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5162发布日期:2024-03-28 18:4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泵头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为了便于取用容器内腔的物质,通常采用泵头装置以将容器内腔的物质取出,如今的泵头装置在进行复位这一步骤动作时,通常采用由金属、塑料、硅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的弹簧来使得其复位,但是,采用弹簧来复位使得泵头装置及容器存在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以及不安全的问题。

2、另外,目前市场上泵头装置的零部件通常在出模时是成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由于零部件结构复杂,从而存在生产困难的问题。

3、为此,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泵头装置,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具有结构简洁,安全可靠,成本低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泵头装置,包括底座组件1,所述底座组件1上可滑动地连接有活动组件2,所述活动组件2与底座组件1之间形成有暂储腔3,当所述活动组件2相对底座组件1向下滑动时,所述暂储腔3与容器内腔隔绝且与外部连通,当活动组件2相对底座组件1向上滑动时,所述暂储腔3与容器内腔连通且与外部隔绝;所述活动组件2与底座组件1之间形成有当活动组件2相对底座组件1向下滑动时能增大其容积而与外部大气压产生气压差的第一复位腔100。

4、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能与容器口部连接的连接底座11,所述连接底座11上设有上端开口且下端堵住的暂储管12,所述活动组件2包括能与暂储管12滑动连接且下端开口、上端堵住的活动管21,所述活动管21内壁上设有能与暂储管12外壁密封连接的活动管密封环211,所述暂储管12外壁上设有能与活动管21内壁密封连接的暂储管密封环121,所述第一复位腔100由暂储管12外壁、暂储管密封环121、活动管21内壁及活动管密封环211围成;所述暂储腔3由暂储管12内腔与活动管21内腔围成。

5、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2还包括位于活动管21内侧并与外部连通的出液管22,所述出液管22与活动管21连接;所述活动组件2与底座组件1之间设有能与容器内腔连通并能与出液管22配合的阀门组件4,所述出液管22与阀门组件4之间设有能将暂储腔3与出液管22内腔连接或隔绝的第一出液控制结构5,所述出液管22与阀门组件4之间还设有当第一出液控制结构5将出液管22与暂储腔3连通时能将暂储腔3与容器内腔隔绝并当第一出液控制结构5将暂储腔3与出液管22隔绝时能将暂储腔3与容器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液控制结构6。

6、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4包括能与连接底座11或暂储管12连接的第一阀门管41,所述第一阀门管41上端堵住且下端开口,所述第一阀门管41下端口与容器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管41上端连接有下端封堵且上端开口的第二阀门管42,所述第二阀门管42位于出液管22内侧且第二阀门管42上端口与出液管22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液控制结构5包括设在出液管22侧壁上并与暂储腔3连通的第一出液窗口51,所述第二阀门管42侧壁上设有与第二阀门管42内腔连通并能与第一出液窗口51对齐或错位的第二出液窗口52。

7、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控制结构6包括设在第一阀门管41侧壁上且能将第一阀门管41内腔与暂储腔3连通的第三出液窗口61,所述活动组件2相对底座组件1向下滑动并当第一出液窗口51与第二出液窗口52对齐时,所述第三出液窗口61被出液管22侧壁堵住;所述活动组件2相对底座组件1向上滑动时并当第一出液窗口51与第二出液窗口52错位时,所述第三出液窗口61被打开。

8、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22与阀门组件4之间设有当活动组件2相对底座组件1向下滑动且第一出液控制结构5将暂储腔3与出液管22内腔连通时能被出液管22推动而使阀门组件4相对底座组件1向下滑动的顶推结构7;所述底座组件1还包括能与连接底座11或暂储管12连接并与暂储管12连通的连接管13,所述第一阀门管41与连接底座11活动连接并位于连接管13内侧,所述第一阀门管41与连接管13之间形成有当第一阀门管41相对连接管13向下滑动时能增大其容积而与外部大气压产生气压差的第二复位腔200。

9、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3内壁上设有能与第一阀门管41外壁密封连接的连接管密封环131,所述第一阀门管41外壁上设有能与连接管13内壁密封连接的第一阀门管密封环411,所述第二复位腔200由连接管13内壁、连接管密封环131、第一阀门管41外壁及第一阀门管密封环411围成。

10、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管密封环411与第一阀门管41可拆卸地连接。

11、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结构7为设在第一阀门管41上并当出液管22向下滑动时能被出液管22下端口边缘顶推以使得第一阀门管41向下滑动的顶推台阶。

12、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3与连接底座11或暂储管12可拆卸地连接。

13、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1与暂储管12可拆卸地连接。

14、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上设有能将容器内腔与外部连接的进气过道。

15、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所述活动组件2与底座组件1之间形成有当活动组件2相对底座组件1向下滑动时能减小其容积而与外部大气压产生气压差的第三复位腔300。

16、如上所述一种泵头装置,所述活动组件2与底座组件1之间设有能将活动组件2相对底座组件1锁定的锁定结构400。

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活动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形成有当活动组件相对底座组件向下滑动时能增大其容积而与外部大气压产生气压差的第一复位腔;在使用时,按压活动组件以使得活动组件相对底座组件向下滑动,使得暂储腔内的液体能够流出外侧,且暂储腔与容器内腔隔绝,在活动组件向下滑动过程中,第一复位腔的容积增大,则第一复位腔内的大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从而使得第一复位腔与外部产生气压差;在撤销对活动组件的外力作用时,此刻第一复位腔内的气压拉动活动组件向上滑动复位,使得容器内腔的液体进入暂储腔内,且暂储腔与外部隔绝,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第一复位腔的容积,使得第一复位腔内的气压与外部大气压之间产生气压差,实现活动组件自动复位这一功能,替代采用弹簧来实现复位这一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洁,安全可靠,成本低的特点。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连接管与连接底座或暂储管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将将底座组件分成相互独立的连接底座、暂储管和连接管,能够方便生产。

20、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复位腔、第二复位腔及第三复位腔来实现活动组件自动复位这一功能,替代采用弹簧来实现复位这一结构,能够提高复位效果,同时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