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6726发布日期:2023-05-05 13:2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烟支包装,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


背景技术:

1、原zb45细支包装机4-5号轮过桥套口部件为固定位置无法改动,而细支产品由于产品“薄”的特点,在四号轮模盒内被逆时针旋转至定位模框下方时,与4-5号轮过桥套口尚有约一包烟厚度的距离,未完全贴紧,当顶烟板向上顶升该位置外裹内框纸的铝箔烟包时,就会有概率发生因内框纸未完全垂直贴紧烟包而张开一段距离造成的烟包通过了定位模框,内框纸没有通过的情况,此时就是飞内框纸的现象。且因材质为较易磨损的45#钢,易导致套口尺寸变大,无法有效折叠。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四点:

2、①原zb45细支包装机4-5号轮过桥套口存在设计缺陷,无法满足细支烟产品“薄”的特点,4号轮内带内框纸的烟包,输送进5号轮时,存在在空隙,烟包未完全贴紧。且因材质为较易磨损的45#钢,易导致套口尺寸变大,无法有效折叠。两者叠加导致易产生内框纸缺失、破损的现象。

3、②原zb45细支包装机4-5号轮过桥套口的预折叠角度为15°过小,套口易磨损进而导致小盒长边压横线预折叠效果不佳。

4、②长期的飞内框纸会导致4号轮模盒易磨损或模盒因残留的烟包挤压而损坏,进而损坏5号轮轮体,影响设备安全,威胁人身安全,形成安全风险。

5、③产生大量不合格烟包,导致大量人工处理成本和消耗。

6、④长期存在设计缺陷,导致维修成本和生产时间增加,设备运行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包括: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后挡块和前挡块,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分别设置在后挡块和前挡块的两侧形成上下开口且连续闭合的围框,其中,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在靠近所述前挡块的一侧的底部分别设有左侧凸台和右侧凸台,所述左侧凸台和右侧凸台的底部延伸出所述前挡块设置。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挡板在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有倾斜的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为17°-20°。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侧挡板在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有倾斜的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为17°-20°。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凸台的长度为15-20cm。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侧凸台的长度为15-20cm。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凸台和右侧凸台的高度相等,所述左侧凸台延伸出所述前挡块的距离为5-10mm。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申请弥补了原设备的设计缺陷,使得带内框纸的烟包与其完全贴紧,防止在高速运行中,杜绝了此处内框纸缺失、破损现象。

11、2、本申请将折叠角度由原来的15°增大至18°,内框纸与商标纸交汇时更平滑,预折叠效果更佳。

12、3、本申请能与原机横向输送通道板完美匹配,易拆卸安装,采用42crmo钢经过淬火处理更耐磨,寿命更长,维护成本低,不易造成设备损坏,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安全风险。

13、4、本申请安全、可靠和免维护,极大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后挡块和前挡块,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分别设置在后挡块和前挡块的两侧形成上下开口且连续闭合的围框,其中,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在靠近所述前挡块的一侧的底部分别设有左侧凸台和右侧凸台,所述左侧凸台和右侧凸台的底部延伸出所述前挡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在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有倾斜的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为17°-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挡板在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有倾斜的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为17°-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凸台的长度为15-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凸台的长度为15-2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凸台和右侧凸台的高度相等,所述左侧凸台延伸出所述前挡块的距离为5-1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细支包装机用过桥套口,包括: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后挡块和前挡块,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分别设置在后挡块和前挡块的两侧形成上下开口且连续闭合的围框,其中,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在靠近所述前挡块的一侧的底部分别设有左侧凸台和右侧凸台,所述左侧凸台和右侧凸台的底部延伸出所述前挡块设置。本申请的过桥套口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弥补了原设备的设计缺陷,使得带内框纸的烟包与其完全贴紧,防止在高速运行中,杜绝了此处内框纸缺失、破损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付亚彬,付俊,黄世海,张文,陈彦博,丁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