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9334发布日期:2023-06-04 16:1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透镜,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透镜结构。


背景技术:

1、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的,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两种,玻璃透镜比塑胶贵。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的,其成像效果要比塑胶镜头好,在天文、军事、交通、医学、艺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现有技术中的透镜结构,在使用运输过程中,通常是一定数量的透镜进行运输,由于透镜表面的设定光洁度以及弧面,是影响透镜功能的中要因素,所以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透镜进行良好的保护运输,然而目前的透镜在运输过程中,一定数量的透镜彼此之间存储摩擦和碰撞,使得透明表面出现磨损,从而大大影响了透明的实际功能稳定,尽管在批量运输下具有保护垫配合放置槽,实现批量保护,然而针对数量不多的透镜的单独转运时,大体积的保护垫无法方便应用,较少数量下的透镜在搬运时则缺乏有效自我保护,容易出现磨损划伤,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镜结构,具有提高运输稳定以及提高搬运便捷性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镜结构,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保护圈,所述保护圈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垫,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部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保护圈活动套接,所述保护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球头。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圈的顶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内表面与固定环活动套接,通过利用环槽与固定环的活动套接,实现保护盖的安装固定,实现对透镜本体正面的保护。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垫的底面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孔的内径小于球头的直径,通过利用限位垫,保证套接后从底部实现对透镜本体的限位,避免从底部滑脱,且通过控制套孔和球头的尺寸,使得实际堆放时,使得球头套接后自动限位,避免滑脱。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对称分布在保护盖的上方,通过利用两组对称分布的连接杆,使得两组球头的套接下,加强实际安装稳定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上下之间的宽度小于环槽的深度,所示固定环的最大直径等于环槽的最大直径,通过控制固定环和环槽的尺寸,使得固定环套接后受到弹性保护圈的挤压,增加实际阻尼,避免滑脱。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圈和限位垫均为弹性材质,所述固定环和球头均为刚性材质,通过利用弹性材质的保护圈和限位垫,实现对透镜本体的保护,同时方便变形,实现固定环和球头套接后的夹紧,提高安装稳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镜本体的外表面套接弹性材质制成的保护圈,并在保护圈的顶面开设环槽,且在透镜外侧增设保护盖,通过使得保护盖底部的固定环与保护圈上的环槽套接,实现单个透镜的表面保护,在进行转运过程中,有效避免碰撞造成的透镜表面损伤,大大提高了少量透镜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使用效果好。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限位垫的底面开设套孔,并在保护盖的顶面固定安装连接杆,且使得连接杆的顶面固定连接球头,当对一定量的透镜进行搬运时,通过自下而上堆放透镜,并使得上方的限位垫位于下方的保护盖的上方,并使得保护盖顶部的球头套接在限位垫的套孔中,完成套接固定,配合限位垫的弹性,使得直径略大套孔的球头套入后限位,完成透镜的稳定堆放,从而方便对透镜进行整齐的搬运。



技术特征:

1.一种透镜结构,包括透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保护圈(2),所述保护圈(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垫(3),所述透镜本体(1)的顶部设有保护盖(4),所述保护盖(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与保护圈(2)活动套接,所述保护盖(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球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圈(2)的顶面开设有环槽(6),所述环槽(6)的内表面与固定环(5)活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3)的底面开设有套孔(9),所述套孔(9)的内径小于球头(8)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7)对称分布在保护盖(4)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上下之间的宽度小于环槽(6)的深度,所述固定环(5)的最大直径等于环槽(6)的最大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圈(2)和限位垫(3)均为弹性材质,所述固定环(5)和球头(8)均为刚性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透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透镜结构,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保护圈,所述保护圈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垫,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部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保护圈活动套接,所述保护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球头。本技术通过在透镜本体的外表面套接弹性材质制成的保护圈,并在保护圈的顶面开设环槽,且在透镜外侧增设保护盖,通过使得保护盖底部的固定环与保护圈上的环槽套接,实现单个透镜的表面保护,在进行转运过程中,有效避免碰撞造成的透镜表面损伤,大大提高了少量透镜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贤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科乐泰光学玻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