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转运结构和孵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2909发布日期:2023-04-26 23:5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转运结构和孵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种蛋/胚蛋孵化、转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转运结构和孵化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孵化机主要由箱体、蛋车、翻蛋装置、进排风口、风机、蛋盘、加热、加湿、温湿度控制装置及报警系统组成。箱体的框架主要由钢构件组成,立面和顶面为涂塑钢板或彩板。蛋车为金属结构,蛋盘装置固定在四根吊杆上且可以活动,翻蛋时以蛋车两端中心为支点,向右、向左倾斜。控温系统主要由温度探头、温度调节器和电热管组成。控湿系统主要由相对湿度探头、调节器和加湿装置组成。且在对种蛋进行冷却贮藏的情况下,也需要将种蛋放置到冷库的内部,以避免常温条件下种蛋被外界细菌污染。

2、而传统孵化机通常只有温湿度和翻蛋的控制,仅能满足孵化的基本条件,其不足之处如下:

3、(1)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满载种蛋/胚蛋的蛋车进出孵箱、孵房或恒温恒湿温室需要人力推动,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2)对种蛋进行消毒需要单独设置消毒间,种蛋/胚蛋表面消毒也由人工使用雾化器喷洒消毒剂,或使用甲醛进行熏蒸消毒,智能程度低,局限性较大;

5、(3)由于孵化过程只有温湿度监控,缺乏失水率、o2浓度(po2)、co2浓度(pco2)及胚胎生长发育情况等实时监测,孵化过程需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观察胚胎发育的胚像凭经验进行施温、加湿,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判断难度;

6、(4)孵化机内没有设置冷却散热系统,在孵化过程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调节风加大排风门或切断加热电源或打开孵化箱门进行缓慢散热降温,且在无人值班时无法进行超温处置。

7、现有的冷库用于接种后经孵育培养的胚蛋冷却贮藏,由制冷、风扇和温度控制组成,其不足之处如下:

8、(1)需冷却的胚蛋进出冷库都需要人力推拉沉重的蛋车,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9、(2)胚蛋消毒需要单独设置消毒间,种蛋/胚蛋表面消毒由人工或雾化器喷洒消毒剂,或进行熏蒸消毒。

10、此外,在对蛋盘进行码垛或拆垛的情况下,均需要工作人员手动码垛或拆垛,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智能程度低。

11、目前,针对现有的孵化机以及冷库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人工对蛋盘进行码垛或拆垛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种蛋/胚蛋全自动进出、转运装置、孵化系统以及冷藏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孵化机以及冷库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人工出入孵化箱/冷库、转运及蛋盘码垛或蛋垛拆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转运结构,所述全自动转运结构包括:

3、第一运输单元,所述第一运输单元用于传送蛋盘;

4、平台单元,所述平台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运输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运输单元传送的蛋盘;

5、夹取单元,所述夹取单元的输入端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运输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平台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运输单元传至所述平台单元的蛋盘整理成蛋垛;

6、第一转运单元,所述第一转运单元设置于所述夹取单元的输出端的内部,用于获取所述夹取单元夹持的蛋垛,并将蛋垛放置到蛋框内;

7、第二运输单元,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输入端位于所述夹取单元输出端的内部,并套设所述第一转运单元设置,用于传送装有蛋垛的蛋框;

8、第三运输单元,所述第三运输单元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夹取单元输出端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侧部,用于将所述蛋框传送到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输入端;

9、第二转运单元,所述第二转运单元设置于所述第四运输单元的侧部,用于获取所述第四运输单元传送的所述蛋框;

10、储蛋单元,所述储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运单元的侧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转运单元传送的蛋框。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单元包括:

12、第一支撑架元件;

13、第一运输元件,所述第一运输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元件的顶端,用于传送所述蛋盘;

14、第一监测元件,所述第一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元件的输出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运输元件上是否有蛋盘。

15、进一步地,所述平台单元包括:

16、放蛋板元件,所述放蛋板元件设置于所述夹取单元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运输单元的输出端;

17、第一升降元件,所述第一升降元件设置于所述放蛋板元件的底端,且所述第一升降元件的顶端与所述放蛋板元件的底端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夹取单元包括:

19、安装元件,所述安装元件的第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运输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平台单元,所述安装元件的第二端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转运单元和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输入端;

20、转移元件,所述转移元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元件的顶端;

21、夹取元件,所述夹取元件的顶端与所述转移元件的底端连接,用于在所述转移元件的带动下进行移动。

2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元件包括:

23、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运输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平台单元,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二端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转运单元;

24、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顶端,且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顶端设置有所述转移元件;

25、两第一滑槽,两所述第一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顶端的两相对侧壁,并与所述转移元件滑动连接。

26、进一步地,所述转移元件包括:

27、安装件,所述安装件架设于所述安装元件的顶端;

28、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开设于所述安装件的下端;

29、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

30、螺杆,所述螺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且所述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螺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

31、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并螺纹套设所述螺杆设置,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二端向下设置于所述安装杆的下方;

32、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两侧设置于所述安装元件的内部,并与所述安装元件滑动连接。

33、进一步地,所述夹取元件包括:

34、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上端与所述转移元件的下端连接,用于在所述转移元件的作用下进行移动;

35、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设置于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用于在所述伸缩气缸的作用下进行移动;

36、两夹板,两所述夹板设置于所述伸缩件的两伸缩端,用于在所述伸缩件的作用下夹持蛋盘或蛋垛。

3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运单元包括:

38、第二升降元件,所述第二升降元件设置于所述夹取单元的内部;

39、转运板元件,所述转运板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元件的顶端,并与所述夹取单元相对应且配合设置,用于支撑蛋垛。

4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运输单元包括:

41、第二支撑架元件,所述第二支撑架元件的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夹取单元的输出端的内部,并套设所述第一转运单元;

42、第二运输元件,所述第二运输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元件的顶端;

43、第一推动元件,所述第一推动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元件的输入端的侧部;

44、第二监测元件,所述第二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元件的侧壁,用于检测蛋框。

4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运输单元包括:

46、第三支撑架元件,所述第三支撑架元件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夹取单元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侧部;

47、第三运输元件,所述第三运输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架元件的顶端,用于将蛋框传送到所述第二运输单元;

48、第一气缸元件,所述第一气缸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架元件的输出端;

49、第二气缸元件,所述第二气缸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元件的输出端,用于推动所述蛋框进入到所述第二运输单元。

50、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转运结构还包括:

51、拨动单元,所述拨动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输出端的两侧,且所述拨动单元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52、进一步地,所述拨动单元包括:

53、两电机元件,两所述电机元件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输出端的两侧,且两所述电机元件的输出端均位于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上方;

54、两拨片元件,两所述拨片元件的第一端对应设置于两所述电机元件的输出端,用于对所述蛋框进行限位或释放。

55、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转运结构还包括:

56、第四运输单元,所述第四运输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运输单元传送的蛋框。

57、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运输单元包括:

58、第四支撑架元件,所述第四支撑架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输出端;

59、第四运输元件,所述第四运输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撑架元件的顶端,用于转运蛋框。

6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运单元包括:

61、横轨元件,所述横轨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运输元件的侧部;

62、转运箱元件,所述转运箱元件的顶端可滑动套设于所述横轨元件设置,用于沿所述横轨元件进行滑动;

63、动力元件,所述动力元件设置于所述转运箱元件的上方,且所述动力元件的底端与所述转运箱元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运箱元件进行移动;

64、四第三升降元件,四所述第三升降元件对应设置于所述转运箱元件的内部;

65、转运元件,所述转运元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运箱元件的内部,且所述转运元件的两边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升降元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三升降元件带动下上升或下降;

66、距离检测元件,所述距离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转运元件,用于检测所述转运元件上升或下降的距离。

67、进一步地,所述转运箱元件包括:

68、转运箱,所述转运箱的顶端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横轨元件的顶端;

69、四第三滑槽,若干所述第三滑槽开设于所述转运箱的侧壁,用于安装对应的所述第三升降元件。

70、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元件包括:

71、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底端与所述转运箱元件连接,用于在转动的情况下,带动所述转运箱元件沿所述横轨元件进行滑动;

72、两第一传动轮,两所述第一传动轮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两端,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进行转动;

73、第一动力电机,所述第一动力电机与一所述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

7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升降元件包括:

75、两第二传动轮,两所述第二传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运箱元件的内部;

76、第二动力电机,所述第二动力电机设置于所述转运箱元件的内部,并与一所述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

77、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套设两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并与所述转运元件连接。

78、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元件包括:

79、转运件,所述转运件设置于所述转运箱元件的内部;

80、若干第二滑块,若干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转运件的两侧壁,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运箱元件的内部,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升降元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三升降元件的作用下在所述转运箱元件的内部上下滑动;

81、传送件,所述传送件设置于所述转运件的顶端。

82、进一步地,所述储蛋单元包括:

83、轨道元件,所述轨道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运单元的侧部;

84、若干储蛋元件,若干所述储蛋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运单元的侧部,且每一所述储蛋元件的底端与所述轨道元件滑动连接;

85、若干第五运输元件,若干所述第五运输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储蛋元件的内部,用于带动所述蛋框进行移动;

86、若干喷嘴元件,若干所述喷嘴元件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储蛋元件的侧壁,用于对所述储蛋元件上的蛋框进行消毒。

87、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转运结构还包括:

88、推送单元,所述推送单元的下端与所述第四运输单元的侧壁连接,用于将所述第四运输单元上的蛋框推到所述第二运输单元。

89、进一步地,所述推送单元包括:

90、第三气缸元件,所述第三气缸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运输单元的侧壁;

91、推板元件,所述推板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气缸元件的伸缩端;

92、第三监测元件,所述第三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推板元件朝向所述第二运输单元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第三运输单元的顶端是否有货物。

9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孵化系统,包括:

94、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全自动转运结构。

95、进一步地,所述孵化系统还包括:

96、孵化装置,所述孵化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全自动转运结构的所述第二转运单元和所述储蛋单元,所述孵化装置的外部设置有所述全自动转运结构的第一运输单元、平台单元、夹取单元、第一转运单元、第二运输单元、第三运输单元、拨动单元以及第四运输单元。

97、进一步地,所述孵化系统还包括:

98、冷藏装置,所述冷藏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全自动转运结构的所述第二转运单元和所述储蛋单元,所述冷藏装置的外部设置有所述全自动转运结构的第一运输单元、平台单元、夹取单元、第一转运单元、第二运输单元、第三运输单元、拨动单元以及第四运输单元。

99、进一步地,所述孵化装置包括:

100、孵化单元,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放置所述全自动转运结构的所述第二转运单元和所述储蛋单元;

101、第一温控单元,所述第一温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使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保持恒温;

102、冷控单元,所述冷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对所述孵化单元超温时进行降温;

103、湿控单元,所述湿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使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保持恒湿;

104、通气单元,所述通气单元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对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进行换气;

105、第一消毒单元,所述第一消毒单元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对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进行消毒;

106、货架清洁单元,所述货架清洁单元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对所述储蛋单元的内部进行清洁;

107、胚胎视觉图像监测单元,所述胚胎视觉图像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储蛋单元装置的支架上端,用于监测所述种蛋孵化过程胚胎生长发育情况,特别是三个典型蛋相;

108、多功能监测单元,所述多功能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储蛋单元装置的底端连接。

1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控单元包括:

110、第一温度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孵化单元内部的温度;

111、第一调温元件,所述第一调温元件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对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进行加热;

112、降温元件,所述降温元件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对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进行散热。

113、进一步地,所述冷控单元包括:

114、制冷元件,所述制冷元件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外侧壁;

115、第一风管元件,所述第一风管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制冷元件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连接,用于超温时向所述孵化单元输送冷气降温;

116、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管元件的第二端,用于对所述第一风管元件进行开启或封闭。

117、进一步地,所述湿控单元包括:

118、湿度检测元件,所述湿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侧壁,用于检测所述孵化单元内部的湿度;

119、存储元件,所述存储元件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外侧壁,用于存储纯化水;

120、第一通道元件,所述第一通道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存储元件连接;

121、加湿元件,所述加湿元件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外侧壁,并与所述第一通道元件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加湿元件的输出管道位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增加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的湿度。

122、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单元包括:

123、风机元件,所述风机元件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外侧壁,用于向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输送新风;

124、第二风管元件,所述第二风管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风机元件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连接;

125、过滤元件,所述过滤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风管元件的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孵化单元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

1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毒单元包括:

127、第一储液元件,所述第一储液元件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外侧壁,用于存放消毒液;

128、第二通道元件,所述第二通道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液元件连接;

129、第一雾化元件,所述第一雾化元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外侧壁,并与所述第二通道元件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雾化元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将雾化后的消毒液喷向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

130、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监测单元包括:

131、若干压力检测元件,若干所述压力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储蛋单元的底端,用于检测所述储蛋单元的总失水重量,以判断种蛋的失水率;

132、氧浓度监测元件,所述氧浓度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监测所述孵化单元内部的氧浓度值;

133、二氧化碳监测元件,所述二氧化碳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孵化单元的内部,用于监测所述孵化单元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值。

134、进一步地,所述冷藏装置包括:

135、冷藏单元,所述冷藏单元的内部用于放置所述全自动转运结构的所述第二转运单元和所述储蛋单元;

136、第二温控单元,所述第二温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冷藏单元的内部,用于使所述冷藏单元维持恒温;

137、第二消毒单元,所述第二消毒单元设置于所述冷藏单元的内部,用于对所述冷藏单元的内部进行消毒。

13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温控单元包括:

139、第二温度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冷藏单元的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冷藏单元内部的温度;

140、第一制冷元件,所述第一制冷元件设置于所述冷藏单元,用于向所述冷藏单元的内部输送冷气。

14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消毒单元包括:

142、第二臭氧发生元件,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元件设置于所述冷藏单元的外部;

143、第四通道元件,所述第四通道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元件连接;

144、第二气嘴元件,所述第二气嘴元件与所述第四通道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并位于所述冷藏单元的内部,用于向所述冷藏单元的内部输送臭氧。

14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46、(1)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转运结构,通过夹取单元将第一运输单元输出端的平台单元上的蛋盘夹持、整理码成蛋垛,同时第三运输单元将空蛋框传送至第一转运单元的上方,然后将蛋垛夹持到第一转运单元,第一转运单元将蛋垛放置到蛋框的内部,继而第二运输单元和第四运输单元将装载种蛋/胚的蛋框传送到第二转运单元,第二转运单元将蛋框传送到储蛋单元上,从而实现了码垛、装箱,蛋盘、蛋框的自动转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搬运蛋框的问题;

147、(2)储蛋单元内部的蛋框也能够传送到第二转运单元,第二转运单元将蛋框传送到第四运输单元之后,推送单元将蛋框从第四运输单元推动到第二运输单元,第二运输单元将蛋框移动到第一转运单元的上方,最后第一转运单元将蛋垛从蛋框内推出,夹取单元将蛋垛夹取到第一运输单元,第一转运单元的上方空蛋框从第三运输单元传出,夹取单元与平台单元配合将蛋垛拆成单一蛋盘,从而实现对蛋垛进行转运、拆箱、拆垛;

148、(3)本实用新型的孵化系统,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单元和/或湿度控制单元等控制元件,从而能够保证孵化单元或冷控单元内部的恒温恒湿,同时,孵化系统增加了失水率、o2浓度(po2)、co2浓度(pco2)及胚胎生长发育情况视觉图像等生命感知单元对种蛋孵化过程胚胎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提高种蛋或胚蛋孵化质量;

149、(4)本实用新型的孵化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消毒单元、第二消毒单元从而能够自动化对孵化单元的内部进行消毒或对冷藏单元的内部进行消毒,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冷库需要单独设置消毒间的问题;

150、(5)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将蛋框存入孵箱/冷库或从孵箱/冷库取出、蛋垛从蛋框取出或装入蛋框、蛋盘码垛或蛋垛拆垛,从而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蛋盘码垛、蛋框转运的智能程度,解决了现有的孵化机和冷库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