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4072发布日期:2023-10-29 02:0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液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


背景技术:

1、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现有储液罐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水泵,水泵通过出口抽送储液罐的液体,但是,在水泵抽取储罐内液体时,液体容易在储液罐的出口处形成漩涡,即在储液罐内形成涡流,导致储液罐内形成负压,对出水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其能阻止液体在出液口处形成漩涡,避免对出水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包括:

4、第一固定板;

5、第二固定板,正对所述第一固定板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下间隔分置;所述第二固定板还开设有贯通其上下两面的出液口;

6、至少三块漩涡破碎板,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各所述漩涡破碎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且各所述漩涡破碎板均从所述出液口边缘的位置向外延伸;至少三块漩涡破碎板绕所述出液口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列,且任意相邻两所述漩涡破碎板之间形成进液通道。

7、进一步地,所述漩涡破碎板向外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边缘的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完全重合;所述漩涡破碎板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接触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为第一圆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为第二圆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同轴设置。

10、进一步地,至少三块所述漩涡破碎板等距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漩涡破碎板的数量为四块。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通过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至少三块漩涡破碎板,漩涡破碎板从第二固定板的出液口边缘的位置向外延伸,使用时将本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内置外部储液罐内,并将在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外部储液罐的出口处,水箱内的液体经进液通道进入后从出液口排出,此时,漩涡破碎板对在出液口处对液体进行隔断,从而阻止液体在出液口处形成漩涡,即,阻止在储液罐内形成负压,避免对出水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涡破碎板(30)向外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边缘(21)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0)完全重合;所述漩涡破碎板(30)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接触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为第一圆板;所述第二固定板(20)为第二圆板;所述第一固定板(1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三块所述漩涡破碎板(30)等距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涡破碎板(30)的数量为四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至少三块漩涡破碎板;第二固定板正对所述第一固定板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下间隔分置;所述第二固定板还开设有贯通其上下两面的出液口;至少三块漩涡破碎板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各所述漩涡破碎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且各所述漩涡破碎板均从所述出液口边缘的位置向外延伸;至少三块漩涡破碎板绕所述出液口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列,且任意相邻两所述漩涡破碎板之间形成进液通道。本技术的一种储液罐用的漩涡防止结构,其能阻止液体在出液口处形成漩涡,避免对出水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唐宏林,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