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5484发布日期:2023-04-26 21:2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电缆固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1、随行电缆一般一端连接在轿厢底,另一端连接并在井道壁上。井道壁一侧的扁型随缆的固定方式通常有三种:钣金紧固件式、弯曲悬挂式或楔形块夹持式。前两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随着电缆长期上下运行,容易对电缆局部造成过度挤压,造成数据和传输性能变差。

2、第三种方式大多采用尼龙材料的锲型套,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110799437b所公开的《一种电缆夹》,该专利虽然改善了电缆挤压问题,但用于固定锲型套的齿条容易对电缆进行划伤,长时间使用后对电缆的护套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从而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3、固定在井道壁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两侧具有向一侧凸起的侧框,所述侧框的内侧面上垂直设置有加强用的若干内凸筋条;

4、插接在所述基座中的夹块,所述夹块的两侧具有向侧框方向凸起的外凸台,所述外凸台的外侧面上也垂直设置有加强用的若干外凸筋条。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凸筋条间的间距是等分的,所述外涂筋条间的间距也是等分的。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与所述夹块的材质为尼龙和碳纤维的混合物。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框的底面和所述外凸台的顶面自上而下均为相互平行的斜面,使得所述基座与所述夹块间的接触面构成楔形结构。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框底面的上端到基座底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其下端到基座底面的垂直距离,使得侧框底面与凸台顶面的最小距离随着夹块从上侧逐步插入中逐渐减小。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底面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配合紧固件将基座固定在所述井道壁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第一方面通过采用pa6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减轻固定机构重量的同时增加机构的摩擦系数,取消原有的齿形固定结构;第二方面在夹块和基座的侧面上布置筋条,强化夹块和基座,从而在材质改变强度下降的情况下,保证固定机构的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筋条间的间距是等分的,所述外凸筋条间的间距也是等分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夹块的材质为尼龙和碳纤维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的底面和所述外凸台的顶面自上而下均为相互平行的斜面,使得所述基座与所述夹块间的接触面构成楔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底面的上端到基座底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其下端到基座底面的垂直距离,使得侧框底面与凸台顶面的最小距离随着夹块从上侧逐步插入中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底面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配合紧固件将基座固定在所述井道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扁形电缆的悬挂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井道壁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两侧具有向一侧凸起的侧框,所述侧框的内侧面上垂直设置有加强用的若干内凸筋条。第一方面通过采用PA6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减轻固定机构重量的同时增加机构的摩擦系数,取消原有的齿形固定结构;第二方面在夹块和基座的侧面上布置筋条,强化夹块和基座,从而在材质改变强度下降的情况下,保证固定机构的结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中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长顺电梯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