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8710发布日期:2023-06-28 13:4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运输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


背景技术:

1、冷态沥青运输的一种方式为袋装沥青运输,需要使用汽运槽车将沥青运输至袋装分包点进行冷却装袋,需要使用内袋与外袋。沥青袋装外包装容易在运输和装卸时出现污染或者破损;包装袋与内袋均为一次性用品,造成环境污染、浪费及二次处理费用,且沥青极易泄露污染外袋,受污染的外袋需按危废处理,同时沥青再加热适用也需要专用设备,再加热后到达现场有时沥青热量流失无法使用就需要再次进行加热。

2、为了克服上述沥青运输的不足之处,现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运输沥青的转运箱,用于装载冷态沥青,实现过程冷态沥青普货运输或混合运输。但这种转运箱在多次运输后,或者运输使用过程中碰撞等因素导致箱体变形,并且到达运输目的后,加热沥青的方式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以解决现转运箱容易变形且加热沥青的方式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包括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中,有两对规格相同的侧面或四个侧面的规格均相同;

4、四个侧面的底部均与底面活动式连接,且四个侧面依次连接后围成转运箱的四个侧壁;

5、在底面上或底面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在所述底面的侧面开设有连接口。

6、进一步的,所述底面包括底面本体及设置于底面本体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与底面本体形状相同的边框及设置于边框内的加强板。

7、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相互平行设置。

8、进一步的,在底面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方格状的龙骨,以提高底面的强度。

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盘管,所述连接口包括进口和出口。

10、进一步的,在四个侧面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由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组成的加强结构。

11、进一步的,在转运箱内设置有u型支座,所述u型支座的下表面与底面的上表面贴合。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箱,可以根据干散货运输车辆规格设定尺寸,配套灌装设施,发运灵活,并且可以少量装载,自由组合配货,混合其它普货进行运输;而且本技术方案的转运箱可以现场加温,随用随卸,使用方便,不需要内外袋,转运箱可重复利用,节能环保,减少浪费与环境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中,有两对规格相同的侧面或四个侧面的规格均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包括底面本体及设置于底面本体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与底面本体形状相同的边框及设置于边框内的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在底面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方格状的龙骨,以提高底面的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盘管,所述连接口包括进口和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在四个侧面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由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组成的加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在转运箱内设置有u型支座,所述u型支座的下表面与底面的上表面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现场再加热沥青转运箱,包括底面及有两对规格相同的侧面或四个侧面的规格均相同的侧面;四个侧面的底部均与底面活动式连接,且四个侧面依次连接后围成转运箱的四个侧壁;在底面上或底面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在所述底面的侧面开设有连接口。本技术的转运箱,可以根据干散货运输车辆规格设定尺寸,配套灌装设施,发运灵活,并且可以少量装载,自由组合配货,混合其它普货进行运输;而且本技术方案的转运箱可以现场加温,随用随卸,使用方便,不需要内外袋,转运箱可重复利用,节能环保,减少浪费与环境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吴加宝,刘浩琪,凌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京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