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1491发布日期:2023-06-08 14:2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托盘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地涉及集装箱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托盘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1、可折式框架托盘具有一个底盘和铰接在底盘的两个短边的两个短侧壁,两个短侧壁可以折叠至底盘以方便空托盘的储存和运输,这样可以降低托盘成本,并方便从托盘的两侧装卸形状不规整的货物。

2、托盘组立时,由于没有长侧壁与短侧壁连接,存在短侧壁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通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托盘在组立后采用马蹄形堆码脚碗的形式堆码,即在底盘的四角底部设置马蹄形堆码脚碗,堆码时,马蹄形堆码脚碗套在侧壁立柱的柱头上,这样就可以避免侧壁立柱在运输中与马蹄形堆码脚碗脱离,以保证托盘的稳定性和堆码可靠。

3、由于马蹄形堆码脚碗需要套在侧壁立柱的柱头上,所以马蹄形堆码脚碗的外尺寸会超出侧壁立柱,也即局部凸出于托盘的最大外尺寸。这种情况下,当托盘的长度尺寸接近集装箱的内宽尺寸时,在托盘装入集装箱的过程中,装货后的托盘的马蹄形堆码脚碗易将集装箱的侧壁划伤。如果不采用马蹄形堆码脚碗,而是增加短侧壁与底盘的连接部分的尺寸,以增加短侧壁的稳定性,则会增加托盘的折叠高度,增加空托盘的储运成本。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托盘及具有其的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托盘,用于集装箱,所述托盘包括:

3、底盘,所述底盘在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角立柱,所述角立柱至少部分地凸出于所述底盘的顶表面,所述角立柱形成有沿垂直于所述底盘的方向延伸且开口向上的连接插槽,所述角立柱的下方设置有堆码槽构件,所述堆码槽构件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堆码槽;以及

4、两个端架,所述两个端架分别设置至所述托盘的沿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每个所述端架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底盘以使得所述托盘在折叠状态和组立状态之间切换,每个所述端架包括设置至所述托盘的沿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端架立柱以及连接在两根所述端架立柱之间的端架上梁,每个所述端架立柱的底端连接有枢转轴,所述枢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宽度方向,所述端架上梁的内侧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至少部分地凸出于所述端架上梁的顶表面;

5、其中,所述角立柱在所述连接插槽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枢转轴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沿垂直于所述底盘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孔具有靠近所述连接插槽的所述开口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所述托盘位于所述组立状态时,所述端架立柱的底端位于所述连接插槽内,所述枢转轴位于所述导向孔的所述第二端,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二端的尺寸与所述枢转轴的尺寸匹配;

6、在两个所述托盘沿垂直于所述底盘的方向堆码时,位于所述组立状态的所述托盘的所述端架立柱的顶端能够位于上层的所述托盘的所述堆码槽内,且所述定位件能够抵接上层所述托盘的所述堆码槽构件。

7、可选地,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一端的尺寸,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二端的尺寸。

8、可选地,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所述导向孔的尺寸逐渐减小。

9、可选地,所述连接插槽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端架立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插槽配合的限位块,所述托盘位于所述组立状态时,所述限位块插入所述限位插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插槽卡紧。

10、可选地,所述底盘包括位于所述端架下方的底端梁和位于两个所述端架之间的底侧梁,所述底端梁和所述底侧梁连接至所述角立柱;

11、所述角立柱包括连接并形成有所述连接插槽的侧壁的外端板、内端板、外侧板以及内侧板,所述内端板连接至所述底侧梁,所述内端板的顶部与所述底盘的顶表面平齐,所述外侧板开设有所述导向孔;

12、所述内侧板连接至所述底端梁,所述内侧板开设有所述限位插槽。

13、可选地,两个所述定位件间隔开设置至所述端架上梁的内侧;并且/或者

14、所述枢转轴构造为螺栓,所述端架立柱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连接孔。

15、可选地,所述定位件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凸出于所述端架上梁的顶表面,并且所述导向部构造为从所述端架上梁的顶表面向所述托盘内侧倾斜的平面。

16、可选地,所述底盘包括位于所述端架下方的底端梁和位于两个所述端架之间的底侧梁,所述底端梁和所述底侧梁连接至所述角立柱;

17、所述堆码槽构件不超出于所述底盘的外轮廓,所述堆码槽构件包括:

18、底壁,所述底壁设置至所述角立柱;

19、端支腿,所述端支腿构造为折弯板,所述端支腿连接至所述底端梁,所述端支腿具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支撑部构造为与所述底盘平行,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角立柱和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

20、侧支腿,所述侧支腿构造为折弯板,所述侧支腿连接至所述底侧梁,所述侧支腿具有第二支撑部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支撑部构造为与所述底盘平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角立柱和所述第二支撑部;

21、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构成所述堆码槽的侧壁,所述底壁一体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

22、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构造为从所述堆码槽的槽底向所述底端梁的方向倾斜的斜面;

23、所述第二侧壁构造为从所述堆码槽的槽底向所述底侧梁的方向倾斜的斜面。

2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托盘。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的托盘,包括两个端架和底盘。底盘在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角立柱,角立柱形成有沿垂直于底盘的方向延伸且开口向上的连接插槽,连接插槽的侧壁设置有沿垂直于底盘的方向延伸的导向孔,角立柱的下方设置有堆码槽构件,堆码槽构件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堆码槽。两个端架分别设置至托盘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个端架可枢转地连接至底盘以使得托盘在折叠状态和组立状态之间切换,每个端架包括两根端架立柱以及端架上梁,端架上梁的内侧设置有至少部分地凸出于端架上梁的定位件。端架立柱的底端通过枢转轴连接至导向孔,在两个托盘沿垂直于底盘的方向堆码时,位于组立状态的托盘的端架立柱的底端位于连接插槽内,枢转轴与导向孔配合使端架立柱与角立柱紧固连接,位于组立状态的托盘的顶端位于上层的托盘的堆码槽内,位于组立状态的托盘的定位件抵接上层托盘的堆码槽构件,实现堆码定位并保证堆码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托盘,用于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一端的尺寸,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二端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所述导向孔的尺寸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槽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端架立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插槽配合的限位块,所述托盘位于所述组立状态时,所述限位块插入所述限位插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插槽卡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位于所述端架下方的底端梁和位于两个所述端架之间的底侧梁,所述底端梁和所述底侧梁连接至所述角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件间隔开设置至所述端架上梁的内侧;并且/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凸出于所述端架上梁的顶表面,并且所述导向部构造为从所述端架上梁的顶表面向所述托盘内侧倾斜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位于所述端架下方的底端梁和位于两个所述端架之间的底侧梁,所述底端梁和所述底侧梁连接至所述角立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构造为从所述堆码槽的槽底向所述底端梁的方向倾斜的斜面;

10.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托盘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中,托盘包括底盘和两个端架,每个端架可枢转地连接至底盘以使得托盘在折叠状态和组立状态之间切换。底盘在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角立柱,角立柱形成有沿垂直于底盘的方向延伸且开口向上的连接插槽,角立柱的下方设置有堆码槽构件,堆码槽构件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堆码槽。两个端架分别设置至托盘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个端架包括两根端架立柱以及端架上梁,端架上梁的内侧设置有至少部分地凸出于端架上梁的定位件。在两个托盘沿垂直于底盘的方向堆码时,位于组立状态的托盘,其端架立柱的底端位于连接插槽内,顶端位于上层的托盘的堆码槽内,定位件抵接上层托盘的堆码槽构件,实现堆码定位并保证堆码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苏继军,鲁亮,孙士国,丛秀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