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架传动结构以及辊式顶升移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0919发布日期:2023-09-13 19:3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架传动结构以及辊式顶升移载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架传动结构以及辊式顶升移载机,属于物流运输领域。


背景技术:

1、输送线是完成其物料的输送任务的设备,物料输送路线经常为非直线运输,需要改变输送线的延伸方向来完成物料在车间内的转弯,应用直角转弯时,转弯处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运输架之间的连接会对运输线的传动结构产生干扰,使传动结构中不得不包含张紧度更差的竖直布置的结构。

2、在辊式输送线中,两个相互垂直的运输架衔接之后,其衔接处两侧的辊子之间的传动结构往往重新设计为包含竖直传动的结构,用于避让衔接处,以免发生干涉。对于在竖直方向上布置的传动机构,如带传动、链传动,其上、下传动轮之间的张紧效果较差,甚至发生传动失效、传动不稳定等问题。由于设计公差、制造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对该实际问题常采用额外增设的张紧元件,但是新增的张紧元件易与输送架中的其他装置发生干涉,受空间条件所限导致其张紧效果较差,同时对制造误差引起的松动的适应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额外增设机构、张紧效果好、避免传动失效的输送架传动结构。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输送架传动结构,包含间隔设置的两块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置槽,用于连接与其相互垂直的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辊子、第二辊子,所述第一辊子、第二辊子下方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并且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位于安置槽下方;所述第一辊子和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辊子和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传动表面到其轮轴的距离沿转动方向不断变化,使第一辊子和第一传动轮之间的传动连接得到周期性张紧;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传动表面到其轮轴的距离沿转动方向不断变化,使第二辊子和第二传动轮之间的传动连接得到周期性张紧。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上设有轮齿,所述第一辊子、第二辊子上设有齿轮,且所述第一辊子和第一传动轮之间的传动连接、第二辊子和第二传动轮之间的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之间的传动连接均为链传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结构和第二传动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同相位设置且传动比为1。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辊子和第一传动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为凸轮或具有偏心轴。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位于同一高度,使二者之间的传动连接沿水平方向布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辊子、第一传动轮的连线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安置槽的延伸方向;第二辊子、第二传动轮的连线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安置槽的延伸方向。

10、一种辊式顶升移载机,包含基座、移载架、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固定于基座且支撑移载架,所述顶升机构可以抬升/下降移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架具有所述的输送架传动结构,所述安置槽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移载架的两侧,用于连接移载方向上的输送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侧安置槽之间设有多个辊子,所述多个辊子等间距间隔设置,且相邻的辊子之间传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子上设有齿轮,且相邻的辊子之间的传动连接均为链传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 通过调整传动轮的轮身边界到轮轴之间的距离,使传动连接得到周期性的张紧,避免长时间运行后传动失效;

15、2. 通过在周期性张紧中保留相对松弛的部分,提高对不同的松弛程度的传动结构的适应性;

16、3. 通过对传动轮之间的相位和传动比的限定,使第一棍子和第二辊子同步转动。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架传动结构,包含间隔设置的两块侧板(1),所述侧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安置槽(11),用于连接与其相互垂直的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1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辊子(201)、第二辊子(202),所述第一辊子(201)、第二辊子(202)下方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31)、第二传动轮(32),并且所述第一传动轮(31)、第二传动轮(32)位于安置槽(11)下方;所述第一辊子(201)和第一传动轮(3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辊子(202)和第二传动轮(3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31)和第二传动轮(3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31)的传动表面(3a)到其轮轴(3b)的距离(3d)沿转动方向不断变化,使第一辊子(201)和第一传动轮(31)之间的传动连接得到周期性张紧;所述第二传动轮(32)的传动表面(3a)到其轮轴(3b)的距离(3d)沿转动方向不断变化,使第二辊子(202)和第二传动轮(32)之间的传动连接得到周期性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架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31)、第二传动轮(32)上设有轮齿,所述第一辊子(201)、第二辊子(202)上设有齿轮,且所述第一辊子(201)和第一传动轮(31)之间的传动连接、第二辊子(202)和第二传动轮(32)之间的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31)、第二传动轮(32)之间的传动连接均为链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架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31)的结构和第二传动轮(3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轮(31)和第二传动轮(32)同相位设置且传动比为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架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子(201)和第一传动轮(31)之间的传动比为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架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31)、第二传动轮(32)为凸轮或具有偏心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架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31)和第二传动轮(32)位于同一高度,使二者之间的传动连接沿水平方向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架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子(201)、第一传动轮(31)的连线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安置槽(11)的延伸方向;第二辊子(202)、第二传动轮(32)的连线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安置槽(11)的延伸方向。

8.一种辊式顶升移载机,包含基座(6)、移载架(5)、顶升机构(7),所述顶升机构(7)固定于基座(6)且支撑移载架(5),所述顶升机构(7)可以抬升/下降移载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架(5)具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架传动结构,所述安置槽(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移载架(5)的两侧,用于连接移载方向上的输送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辊式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安置槽(11)之间设有多个辊子(2),所述多个辊子(2)等间距间隔设置,且相邻的辊子(2)之间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辊式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2)上设有齿轮,且相邻的辊子(2)之间的传动连接均为链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架传动结构,包含间隔设置的两块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辊子、第二辊子,所述第一辊子、第二辊子下方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并且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位于安置槽下方;所述第一辊子和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辊子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均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传动表面到其轮轴的距离沿转动方向不断变化,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传动表面到其轮轴的距离沿转动方向不断变化,使传动连接得到周期性张紧。本技术还公开了具有该输送架传动结构的辊式顶升移载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不额外设置张紧元件下,对竖直布置的传动结构进行周期性张紧,提高传动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传动失效。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