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散热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7789发布日期:2023-06-15 14:0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离心风机散热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散热通道。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吸尘器风机都是通过扇叶带动风机前部的空气向后部运动,从而实现通过吸尘器吸口吸除粉尘颗粒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风机,离心式风机具有实用性强、噪声低、运行平稳的优点。同时,由于离心风机改变了风管内介质的流向,抽取的负压很高,吸力很大,但是由于风管的限制,抽取的气体无法通过驱动电机,导致驱动扇叶转动的电机难以散热。

2、离心风机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对应安装离心风扇,电机和离心风扇外罩有风机外壳,为了实现离心风扇提高吸口处吸力的同时,使得外部的气体流过电机表面以对电机进行降温,因此在风机外壳上设计散热通道,来实现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机具有较好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离心风机散热通道。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离心风机散热通道,设在风机壳体上,所述风机壳体内安装有电机和离心风扇,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离心风扇的一端设有风扇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的侧表面设有与所述离心风扇外周对应连通的风扇出风口,所述风机壳体上对应所述风扇出风口处对应设有负压腔;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设有电机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的侧表面设有与所述风机对应连通的电机散热口,所述电机散热口与所述负压腔对应。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扇出风口为沿所述离心风扇轴线方向延伸的细长侧风口,所述细长侧风口与所述离心风扇的外周对应连通。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散热口设在所述风机壳体上靠近所述电机与所述离心风扇之间的连接处。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机壳体内布置有多组电机和离心风扇,所述风机壳体上对应每个所述离心风扇分别设有一所述风扇进风口、风扇出风口以及负压腔,所述风机壳体上对应每个所述电机分别设有一所述电机进风口和电机散热口。

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离心风机散热通道,设在风机壳体上,所述风机壳体内安装有电机和离心风扇,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离心风扇的一端设有风扇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的侧表面设有与所述离心风扇外周对应连通的风扇出风口,所述风机壳体上对应所述风扇出风口处对应设有负压腔;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设有电机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的侧表面设有与所述风机对应连通的电机散热口,所述电机散热口与所述负压腔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利用风扇的出风口在风机外壳表面形成一负压腔,并利用负压腔的负压原理,使得流经电机的气体携带热量排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技术特征:

1.离心风机散热通道,设在风机壳体上,所述风机壳体内安装有电机和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离心风扇的一端设有风扇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的侧表面设有与所述离心风扇外周对应连通的风扇出风口,所述风机壳体上对应所述风扇出风口处对应设有负压腔;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设有电机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的侧表面设有与所述风机对应连通的电机散热口,所述电机散热口与所述负压腔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散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出风口为沿所述离心风扇轴线方向延伸的细长侧风口,所述细长侧风口与所述离心风扇的外周对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散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散热口设在所述风机壳体上靠近所述电机与所述离心风扇之间的连接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散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内布置有多组电机和离心风扇,所述风机壳体上对应每个所述离心风扇分别设有一所述风扇进风口、风扇出风口以及负压腔,所述风机壳体上对应每个所述电机分别设有一所述电机进风口和电机散热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散热通道,设在风机壳体上,所述风机壳体内安装有电机和离心风扇,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离心风扇的一端设有风扇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的侧表面设有与所述离心风扇外周对应连通的风扇出风口,所述风机壳体上对应所述风扇出风口处对应设有负压腔;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设有电机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的侧表面设有与所述风机对应连通的电机散热口,所述电机散热口与所述负压腔对应;本装置利用风扇的出风口在风机外壳表面形成一负压腔,并利用负压腔的负压原理,使得流经电机的气体携带热量排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技术研发人员:肖定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得力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