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翻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4260发布日期:2023-05-27 16:2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浮翻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气浮翻板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对工件的翻转操作。以液晶屏的偏光板为例,偏光板产品的上下两个表面分别为离型面和保护面,因品质要求,裁切方向统一为保护面向上裁切,但是有些客户需求离型面向上出货,因此需要对偏光板产品进行翻转。对于此类尺寸较大、重量较重的板状产品,人工搬运或翻转都是较为困难的,不仅工作效率低,还容易因为操作不当造成产品损坏。此外,偏光板产品的无尘等级高,对工作环境的洁净度及操作工艺的精细度也有较高要求,即使借助于一些机械化传输装置,如果直接将偏光板在工作平台上推动,也容易因为较大的摩擦力而粘附灰尘杂质,甚至损伤板面,降低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高效传输并翻转大型板状工件、达到无尘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的气浮翻板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气浮翻板装置,用于传输并翻转板状的工件,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包括基座、翻转座、翻转机构及夹持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翻转座能够绕转动中心线相对旋转地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转动中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翻转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翻转座旋转;

4、所述夹持传输机构包括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平台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分别平行于所述转动中心线,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分别能够沿垂直于所述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相对运动地与所述翻转座连接,所述第一平台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平台的运动方向相互平行;

5、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气浮机构,所述气浮机构包括气浮口、气浮珠及供气装置,所述气浮口具有间隔开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或所述第二承载面上的多个,每个所述气浮口中均活动地设有一个所述气浮珠,所述气浮珠的外径大于所述气浮口的口径,所述供气装置用于向每个所述气浮口中供气,所述气浮机构还包括用于提供每个所述气浮珠朝向对应的所述气浮口运动所需作用力的弹性件。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气浮口均具有柱形的内腔,所述内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或所述第二承载面,所述气浮珠能够沿所述内腔的轴向相对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供气装置从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或所述第二承载面的一侧向所述气浮口中供气,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内腔中。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均设有所述气浮机构。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气浮口在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或所述第二承载面上呈阵列排布。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形成传输通道,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中位于下方的一者设有所述气浮机构,所述供气装置向每个所述气浮口中供气;当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互靠近并能够夹持所述工件,所述供气装置停止供气。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传输机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够相对运动地与所述翻转座连接,当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传输通道中,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工件的传输方向。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台的运动方向,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运动的限位驱动装置,所述限位驱动装置与所述翻转座连接,当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转动中心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传输通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传输机构还包括第一夹持气缸与第二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气缸与第二夹持气缸分别与所述翻转座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平台沿垂直于所述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相对运动,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用于驱使所述第二平台沿垂直于所述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相对运动。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具有开口向上的工作腔,至少部分所述翻转座位于所述工作腔中,所述转动中心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轴与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分设于所述工作腔的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分别能够绕所述转动中心线旋转,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分别与所述翻转座的对应一侧部连接,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绕所述转动中心线旋转的驱动装置。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座包括底支架与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具有分设于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分别与同侧的所述侧支架连接,所述底支架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每个所述底支架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侧支架之间,两个所述底支架与两个所述侧支架共同围设形成工作空间,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均位于所述工作空间中。

15、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浮翻板装置,能够实现在无尘环境下对偏光板等大面积板状工件的翻转。其中气浮机构能够显著减少工件在平移传输过程中与承载平台之间的摩擦,气浮珠与工件之间滚动接触,同时工件受到气浮口上升气流的推力,所受的摩擦力更小,无论人工还是机械推动都更轻松省力,工件也更不易沾染灰尘和受到磨损。进一步地,本装置中,工件的越重,在重力作用下,气浮口的开度越大,气浮口的送气量也越大,从而对不同重量的工件都具有自适应的减小摩擦的传输效果。此外,该气浮翻板装置中的夹持传输机构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夹持,进而由翻转机构及翻转座驱动旋转,实现传输与翻转动作的流畅衔接,有效提高工艺效率及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浮翻板装置,用于传输并翻转板状的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包括基座、翻转座、翻转机构及夹持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翻转座能够绕转动中心线相对旋转地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转动中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翻转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翻转座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气浮口均具有柱形的内腔,所述内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或所述第二承载面,所述气浮珠能够沿所述内腔的轴向相对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供气装置从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或所述第二承载面的一侧向所述气浮口中供气,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均设有所述气浮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浮口在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或所述第二承载面上呈阵列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形成传输通道,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中位于下方的一者设有所述气浮机构,所述供气装置向每个所述气浮口中供气;当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互靠近并能够夹持所述工件,所述供气装置停止供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浮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传输机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够相对运动地与所述翻转座连接,当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传输通道中,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工件的传输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浮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台的运动方向,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运动的限位驱动装置,所述限位驱动装置与所述翻转座连接,当所述气浮翻板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转动中心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传输通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传输机构还包括第一夹持气缸与第二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及第二夹持气缸分别与所述翻转座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平台沿垂直于所述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相对运动,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用于驱使所述第二平台沿垂直于所述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相对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开口向上的工作腔,至少部分所述翻转座位于所述工作腔中,所述转动中心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轴与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分设于所述工作腔的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分别能够绕所述转动中心线旋转,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分别与所述翻转座的对应一侧部连接,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绕所述转动中心线旋转的驱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浮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座包括底支架与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具有分设于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分别与同侧的所述侧支架连接,所述底支架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每个所述底支架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侧支架之间,两个所述底支架与两个所述侧支架共同围设形成工作空间,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均位于所述工作空间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翻板装置,其中,翻转座能够绕转动中心线相对旋转地与基座连接;夹持传输机构包括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分别能够沿垂直于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相对运动地与翻转座连接;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气浮机构,气浮机构包括气浮口、气浮珠及供气装置,气浮口具有间隔开设于第一承载面和/或第二承载面上的多个,每个气浮口中均活动地设有一个气浮珠,供气装置用于向每个气浮口中供气,气浮机构还包括用于提供每个气浮珠朝向对应的气浮口运动所需作用力的弹性件。该气浮翻板装置能够实现在无尘环境下对大面积板状工件的翻转,减少工件平移过程中与平台之间的摩擦,提高工艺效率及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攸赳,孙星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鸿仕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