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4193发布日期:2023-04-21 10:5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氧气乙炔的,具体涉及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用的高压容器,一般用合金结构钢热冲、压制而成,圆柱形。应用于医院、急救站、疗养院。乙炔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乙炔的容器。外形与氧气瓶相似,但它的构造比氧气瓶复杂。乙炔瓶的主要部分是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轧制而成的圆柱形焊接瓶体。

2、氧气、乙炔是易燃易爆气体,存放间距上安全法规有严格要求≥5m,但在实现使用过程中间距容易忽视,钢瓶也容易出现倒,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氧气瓶体和乙炔瓶体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导气连接管道,在上述瓶体易出现倾倒的情况下,其连接的导气管道易由于外力的原因出现脱落的情况,从而导致内部气体出现泄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申请号为202123076183.x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氧气乙炔瓶固定装置,包括钢筋圈,所述钢筋圈下方设有若干万向轮,所述钢筋圈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设有螺杆一,所述钢筋圈内部一周设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钢筋圈上方一周设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焊接有金属抱箍,所述金属抱箍一端设有导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以将氧气乙炔瓶固定的钢筋圈与金属抱箍,钢筋圈可以增加氧气乙炔瓶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使用螺杆二与橡胶保护垫将氧气乙炔瓶上方固定,从而可以提高氧气乙炔瓶的稳定性,防止瓶体倾倒砸伤人员及瓶体撞击地面发生危险事故,有利于安全生产。

4、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虽然设置瓶体放倒结构,但其连接管道在受到外力的情况易出现脱落和挤压的情况,从而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首先对瓶体结构进行包围防护,避免出现倾倒的情况,同时对其连接的导气管道进行固定限位,对连接管道提供全面的防护,且便于导气管道和瓶体的连接。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包括防护顶座、防护底座、底架、连接架、加强架、限位顶座、第一缓冲层、固定侧板、管道固定机构、限位底座、第二缓冲层和定位螺杆,防护顶座和防护底座相对设置,底架和防护底座固定连接,连接架和加强架位于防护顶座和防护底座之间,限位顶座和防护顶座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层和限位顶座固定连接,固定侧板和管道固定机构固定连接,限位底座、第二缓冲层和定位螺杆三者配套设置。

4、进一步的,防护顶座和限位顶座配套设置,防护底座和限位底座配套设置,防护顶座和限位顶座与防护底座和限位底座两个整体呈垂直分布设置,防护顶座和防护底座均呈突出设置,而限位顶座和限位底座均呈水平环状底座设置。

5、进一步的,限位底座整体同时设置为双层塑胶底座,两层结构之间填充缓冲橡胶颗粒,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设置为气垫层,位于对应的限位座结构的内侧位置,定位螺杆分布在限位顶座和限位底座的外侧位置,横向嵌入设置,且定位螺杆的内端位置设置海绵头。

6、进一步的,连接架和加强架两者呈三角位分布设置,作为外层架体结构设置,同时连接防护顶座和防护底座,整体呈向外倾斜设置。

7、进一步的,管道固定机构中包括有导出头结构和固定主体,导出头结构包括有导出头主体和第一夹持层,导出头主体和第一夹持层固定连接,固定主体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夹持层,第二夹持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层,固定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环,固定螺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层。

8、进一步的,管道固定机构整体在固定侧板表面垂直设置,横向排列设置两组。

9、进一步的,第一夹持层整体在导出头主体内部两侧呈梯形垂直设置,且第一夹持层设置为塑胶层,和导出头主体内部通过压缩弹簧进行连接。

10、进一步的,过渡层分布在导出头结构和固定主体的连接位置,整体设置为橡胶层体,同时连接整个导出头结构和固定主体,第二夹持层和第一接触层整体设置,第一接触层位于固定主体外侧,且第二夹持层和固定主体之间通过橡胶垫层进行活动式连接。

11、进一步的,固定螺环的内侧两端设置螺纹,固定主体的表面对应位置同时设置螺纹,第二接触层在固定螺环内侧居中位置突出设置,第二接触层和第一接触层相对设置,均设置为硬质塑胶层。

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顶座和限位顶座从而达到对外部瓶体的顶部位置进行包围防护,通过防护底座和限位底座从而达到对外部瓶体的底部位置进行包围防护,且双层设置的限位底座配合内部填充的缓冲颗粒有效的达到对外力进行缓冲的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提高对外部瓶体和装置之间的缓冲防护性,转动定位螺杆,使得其内端的海绵头接触到外部瓶体,呈达到对其顶部和底部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接架和加强架使得整个装置呈锥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次在出现倾倒的时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稳定性。

16、本实用新型,外部管道在嵌入导出头主体中的时候,此时通过第一夹持层配合其中的压缩弹簧,从而达到对外部管道的靠近外端管体进行夹持固定的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外部管道在通过整个管道固定机构和外部瓶体进行连接的时候,管道和整个管道固定机构之间的外端管体最易受到外力作用出现扭动,通过过渡层从而有效的对该段管体在受到外力出现扭动情况的时候对其进行防护,同时抵抗一部分外力。

18、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固定螺环从而使得内侧第二接触层向内活动接触到第一接触层,从而对固定主体内部的第二夹持层施加外力,此时通过第二夹持层达到对内部管道进行夹持固定的效果。



技术特征:

1.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包括防护顶座(1)、防护底座(2)、底架(3)、连接架(4)、加强架(5)、限位顶座(6)、第一缓冲层(7)、固定侧板(8)、管道固定机构(9)、限位底座(10)、第二缓冲层(11)和定位螺杆(12),防护顶座(1)和防护底座(2)相对设置,底架(3)和防护底座(2)固定连接,连接架(4)和加强架(5)位于防护顶座(1)和防护底座(2)之间,限位顶座(6)和防护顶座(1)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层(7)和限位顶座(6)固定连接,固定侧板(8)和管道固定机构(9)固定连接,限位底座(10)、第二缓冲层(11)和定位螺杆(12)三者配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顶座(1)和限位顶座(6)配套设置,防护底座(2)和限位底座(10)配套设置,防护顶座(1)和限位顶座(6)与防护底座(2)和限位底座(10)两个整体呈垂直分布设置,防护顶座(1)和防护底座(2)均呈突出设置,而限位顶座(6)和限位底座(10)均呈水平环状底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10)整体同时设置为双层塑胶底座,两层结构之间填充缓冲橡胶颗粒,第一缓冲层(7)和第二缓冲层(11)均设置为气垫层,位于对应的限位座结构的内侧位置,定位螺杆(12)分布在限位顶座(6)和限位底座(10)的外侧位置,横向嵌入设置,且定位螺杆(12)的内端位置设置海绵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和加强架(5)两者呈三角位分布设置,作为外层架体结构设置,同时连接防护顶座(1)和防护底座(2),整体呈向外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机构(9)中包括有导出头结构(13)和固定主体(14),导出头结构(13)包括有导出头主体(15)和第一夹持层(16),导出头主体(15)和第一夹持层(16)固定连接,固定主体(14)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夹持层(18),第二夹持层(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层(20),固定主体(14)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环(19),固定螺环(19)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层(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机构(9)整体在固定侧板(8)表面垂直设置,横向排列设置两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层(16)整体在导出头主体(15)内部两侧呈梯形垂直设置,且第一夹持层(16)设置为塑胶层,和导出头主体(15)内部通过压缩弹簧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层(17),所述过渡层(17)分布在导出头结构(13)和固定主体(14)的连接位置,整体设置为橡胶层体,同时连接整个导出头结构(13)和固定主体(14),第二夹持层(18)和第一接触层(20)整体设置,第一接触层(20)位于固定主体(14)外侧,且第二夹持层(18)和固定主体(14)之间通过橡胶垫层进行活动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环(19)的内侧两端设置螺纹,固定主体(14)的表面对应位置同时设置螺纹,第二接触层(21)在固定螺环(19)内侧居中位置突出设置,第二接触层(21)和第一接触层(20)相对设置,均设置为硬质塑胶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氧气乙炔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氧气乙炔安全气管固定装置,包括防护顶座、防护底座、底架、连接架、加强架、限位顶座、第一缓冲层、固定侧板、管道固定机构、限位底座、第二缓冲层和定位螺杆,防护顶座和防护底座相对设置,底架和防护底座固定连接,连接架和加强架位于防护顶座和防护底座之间,限位顶座和防护顶座固定连接。通过防护顶座和限位顶座从而达到对外部瓶体的顶部位置进行包围防护,通过防护底座和限位底座从而达到对外部瓶体的底部位置进行包围防护,且双层设置的限位底座配合内部填充的缓冲颗粒有效的达到对外力进行缓冲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作明,陈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博创景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