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1833发布日期:2023-08-18 06:5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果保鲜,具体为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


背景技术:

1、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能够促进。水果属于植物,植株比较低矮,果实细嫩多汁,这些都导致它容易受和的侵袭。因此,种植水果的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农药。这些农药、肥料以及病菌等,很容易附着在水果粗糙的表面上,如果清洗不干净,很可能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

2、水果在采摘过后,往往不能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保存,而水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影响水果的新鲜度,且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会导致水果可能因为高温而腐烂,因此需要一种易安装母线槽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安装母线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包括保鲜套袋结构和封口结构,所述保鲜套袋结构上设有封口结构;

4、所述保鲜套袋结构包括套袋本体、尼龙布料层、粘合层、隔热层、保鲜膜层、固定条、穿孔和吊绳,所述套袋本体的顶部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穿孔,两个所述穿孔之间设有吊绳,所述套袋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尼龙布料层,所述尼龙布料层的背侧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背侧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背侧设有保鲜膜层;

5、所述封口结构包括封口条、安置条、封口磁铁条和固定槽,所述封口条内侧的侧壁上设有安置条,所述安置条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有封口磁铁条。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保鲜套袋结构和封口结构一体成型。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封口条和安置条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封口磁铁条插接在固定槽中。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吊绳的两端均插接在穿孔的内部中,且吊绳的两端均为打结头。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尼龙布料层、粘合层、隔热层和保鲜膜层之间一体成型。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果被采摘下来后,可将水果放置到套袋本体的内部中,保鲜膜层能够对水果起到保鲜的效果,避免水果长时间不能进行保存从而导致新鲜度受到影响。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将外界的温度隔绝,避免外界的高温影响到套袋本体的内部,导致套袋本体内部的水果因温度过高导致腐烂。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条共设两个,且两个封口条相配合使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保鲜膜层的设计,当水果被采摘下来后,可将水果放置到套袋本体的内部中,保鲜膜层能够对水果起到保鲜的效果,避免水果长时间不能进行保存从而导致新鲜度受到影响。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隔热层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将外界的温度隔绝,避免外界的高温影响到套袋本体的内部,导致套袋本体内部的水果因温度过高导致腐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包括保鲜套袋结构(1)和封口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套袋结构(1)上设有封口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套袋结构(1)和封口结构(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条(21)和安置条(22)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封口磁铁条(23)插接在固定槽(2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14)的两端均插接在穿孔(13)的内部中,且吊绳(14)的两端均为打结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布料层(15)、粘合层(16)、隔热层(17)和保鲜膜层(18)之间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12)共设两个,且两个封口条(21)相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果保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果采摘后保鲜的套袋,所述保鲜套袋结构上设有封口结构;所述保鲜套袋结构包括套袋本体、尼龙布料层、粘合层、隔热层、保鲜膜层、固定条、穿孔和吊绳,所述套袋本体的顶部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穿孔,两个所述穿孔之间设有吊绳,所述套袋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尼龙布料层,所述尼龙布料层的背侧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背侧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背侧设有保鲜膜层;所述封口结构包括封口条、安置条、封口磁铁条和固定槽,所述封口条内侧的侧壁上设有安置条,所述安置条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有封口磁铁条,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实用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黎剑锋,石绍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科振农土壤改良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