支撑隔墙板10,如图1-2所示,包括基座体20、置于基座体20内侧的支撑体30和用于控制支撑体30的支杆40,其中,支撑体30包括支板31和导架32,支板31与导架32连接形成可放置隔墙板10的开放式结构的放置腔;支杆31与基座体20铰接,且其一端与导架32连接,另一端悬空构置。控制支杆40的悬空端,可带动支撑体30竖直上升或下降,以使支撑体30承载着隔墙板10进行定位固定,并使其与相邻隔墙板10同高放置。
28.具体地,基座体20包括立放设置的固定台21和水平设置的底板22;其中,固定台21被构造为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的柱体,柱体结构的固定台21重量重,可作为固定座稳定地支起支撑体30和隔墙板10。在固定台21的下段部中设有被支杆40穿过的通槽23,通槽23水平穿过固定台21的横向厚度,且支杆40在通槽28中与固定台21铰接设置。支杆40可通过转轴于固定台21铰接连接,还可以通过锁页或滚轮铰接,此为本领域中的常规连接方式,在此省略附图。
29.为了能使人员轻松地操控支杆40以撬动支撑体30带动隔板墙10升降,要求支杆40与支撑体30的连接距离小于其悬空段的长度,且支杆40与支撑体30的连接距离不大于其悬空段长度的1/3。
30.底板22设置在固定台21的底部且与固定台21一体连接,底板22与支板31同侧设置,且底板22与固定台21的下端面平齐设置。由于在固定隔墙板10的时候,需要先将隔墙板10提高一定的距离,也就是保持底板22与支板31是分离设置,且在底板22与支板31之间涂抹混凝土地基,以顶托隔墙板10;当地基混凝土固化完毕后,为了便于底板22与支板31的抽取,优选地,底板22的宽度与支板31的宽度相同,有利于上下板面抽取用力的一致性,便于控制。
31.进一步的,固定台21靠近支撑体30的一侧设有凹槽24,凹槽24从固定台21的顶部贯穿到固定台21的下段部,凹槽24的设置,便于与支杆40连接的支撑体30中的凸台33的升降移动,避免凸台33与固定台21出现干涉磕碰。
32.优选地,凹槽24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其大端面靠近支撑体30一侧设置,便于凸台33受支杆40的驱动而出现沿固定台21水平厚度方向的偏移,故将凹槽24设置梯形的横截面。凹槽24的底面位置高度低于通槽23的位置高度,避免凹槽24的设置干涉支杆40的活动面积,提高支杆40工作的安全性。凹槽24的底面位置高度高于底板22的位置高度,目的是提高固定台21本体的重心,防止其会偏移,同时还可提高其整体强度。
33.优选地,底板22与支板31为并行设置,且底板22的宽度与支板31的宽度相同,且底板22的最外端面与支板31的最外端面齐平设置。便于提升装置整体移动的观察,而且还便于定位支板31竖直向下的投影位置是否正确。
34.支板31为平板结构,其连接在导架32的下端面,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支撑隔墙板10的平稳性。导架32为立柱结构,其靠近基座体20的一侧为平整面,便于安装与支杆40连接的凸台33;导架32远离基座体20一侧为圆弧面,圆弧面的结构便于导架32与隔墙板10的接触,避免其对隔墙板10的壁面产生划伤或破损,保证隔墙板10质量的完整性。
35.进一步的,在导架32靠近基座体20的一侧设有若干连接设置的齿状结构的凸台33,凸台33的横截面为直角形结构,其其中一个直角边直接固定在导架32的平整面上,另一个直角边垂直于导架32的平整面上。优选地,该凸台33为直角等腰三角形,且凸台33的位置位于导架32平整面上的纵向中线位置处。支杆4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凸台33的斜面连接设置,且支杆40与凸台33的斜面连接的一端液位斜面,提高连接强度。
36.工作中,对任一隔墙板10,可采用一个提升装置放置在隔墙板10水平宽度的中间位置处,或者同时采用两个提升装置分置在隔墙板10的两端部,使隔墙板10的一侧壁面与导架32接触,隔墙板10的底面直接与支板31接触,以使其两侧平稳放置。再通过脚踏支杆40,使支杆40带动支撑体30带着隔墙板10竖向上升。并基于施工进度实时调整隔墙板10与地面之间的间距,保持隔墙板10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始终不变。不仅可保证隔墙板10整体水平的一致性,而且还提高隔墙板10立放的安全性,亦可保证隔墙板10不会变形,避免二次调整。本提升装置结构简单,而且单人即可操作,还可多次重复使用,通用性强,工作效率高。
37.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38.s1、施工之前对隔墙板10的位置进行定位放线。
39.s2、采用一个提升装置放置在隔墙板10水平宽度的中间位置处,或者,同时采用两个提升装置分置在隔墙板10的两端部。
40.s3、调整好提升装置的位置,并将隔墙板10竖向放置在支撑体30中的支板31上,且
使隔墙板10的一侧壁面与导架32接触,隔墙板10的底面直接与支板31接触,以使其两侧平稳放置。
41.s4、踩动支杆40,通过支杆40与基座体20的铰接点,使支杆40带动支撑体30和隔墙板10竖向提升。
42.s5、重复步骤s1-s4,安装下一块隔墙板10,并使两个隔墙板10的位置高度相同。
43.s6、在隔墙板10底部的浇筑细石混凝土,以形成地基。
44.s7、待所述地基固化后,再松开支杆40并将所有隔板固定在地基上稳定固放。
45.s8、再拆除所有提升装置。
46.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预制隔墙板提升装置及使用方法,可通过脚踏支杆,可基于施工进度实时调整隔墙板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并可保持隔墙板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始终不变;不仅可保证隔墙板整体水平的一致性,而且还提高隔墙板立放的安全性,亦可保证隔墙板不会变形,避免二次调整。本提升装置结构简单,而且单人即可操作,还可多次重复使用,通用性强,工作效率高。
4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