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汤剂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5592发布日期:2023-03-22 07:1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汤剂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汤剂灌装机。


背景技术:

2.在中药的服用上,多为将药材熬制成汤剂服用,中药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其具有制备简单易行,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的功能。以前在医疗机构制备汤剂时,通常会直接将药材分包打包给患者,让患者自行回家熬煮,但随着社会便捷化,目前多是由医疗机构熬煮好后,将汤剂分别装入袋内密封,患者直接拿回家冷藏,服用时加热即可。
3.如公开号为cn20454288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中药熬制灌装机,通过将中药加入进药口,进行简单粉碎后进入熬制仓,熬制完成后药液进入药渣过滤仓,过滤完成后,将包装袋放入灌装空间内的包装袋支撑架上经控制面板上的各类按键进行灌装工作即可。然而这样的装置虽然对中药有过滤程序,然而在这样的结构中,对新的汤剂进行灌装前,为了避免新汤剂与之前包装残留汤剂混合,需要将包装机输出的第一袋的汤剂舍弃。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汤剂灌装机。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汤剂灌装机,包括机箱、药液过滤机构、灌装机构和塑封机构,机箱顶部开有口部,所述口部处铰接有箱盖;所述药液过滤机构安装在机箱内,药液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上端开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口部对准,过滤筒内设置有滤网,所述过滤筒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滤网上方,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片,所述过滤筒外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灌装机构包括出液盒和灌装台,所述出液盒位于过滤筒下方,出液盒与过滤筒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过滤筒和出液盒,所述出液盒下方设有出液管;所述灌装台安装在机箱底部,灌装台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外周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夹爪,转动后所述夹爪夹持端位于出液管下方,所述夹爪用于夹持灌装袋;所述塑封机构安装在机箱内,塑封机构位于灌装台一侧,所述塑封机构与所述灌装袋相匹配。
6.进一步,还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输送台位于塑封机构下方,所述机箱上开有与输送台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供输送台穿出。
7.进一步,所述出液盒外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出液盒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水位传感器,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阀,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传递水位信息至控制器,控制器接受信息控制电磁阀运作。
8.进一步,所述滤网中部向下凹陷,且凹陷处为实心结构。
9.进一步,所述塑封机构为封口机。
10.进一步,所述过滤筒和所述出液盒为透明材质。
11.进一步,所述搅拌片为单螺旋搅拌片。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药液过滤机构:

、使得药液能在搅拌片的作用下快速降温,便于后续冷藏;

、使得残渣在药液内起伏,避免粘接滤网;

、在一种药液装袋完毕后,能够引入清水迅速搅拌清洗。
14.2、通过滤网中部向下凹陷的实心结构。在搅拌片的搅拌下,药渣会上下起伏,凹陷处为实心结构,使得药渣沉淀后进入实心部分,避免滤网堵塞,同时便于药渣的清理和收集。
附图说明
15.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17.附图标注如下:
18.机箱1、口部11、箱盖12、开口13、药液过滤机构2、过滤筒21、进液口211、滤网212、转轴213、搅拌片214、第一电机22、灌装机构3、出液盒31、连接管311、出液管312、灌装台32、转盘321、夹爪322、塑封机构4、输送台5、控制器6、水位传感器61、电磁阀62、灌装袋7。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一种中药汤剂灌装机,包括机箱1、药液过滤机构2、灌装机构3和塑封机构4,机箱1顶部开有口部11,所述口部11处铰接有箱盖12;所述药液过滤机构2安装在机箱1内,药液过滤机构2包括过滤筒21,所述过滤筒21上端开有进液口211,所述进液口211与口部11对准,过滤筒21内设置有滤网212,所述过滤筒21内转动连接有转轴213,所述转轴213位于滤网212上方,转轴213上设置有若干搅拌片214,所述过滤筒21外设置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输出轴与转轴213固定连接;所述灌装机构3包括出液盒31和灌装台32,所述出液盒31位于过滤筒21下方,出液盒31与过滤筒21之间设置有连接管311,所述连接管311连通过滤筒21和出液盒31,所述出液盒31下方设有出液管312;所述灌装台32安装在机箱1底部,灌装台32上转动连接有转盘321,所述转盘321外周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夹爪322,转动后所述夹爪322夹持端位于出液管312下方,所述夹爪322用于夹持灌装袋7;所述塑封机构4安装在机箱1内,塑封机构4位于灌装台32一侧,所述塑封机构4与所述灌装袋7相匹配。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装台32上的转盘321进行工作,同时操作人员将灌装袋7放置在若干夹爪322上进行固定,当灌装袋7位于出液管312下方时,药液经过出液盒31注入罐装袋7内;随后转盘321继续转动,装袋汤剂运动至塑封机构4处进行塑封;灌装结束后,将滤网212凹陷处的药渣进行打捞,之后将清水注入至过滤筒21内,启动第一电机22,随搅拌片214的转动,对整个过滤筒21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水从出液管312流出,此时水流同时也对连接管311和出液盒31进行清洗。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药液过滤机构2:

、使得药液能在搅拌片214的作用下快速降温,便于后续冷藏;

、使得残渣在药液内起伏,避免粘接滤网212;

、在一种药液装袋完毕后,能够引入清水迅速搅拌清洗。
22.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输送台5,所述输送台5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输送台5位于塑封机构4下方,所述机箱1上开有与输送台5对应的开口13,所述开口13供输送台5穿出。当
灌装袋7塑封好后,直接落入输送台5上,由传送带将若干装袋汤剂不断输出,自动化程度高。
2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液盒31外壁安装有控制器6,所述出液盒31内设置有与控制器6电连接的水位传感器61,所述出液管312上安装有与控制器6电连接的电磁阀62,所述水位传感器61用于传递水位信息至控制器6,控制器6接受信息控制电磁阀62运作。通过控制器6控制电磁阀62运作,当药液的液面达到水位传感器61位置时,电磁阀62启动将药液从出液管312送入至灌装袋7中,输入完毕后,电磁阀62关闭,重复对下一个灌装袋7注入药液;确保每一灌装袋7内的药液定量,不出现无差,保证用药的精确度。
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滤网212中部向下凹陷,且凹陷处为实心结构。在搅拌片214的搅拌下,药渣会上下起伏,凹陷处为实心结构,使得药渣沉淀后进入实心部分,避免滤网212堵塞,同时便于药渣的清理和收集。
2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塑封机构4为封口机。本实施例采用封口机为海豚牌型号fr-900h的全自动封口机。
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筒21和所述出液盒31为透明材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药液混合情况,同时在清洗过程中可以直观看到是否清洗干净。
2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片214为单螺旋搅拌片214。单螺旋搅拌片214便于混合的同时,不会如多螺旋搅拌片214那样将药渣缠绕进叶片中,不便于后续清理。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
29.机箱1包括底壁、顶壁、左侧壁、右侧壁和后壁,没有前壁的结构是为了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30.使用时,位于灌装台32上的转盘321开始工作,操作人员将灌装袋7放置在夹爪322上进行固定,灌装袋7位于出液管312下方时,药液注入;随后转盘321继续转动,装袋汤剂运动至塑封机构4处进行塑封,塑封完成后,夹爪322松开,装袋汤剂掉落至输送台5上,不断向外输送。在药液注入过程中,搅拌片214的旋转,对药液起到一定冷却作用,输送台5可直接与冷藏设备连接,将装袋汤剂送入冷藏设备进行储存。
31.灌装结束后,将滤网212凹陷处的药渣进行打捞,之后将清水注入至过滤筒21内,启动第一电机22,随搅拌片214的转动,对整个过滤筒21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水从出液管312流出,此时水流同时也对连接管311和出液盒31进行清洗,由于透明材质,可以观察清洗情况。快速清洗之后,使得本装置可以快速对不同中药汤剂进行打包。
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