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梁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9258发布日期:2023-04-29 18:0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梁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吊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梁转运工装。


背景技术:

1、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简称轨道吊,由上横梁、大梁、刚性和柔性门腿、运行小车、起升机构、大车运行机构、电气系统、操作驾驶室等组成。根据堆场作业工艺,在单门腿方向或双门腿方向外伸悬臂成为单悬臂或双悬臂机型,不外伸成为无悬臂机型。根据场地、集装箱储运工艺流程及装卸的车辆(集装箱卡车或铁路车辆)确定采用无悬臂、单悬臂和双悬臂的不同结构形式。

2、轨道吊的重量及尺寸较大,要使其完全安装到位,就要求各个部件都能满足质量检测要求。其中,大梁是轨道吊的重要构成部件,现有一款半圆形的大梁,其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大梁的转运,而由于大梁的尺寸比较大,重量较重,又由于大梁本身形状的限制,其截面呈半圆形状,因此,在进行转运的过程中,现有的做法大都是采用平板车来进行转运,即将大梁平面的一侧放置在平板车,为了防止在转运的过程中大梁出现位移,再利用绳索等工具将大梁固定在平板车上,然后再进行转运。

3、在上述的这一转运过程中,会存在着几点缺陷:首先,虽然利用了绳索来对大梁与平板车之间固定,但是由于本身大梁的重量较重,惯性会比较大,因此在转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梁与平板车出现相对细微的滑动现象,导致大梁的表面出现损伤;另外,在对大梁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绳索来进行缠绕固定,在转运结束后,还需要将绳索解开来,而由于大梁的尺寸较大,需要通过缠绕多股绳索离开进行固定,整个过程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大梁转运、减少对大梁造成损伤的大梁转运工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梁转运工装,其创新点在于:转运工装用于对半圆形大梁的转运,包括

3、一转运基座,所述转运基座包括转运底板以及连接在转运底板两侧的转运侧板;

4、所述转运底板上还开有一对并列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水平贯穿整个转运底板;

5、所述转运侧板上开有一凹槽,该凹槽包括位于中间的水平段、位于水平段两侧的第一倾斜段以及位于两个第一倾斜段两侧的第二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的倾斜方向为自第一倾斜段与水平段的连接侧起逐渐向上倾斜,第二倾斜段的倾斜方向为在第二倾斜段与第一倾斜段的连接侧起逐渐向上倾斜,且第二倾斜段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倾斜段的倾斜角度;

6、在两个转运侧板上还连接有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包括连接板、卡板,连接板通过钢丝绳与手拉葫芦的配合与转运侧板相铰接,在卡板的底端开有一卡槽,从而使得卡板形成一倒u型板,在半圆形大梁的水平面上还具有嵌入卡板的卡槽内的凸块。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橡皮垫。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倾斜段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枕木。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使用新型中,通过转运基座与固定卡板的共同配合来实现对半圆形大梁的倒装式固定,减少大梁与转运基座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对应的也就减少了对大梁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再通过固定卡板的配合来进行大梁的固定,只需要四个点即可实现对大梁稳定的固定,整个固定过程非常的方便。

10、对于转运侧板上的凹槽的设计,采用水平段、第一倾斜段以及第二倾斜段的设计来实现大梁的支撑,而不是直接采用弧形状的凹槽来实现大梁的支撑,进一步的减少大梁与转运基座的接触面积。

11、对于第一倾斜段上的橡皮垫的设计,则是为了对半圆形大梁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避免大梁与转运侧板直接接触,而导致大梁与转运侧板之间出现相对位移时对大梁的表面造成损伤。

12、第二倾斜段上的枕木的设计,则是为了与多阶梯段的凹槽进行配合,对大梁与转运侧板之间起到一个填充支撑的作用,避免大梁的半圆形面与转运侧板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大梁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稳定的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梁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转运工装用于对半圆形大梁的转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梁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橡皮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梁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段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枕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梁转运工装,包括一转运基座,转运基座包括转运底板以及连接在转运底板两侧的转运侧板;转运侧板上开有一凹槽,该凹槽包括水平段、第一倾斜段以及第二倾斜段;在两个转运侧板上还连接有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包括连接板、卡板,连接板与转运侧板相铰接,在卡板的底端开有一卡槽,在半圆形大梁的水平面上还具有嵌入卡板的卡槽内的凸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两个转运侧板来实现对半圆形大梁的倒装式固定,减少大梁与转运基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就减少了对大梁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再通过固定卡板的配合来进行大梁的固定,只需要四个点即可实现对大梁稳定的固定,整个固定过程非常的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新,汪小建,吴仁德,张亮,庄一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