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2229发布日期:2023-06-10 01:2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升降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气动升降柱。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的气动升降柱,如中国专利cn 106498875 a公开的一种气动升降柱,内管与外管之间使用导向块导向,导向块与内管、外管之间属于滑动摩擦,摩檫力较大,运行效率低,且导向块与内管、外管之间接触面较大,容易因为导向块不平,容易造成升降柱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升降柱,减小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升降效率。

2、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气动升降柱,包括外管、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气弹簧及控制所述气弹簧的拉手组件,所述气弹簧的压力缸固定在所述外管上且活塞杆与所述内管相连接,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设有使得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滚动配合的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沿所述内管周向布置的若干个滚动组件。

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沿所述内管轴向布置的至少一个滚动部件,所述滚动部件包括保持架及滚动设置在保持架内的多个滚针,所述多个滚针沿所述内管轴向间隔布置。

5、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沿所述内管轴向布置的多个滚动部件,所述保持架长度方向第一端设有卡槽,所述保持架长度方向第二端设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块,相邻的两个滚动部件之间经卡块和卡槽相连接。

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供所述滚动部件置入的安装槽及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导槽,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部,所述导轨部经由所述导槽与所述滚动部件滚动接触。

7、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轴向一端设有滚针支撑板。

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为燕尾槽。

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长度方向第一端设置供所述内管伸入的开口,所述外管长度方向第二端设有第一盖板,所述内管长度方向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长度方向第二端设有第二盖板,所述气弹簧的压力缸与所述第一盖板相连接,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盖板相连接。

1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二盖板固定连接。

1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板及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固定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盖板上。

12、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手组件包括拉手及连接所述拉手与所述气弹簧的拉线,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供所述拉线伸入的穿孔,所述拉线穿过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气弹簧的控制开关相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滚动机构,使得内管与外管之间为滚动摩擦,减小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升降效率,避免导轨部的变形,提高产品的寿命;还可以减少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晃动,保证升降动作的稳定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气弹簧及控制所述气弹簧的拉手组件,所述气弹簧的压力缸固定在所述外管上且活塞杆与所述内管相连接,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设有使得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滚动配合的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沿所述内管周向布置的若干个滚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沿所述内管轴向布置的至少一个滚动部件,所述滚动部件包括保持架及滚动设置在保持架内的多个滚针,所述多个滚针沿所述内管轴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沿所述内管轴向布置的多个滚动部件,所述保持架长度方向第一端设有卡槽,所述保持架长度方向第二端设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块,相邻的两个滚动部件之间经卡块和卡槽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供所述滚动部件置入的安装槽及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导槽,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部,所述导轨部经由所述导槽与所述滚动部件滚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轴向一端设有滚针支撑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燕尾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长度方向第一端设置供所述内管伸入的开口,所述外管长度方向第二端设有第一盖板,所述内管长度方向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长度方向第二端设有第二盖板,所述气弹簧的压力缸与所述第一盖板相连接,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盖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二盖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板及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固定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盖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包括拉手及连接所述拉手与所述气弹簧的拉线,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供所述拉线伸入的穿孔,所述拉线穿过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气弹簧的控制开关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升降柱,包括外管、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气弹簧及控制所述气弹簧的拉手组件,所述气弹簧的压力缸固定在所述外管上且活塞杆与所述内管相连接,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设有使得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滚动配合的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沿所述内管周向布置的若干个滚动组件。本技术提供的气动升降柱,可提高升降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胡绪山,朱浩翔,扈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哲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