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及冷却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7790发布日期:2023-06-15 14:0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及冷却水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胶片冷却,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及冷却水槽。


背景技术:

1、在胶片冷却生产线中,有一种通过长距离的冷却水槽对胶片进行冷却的装置,其中模块带即为在长距离的冷却水槽中运输胶片的载体。

2、由于运输距离较长,模块带300自重很大,现有涨紧结构如图1所示,胶片由压片机输出后,经过前端接取、压印后进入冷却水槽主体100,在冷却水槽主体100前端入口处被模块带300向前运输,由主动轴200链轮输出动力,带动模块带300正转即顺时针转动运行,浮动涨紧棍600处于水中,通过浮动摆臂经过轴承与冷却水槽主体100的底部连接固定,模块带300涨紧力由浮动涨紧棍600的自身重力提供。

3、主动轴200往往只能单向正转即顺时针转动运行,模块带300在主动轴200反转即逆时针转动的带动下反向运行时,由于下层模块带300过长,对主动轴200而言,拉动下层模块带300的阻力相对于抬起浮动涨紧棍600的阻力要大得多,如图2所示,会导致模块带300反转时,浮动涨紧棍600先被拉起,无法起到有效的涨紧作用,继而导致模块带300在主动轴200处打滑、脱齿,在主动轴200左侧位置行成模块带300的堆积,对设备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损坏,增大维修保养成本,影响生产效率。

4、因此,如何实现在长距离的冷却水槽中,模块带双向运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运行传送装置,以实现在长距离的冷却水槽中,模块带模块双向运行;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水槽。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包括模块带、支撑轴、主动轴和涨紧结构;

5、支撑轴和主动轴设置于一圈模块带内侧,主动轴和支撑轴转动以使模块带绕主动轴和支撑轴循环运动;

6、设置于模块带外侧的涨紧结构包括第一涨紧结构和第二涨紧结构,第一涨紧结构和第二涨紧结构相对布置于主动轴两侧;

7、第一涨紧结构包括第一涨紧棍,第二涨紧结构包括第二涨紧棍,第一涨紧棍和第二涨紧棍的位置可改变,以在主动轴顺/逆时针转动时压紧模块带。

8、可选地,在上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中,第一涨紧结构还包括第一涨紧气缸,第一涨紧气缸与第一涨紧棍连接,第一涨紧气缸伸出/缩回,以带动第一涨紧棍靠近/远离主动轴。

9、可选地,在上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中,第二涨紧结构还包括第二涨紧气缸,第二涨紧气缸与第二涨紧棍连接,第二涨紧气缸伸出/缩回,以带动第二涨紧棍靠近/远离主动轴。

10、可选地,在上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中,还包括三位五通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涨紧气缸和第二涨紧气缸伸出或缩回。

11、可选地,在上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中,还包括气缸到位磁性检测开关,用于检测第一涨紧气缸和第二涨紧气缸是否到达预设位置。

12、可选地,在上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中,还包括电机,电机与主动轴相连,以使主动轴转动带动模块带运动。

13、可选地,在上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中,支撑轴包括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设置于模块带的一侧,第三支撑轴和主动轴设置于模块带的另一侧。

14、可选地,在上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中,还包括压辊,压辊相对于第第一涨紧棍设置于模块带的另一侧。

15、一种冷却水槽,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还包括冷却水槽主体。

16、可选地,在上述的冷却水槽中,第一涨紧结构还包括第一涨紧气缸,第一涨紧气缸与第一涨紧棍连接,第一涨紧气缸伸出/缩回,以带动第一涨紧棍靠近/远离主动轴时;冷却水槽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置第一滑块轴承座,第一滑块轴承座与第一涨紧棍和第一涨紧气缸连接,第一涨紧气缸带动第一滑块轴承座在第一滑槽内移动,以改变第一涨紧棍的位置;

17、和/或,第二涨紧结构还包括第二涨紧气缸,第二涨紧气缸与第二涨紧棍连接,第二涨紧气缸伸出/缩回,以带动第二涨紧棍靠近/远离主动轴时;冷却水槽主体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置第二滑块轴承座,第二滑块轴承座与第二涨紧棍和第二涨紧气缸连接,第二涨紧气缸带动第二滑块轴承座在第二滑槽内移动,以改变第二涨紧棍的位置。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包括模块带、支撑轴、主动轴和涨紧结构,可转动的支撑轴和主动轴设置于一圈模块带内侧,通过外力使得主动轴转动,带动模块带循环运动。通过改变第一涨紧结构中的第一涨紧辊和第二涨紧结构中的第二涨紧辊的位置,在主动轴顺/逆时针转动时压紧模块带,模块带实现双向运行的同时保持涨紧不松弛。本实用新型利用两组涨紧结构实现了对主动轴两侧的模块带分别涨紧,避免了主动轴正反转切换时,主动轴链轮脱齿和打滑,模块带堆积造成设备损坏,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实现了在长距离的冷却水槽中模块带双向运行的功能,便于检修和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带(300)、支撑轴、主动轴(200)和涨紧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涨紧结构还包括第一涨紧气缸(401),所述第一涨紧气缸(401)与所述第一涨紧棍(400)连接,所述第一涨紧气缸(401)伸出/缩回,以带动所述第一涨紧棍(400)靠近/远离所述主动轴(2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涨紧结构还包括第二涨紧气缸(501),所述第二涨紧气缸(501)与所述第二涨紧棍(500)连接,所述第二涨紧气缸(501)伸出/缩回,以带动所述第二涨紧棍(500)靠近/远离所述主动轴(2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位五通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涨紧气缸(401)和所述第二涨紧气缸(501)伸出或缩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到位磁性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涨紧气缸(401)和所述第二涨紧气缸(501)是否到达预设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轴(200)相连,以使所述主动轴(200)转动带动所述模块带(300)运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包括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轴设置于所述模块带(300)的一侧,所述第三支撑轴和所述主动轴(200)设置于所述模块带(300)的另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辊(700),所述压辊(700)相对于所述第一涨紧棍(400)设置于所述模块带(300)的另一侧。

9.一种冷却水槽,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槽主体(1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涨紧结构还包括第一涨紧气缸(401),所述第一涨紧气缸(401)与所述第一涨紧棍(400)连接,所述第一涨紧气缸(401)伸出/缩回,以带动所述第一涨紧棍(400)靠近/远离所述主动轴(200)时;所述冷却水槽主体(100)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第一滑块轴承座,所述第一滑块轴承座与所述第一涨紧棍(400)和所述第一涨紧气缸(401)连接,所述第一涨紧气缸(401)带动所述第一滑块轴承座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涨紧棍(400)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包括模块带、支撑轴、主动轴和涨紧结构;支撑轴和主动轴设置于一圈模块带内侧,主动轴和支撑轴转动以使模块带绕主动轴和支撑轴循环运动;设置于模块带外侧的涨紧结构包括第一涨紧结构和第二涨紧结构,第一涨紧结构和第二涨紧结构相对布置于主动轴两侧;第一涨紧结构包括第一涨紧棍,第二涨紧结构包括第二涨紧棍,第一涨紧棍和第二涨紧棍的位置可改变,以在主动轴顺/逆时针转动时压紧模块带。本技术利用双向运行传送装置实现在长距离的冷却水槽中,模块带双向运行。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冷却水槽。

技术研发人员:刘西永,管仁连,寻红涛,赵淑红,孙林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