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度可调的电缆卷筒双平衡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7830发布日期:2023-03-15 02:5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度可调的电缆卷筒双平衡吊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筒吊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度可调的电缆卷筒双平衡吊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缆卷筒在起吊过程中,通常是将吊梁穿过卷筒的中心孔,然后在吊梁的两端直接安装吊带进行起吊。上述起吊结构在起吊过程中,由于吊带是柔性结构,使得吊带会倾斜并与卷筒的端部接触。在起吊过程中,吊带会持续对卷筒的端部进行挤压,特别是对卷筒端部的凸缘造成极大压力。这就导致长时间频繁的起吊过程中,吊带与卷筒之间频繁摩擦,造成吊带与卷筒的磨损,同时还会对卷筒端部施加很大的压力造成卷筒端部变形。
3.同时,由于吊梁的直径远远小于卷筒中心孔的直径,这就导致起吊过程中吊梁与中心孔的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进而导致中心孔的孔壁受到较大压强。尤其是在卷筒本身重量较大的情况下,吊梁对中心孔的孔壁在成的压强进一步增大,长时间频繁吊装的过程中使得中心孔的孔壁磨损变形。
4.因此,现在亟需一种能够稳固起吊卷筒并有效改善卷筒端部以及卷筒中心孔磨损变形情况的吊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电缆卷筒双平衡吊具,能够针对不同轴向长度的电缆卷筒进行兼容稳固吊装,同时在吊装过程中避免卷筒端部受压变形,也能改善卷筒中心孔受力,避免卷筒中心孔磨损变形。
6.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宽度可调的电缆卷筒双平衡吊具,包括平行设置的主吊梁与卷筒吊梁,所述主吊梁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吊带组件,所述吊带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吊盘,所述吊盘靠近卷筒的一端对应卷筒的中心孔设置有承力套筒,所述承力套筒的中心处设置有供卷筒吊梁穿过的吊装孔。
8.传统卷筒吊装时,直接在卷筒的中心孔中穿过吊梁,然后在吊梁两端绕设柔性吊带起吊对吊梁进行起吊。由于吊带是柔性结构,在起吊过程中,左右两端的吊带与卷筒呈现三角形结构,且左右两端的吊带会与卷筒的端部接触并对卷筒端部造成摩擦挤压。容易造成卷筒端部磨损变形,也会加剧吊带的磨损。而且,由于吊带可能沿着吊梁滑动,必须十分缓慢的起吊以保证卷筒的平衡,避免卷筒倾覆。
9.同时,由于吊梁的直径远小于卷筒中心孔的直径,这就导致起吊过程中仅有吊梁顶部部分区域与卷筒中心孔顶部部分孔壁接触,接触面积很小。在卷筒本体重量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吊梁对卷筒的中心孔顶部施加很大的压强,也会造成卷筒中心孔的孔壁磨损变形。
10.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卷筒的轴向长度,同步滑动
调节主吊梁两端的吊带组件在主吊梁上的安装位置,进而调节两端的吊带组件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轴向长度的卷筒的吊装。然后将吊盘吊装在吊带组件的底部,并将吊盘靠近卷筒一端的承力套筒安装至卷筒的中心孔中。承力套筒的直径小于卷筒中心孔的直径,以使承力套筒能够顺利安装至卷筒的中心孔中。卷筒中心孔两端的中心孔处的承力套筒安装完成后,即可将卷筒吊梁依次穿过左端承力套筒的吊装孔、卷筒的中心孔、右端承力套筒的吊装孔。然后即可通过外部起吊设备直接起吊主吊梁,然后通过主吊梁左右两端的吊带组件同步起吊左右两端的吊盘。当吊盘受到向上的起吊力的作用时,进而带动卷筒中心孔左右两端的承力套筒向上升起,进而配合卷筒吊梁将卷筒平衡起吊,使得起吊过程中的主要承力部件为承力套筒而不是卷筒吊梁。
11.由于承力套筒的直径与卷筒的中心孔直径之间差距很小,因此承力套筒的侧壁与卷筒中心孔的孔壁之间接触面积远远大于卷筒吊梁与卷筒中心孔的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即使在卷筒本身重量较大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减少承力套筒侧壁对卷筒中心孔孔壁的压强,进而有效避免中心孔的孔壁磨损变形。同时,通过在主吊梁的两端直接设置吊带组件,在起吊过程中能够保证吊带组件基本上是垂直受力,不仅仅改善了吊带的受力情况,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倾斜的吊带摩擦挤压卷筒端部,进而有效防止卷筒端部磨损变形。
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吊盘包括固定吊盘、浮动吊盘,所述固定吊盘与浮动吊盘上均对应承力套筒上的吊装孔同轴设置有承力孔;所述固定吊盘靠近卷筒的一端同轴设置有承力套筒,所述固定吊盘远离卷筒的一端上沿竖直反向滑动有浮动吊盘,所述浮动吊盘通过竖直滑动在与固定吊盘同轴或非同轴的位置之间移动。
13.在自然重力作用下,即没有通过吊带组件起吊卷筒时,浮动吊盘上的承力孔与固定吊盘上的承力孔呈同轴状态,此时可以将卷筒吊梁依次穿过,浮动吊盘上的承力孔与固定吊盘上的承力孔并穿装置卷筒的中心孔中。卷筒吊梁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吊带组件起吊浮动吊盘,浮动吊盘受到向上的拉力后在固定吊盘远离卷筒的一端竖直向上滑动,使得浮动吊盘上的承力孔有向上移动的趋势,进而使得浮动吊盘的承力孔对卷筒吊梁施加向上的紧固力,有效避免卷筒吊梁从卷筒的中心孔中脱出。需要说明的是,起吊过程中,浮动吊盘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但是由于卷筒吊梁的存在,浮动吊盘的承力孔依旧与固定吊盘的承力孔处于同轴状态。
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吊盘远离卷筒的一端设置有竖直腰形槽,所述浮动吊盘的一端与竖直腰形槽滑动卡接,所述浮动吊盘通过沿着竖直腰形槽滑动在与固定吊盘同轴或非同轴的位置之间移动。
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吊盘与浮动吊盘之间构成承力环槽,所述吊带组件的底端绕设在承力环槽中。
1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吊带组件包括顶部安装框、吊带、锁止销,所述安装框滑动套装在主吊梁的端部,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锁止口,所述主吊梁上设置有锁止孔,所述锁止口与锁止孔中插装有锁止销;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安装有吊带,所述吊带的底部绕设在吊盘的外侧。
1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主吊梁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调节滑槽,所述安装框通过滑块与调节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滑槽的槽底面上线性设置有若干锁止孔。
1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承力套筒的外侧套设有柔性缓冲套。
1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承力套筒靠近卷筒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导向倒角。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卷筒的中心孔两端插装设置与吊盘连接的承力套筒,然后在吊盘、承力套筒、卷筒中心孔中插装卷筒吊梁,进而通过承力套筒的外侧壁与中心孔的孔壁进行接触的结构取代了传统的吊梁直接与中心孔的孔壁接触的结构,大大增加了承力套筒与中心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减小了起吊过程中中心孔的孔壁受到的压强,显著改善了卷筒中心孔的孔壁磨损变形的情况;
2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平行的主吊梁与卷筒吊梁,并在主吊梁的两端滑动设置吊带组件,通过滑动调节两端吊带组件的间距,进而适应不同轴向长度的卷筒进行兼容吊装;同时保证起吊过程中两端的吊带组件基本保持垂直受力的状态,避免吊带组件倾斜对卷筒造成磨损挤压,有效避免了传统吊装结构中吊带挤压卷筒端部造成卷筒端部磨损变形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25.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26.图4为固定吊盘与浮动吊盘的安装配合示意图。
27.其中:1-主吊梁;2-卷筒吊梁;3-吊带组件;4-吊盘;5-承力套筒;6-柔性缓冲套;001-承力环槽;31-顶部安装框;32-吊带;33-锁止销;41-固定吊盘;42-浮动吊盘。
具体实施方式
28.实施例1:
29.本实施例的一种宽度可调的电缆卷筒双平衡吊具,如图1所示,包括平行设置的主吊梁1与卷筒吊梁2,所述主吊梁1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吊带组件3,所述吊带组件3的底部设置有吊盘4,所述吊盘4靠近卷筒的一端对应卷筒的中心孔设置有承力套筒5,所述承力套筒5的中心处设置有供卷筒吊梁2穿过的吊装孔。
30.吊盘4与承力套筒5一体化成型,承力套筒5的外径小于卷筒的中心孔直径,且承力套筒5的外径与卷筒的中心孔直径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10mm。通过同步滑动设置在主吊梁1两端的吊带组件3,进而调节两端吊带组件3之间的间距以适应对不同轴向长度的卷筒进行兼容吊装,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31.同时,通过在卷筒中心孔的两端内部插装承力套筒5,并在承力套筒5中心的吊装孔、吊盘4中心的承力孔中插装卷筒吊梁2,使得卷筒的中心孔不会直接与卷筒吊梁2接触,而是通过承力套筒5与中心孔的孔壁接触以对卷筒提供起吊力。由于承力套筒5的外径与中心孔的孔径之间差距很小,进而增加了承力套筒5的外侧壁与中心孔的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了起吊过程中中心孔的孔壁受到的压强,有效避免中心孔磨损变形。
32.同时,通过平行设置的主吊梁1与卷筒吊梁2,使得主吊梁1两端的吊带组件3在起
吊过程中基本保持垂直受力状态,也能避免吊带组件3倾斜对卷筒端部造成磨损挤压,进而避免了卷筒端部的磨损变形,也避免了吊带磨损,大大延长吊带的使用时间。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吊盘4包括固定吊盘41、浮动吊盘42,所述固定吊盘41与浮动吊盘42上均对应承力套筒5上的吊装孔同轴设置有承力孔;所述固定吊盘41靠近卷筒的一端同轴设置有承力套筒5,所述固定吊盘41远离卷筒的一端上沿竖直反向滑动有浮动吊盘42,所述浮动吊盘42通过竖直滑动在与固定吊盘41同轴或非同轴的位置之间移动。
35.所述固定吊盘41远离卷筒的一端设置有竖直腰形槽,所述浮动吊盘42的一端与竖直腰形槽滑动卡接,所述浮动吊盘42通过沿着竖直腰形槽滑动在与固定吊盘41同轴或非同轴的位置之间移动。
36.竖直腰形槽的槽底设置有卡接槽,浮动吊盘42延伸至竖直腰形槽内部的一端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接槽轴向卡接的凸缘,且卡接槽的深度大于凸缘的高度。卡接槽的深度与凸缘的高度之间的差值就是供浮动吊盘42沿着竖直腰形槽滑动的行程。同时通过卡接槽与凸缘的轴向卡接,在不影响浮动吊盘42沿着竖直腰形槽滑动的同时有效避免浮动吊盘42沿着轴向与固定吊盘41脱离。
37.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38.实施例3:
39.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吊盘41与浮动吊盘42之间构成承力环槽001,所述吊带组件3的底端绕设在承力环槽001中,承力环槽001的轴向宽度大于吊带组件3中吊带的宽度,同时通过承力环槽001对吊带进行轴向限位,避免起吊过程中吊带从承力环槽001中脱出。
40.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41.实施例4:
4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吊带组件3包括顶部安装框31、吊带32、锁止销33,所述安装框31滑动套装在主吊梁1的端部,所述安装框31上设置有锁止口,所述主吊梁1上设置有锁止孔,所述锁止口与锁止孔中插装有锁止销33;所述安装框31的底部安装有吊带32,所述吊带32的底部绕设在吊盘4的外侧。
43.进一步的,所述主吊梁1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调节滑槽,所述安装框31通过滑块与调节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滑槽的槽底面上线性设置有若干锁止孔。
44.安装框31滑动套装在主吊梁1的端部外侧,安装框31顶板的底部通过滑块与调节滑槽滑动连接。安装框31滑动调节完成后,即可在对齐的锁止口与锁止孔中插装锁止销33,以对安装框31的位置进行锁定,即对吊带32在主吊梁1端部的安装位置进行锁定。
45.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46.实施例5:
47.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所述承力套筒5的外侧套设有柔性缓冲套6,柔性缓冲套6通过耐磨橡胶等柔性材料制备得到。通过在承力套筒5的外侧套装柔性缓冲套6,通过柔性缓冲套6与中心孔的孔壁接触以进行柔性缓
冲,进一步改善起吊过程中卷筒中心孔的磨损变形情况。
48.进一步的,所述承力套筒5靠近卷筒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导向倒角,通过导向倒角进行导向,使得承力套筒5能够顺利插装至卷筒的中心孔内部。
49.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