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5126发布日期:2023-08-27 11:3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升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应用于自动化输送领域,具体的涉及了一种顶升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自动化输送领域中,在对托盘上的载物进行抓取时,通常采用顶升装置,将运送至指定位置的托盘进行举升动作,并由机械手进行抓取加工。由于载物的角度可能存在多种情况,从而导致机械手的抓取不便,现有技术中,及时加装了旋转装置,也无法自由的控制其转动角度,造成了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包括输送线体单元,旋转单元,顶升单元和底座单元,所述输送线体单元置于所述底座单元上方,所述旋转单元置于所述顶升单元上方,所述顶升单元置于所述底座单元上,所述顶升单元可带动所述旋转单元相对所述底座单元做垂直方向上的往复位移,所述旋转单元包括回转支承、旋转板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回转支撑内圈和回转支承外圈,所述回转支承内圈和所述回转支承外圈套设,并可相对轴心自由旋转,所述回转支承外圈与所述旋转板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承内圈与所述顶升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承外圈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进行预设角度的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旋转板进行预设角度的旋转,从而对旋转角度可控。

2、优选的,所述回转支承外圈的外周面呈连续的齿形,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机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套设有所述第一减速机并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旋转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电机轴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回转支承外圈的外周面的齿形啮合传动,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使其旋转角具有度的精度高,且节拍快的优点。

3、优选的,所述旋转板的顶面设有若干定位销和定位块,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块用于对托盘进行定位。

4、优选的,所述顶升单元包括上板、下板、立柱、丝杠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间隔叠置,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通过若干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丝杠套设轴承设置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并穿过所述下板,所述丝杠套设有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与所述底座单元浮动连接,所述丝杠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丝杠的轴心旋转,所述底座单元与所述顶升单元之间不发生干涉,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来所述驱动丝杠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顶升单元上下位移,结构简单且便于维护。

5、优选的,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由若干型材相交组成,相邻的所述型材之间形成垂直于地面方向的中空部,所述顶升单元的所述上板设置于所述底座框架上方,所述下板设置于所述底座框架的下方,所述立柱和所述丝杠穿过所述中空部且不与所述型材接触,所述丝杠螺母结构与其相邻的所述型材浮动连接,结构可靠且不与顶升单元发生干涉。

6、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的方向为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所述底座框架上的对应位置设有配套的滑块,所述直线滑轨和所述滑块配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底座框架上设有向上的限位柱,用于对所述上板的最低高度进行限位。从而确保所述顶升单元的向下位移行程不低于预设值,即不会与所述底座框架接触从而造成损耗。

8、优选的,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上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第二限位块,在所述旋转板旋转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相接,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来限制所述旋转板的旋转角度。

9、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两端设有突出的限位钉,所述限位钉的突出的长度可调,所述旋转板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旋转板高度方向上的调试孔,通过可调节的所述限位钉进一步的限制所述旋转板的旋转角度,其中所述调试孔可以便于从所述旋转板上方对所述限位钉的长度进行调节。

10、优选的,还包括挡停单元,所述挡停单元设置在远离所述输送线体单元的入口方向的一端,用来将托盘稳定的挡停在所述旋转单元的上方位置,防止托盘发生回弹。

11、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利用回转支承作为承接旋转板和顶升单元的旋转机构,并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带动旋转,具有定位精度高且运行节拍快的特点,有效的将旋转板旋转至指定角度,便于后续的机械手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体单元,旋转单元,顶升单元和底座单元,所述输送线体单元置于所述底座单元上方,所述旋转单元置于所述顶升单元上方,所述顶升单元置于所述底座单元上,所述顶升单元可带动所述旋转单元相对所述底座单元做垂直方向上的往复位移,所述旋转单元包括回转支承、旋转板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回转支撑内圈和回转支承外圈,所述回转支承内圈和所述回转支承外圈套设,并可相对轴心自由旋转,所述回转支承外圈与所述旋转板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承内圈与所述顶升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承外圈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进行预设角度的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旋转板进行预设角度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外圈的外周面呈连续的齿形,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机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套设有所述第一减速机并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旋转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电机轴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回转支承外圈的外周面的齿形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的顶面设有若干定位销和定位块,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块用于对托盘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单元包括上板、下板、立柱、丝杠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间隔叠置,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通过若干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丝杠套设轴承设置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并穿过所述下板,所述丝杠套设有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与所述底座单元浮动连接,所述丝杠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丝杠的轴心旋转,所述底座单元与所述顶升单元之间不发生干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由若干型材相交组成,相邻的所述型材之间形成垂直于地面方向的中空部,所述顶升单元的所述上板设置于所述底座框架上方,所述下板设置于所述底座框架的下方,所述立柱和所述丝杠穿过所述中空部且不与所述型材接触,所述丝杠螺母结构与其相邻的所述型材浮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的方向为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所述底座框架上的对应位置设有配套的滑块,所述直线滑轨和所述滑块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架上设有向上的限位柱,用于对所述上板的最低高度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上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第二限位块,在所述旋转板旋转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两端设有突出的限位钉,所述限位钉的突出的长度可调,所述旋转板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旋转板高度方向上的调试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停单元,所述挡停单元设置在远离所述输送线体单元的入口方向的一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顶升旋转装置,输送单元置于底座单元上方,旋转单元置于顶升单元上方,顶升单元置于底座单元上,顶升单元可带动旋转单元相对底座单元做垂直方向上的往复位移,旋转单元包括回转支承、旋转板和第一驱动机构,回转支承包括回转支撑内圈和回转支承外圈,回转支承内圈和回转支承外圈套设,回转支承外圈与旋转板固定连接,回转支承内圈与顶升单元固定连接,回转支承外圈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进行预设角度的旋转,即旋转板进行预设角度的旋转,优势在于,利用回转支承作为承接旋转板和顶升单元的旋转机构,并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带动旋转,具有定位精度高且运行节拍快的特点,有效的将旋转板旋转至指定角度,便于后续的机械手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梁鑫业,王立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美德乐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