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5127发布日期:2023-04-20 00:4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扁铜线下料分配,具体涉及一种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


背景技术:

1、hair-pin永磁同步电机在国内驱动电机市场上正在逐步大规模应用,相比于传统绕线式电机,由于hairpin铜线扁平的特点,在相同功率下,使电机体积更小,功率更高,是下一代新能源驱动电机的发展方向,而在hairpin铜线下料分配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操作,不仅工作效率低,且在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授权公告号为cn2128631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铜线分料下料机构,包括架体、滑轮、第一定位块、第一安装板、六轴机械手、移动料架、安装架、滑板、第二安装板、铜线挂置杆、第二定位块、操作把手、传感器、限位孔、定位机构、气缸、固定块、楔形块、限位销、以及操作开关;在使用时,通过六轴机械手实现将铜线放置在第二安装板的多个水平规则放置的铜线挂置杆,放置完毕,定位机构取消对移动料架的定位,工作人员将移动料架移走进行下料,实现了对铜线分料下料的半自动化,解决了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且安全性低的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在铜线下料分配之前并不能对铜线进行线型检测,使得不能根据铜线的线型进行分配在不同的铜线挂置杆上,从而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铜线检测的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一侧的分配室、固定于工作台上位于分配室一侧的检测组件以及设置于分配室中的预存组件、投料组件和物料小车,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移送组件,待检测组件对铜线线型检测完成后由移送组件转送到预存组件上,所述投料组件承接预存组件上的铜线并根据铜线线型分配到物料小车上不同位置。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5、1、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组件实现铜线线型的检测,便于根据铜线线型实现下料分配;

6、2、本实用新型采用移送组件实现将检测组件上的铜线移送至预存组件上,通过预存组件实现铜线的预存和输送,最后通过投料组件将不同线型的铜线滑至物料小车上,从而实现铜线的下料分配;

7、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铜线检测的优点。

8、进一步,所述预存组件包括第一立块、紧固在第一立块上且倾斜设置的第一承接杆、固定第一立块上的第一挡料缸、设置于第一挡料缸上的第一挡料杆、位于第一立块一侧的滑台缸、以及连接于滑台缸上的推杆,所述第一承接杆轴线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挡料杆和推杆的上端分别位于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内。

9、通过滑台缸和推杆实现铜线的推料,便于下一铜线的放料,并通过第一挡料杆和第一挡料缸实现铜线的挡料调节,便于铜线的预存。

10、进一步,第一立块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第一承接杆的下方两侧且与第一承接杆的倾斜角度相同;通过第一挡板与第一承接杆配合输送铜线,避免铜线与第一立块接触。

11、进一步,所述分配室设置有第二直线模组,所述投料组件设置在第二直线模组上;通过第二模组实现投料组件的移动调节,方便投料。

12、进一步,所述投料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直线模组上的滑块、设置于滑块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连接的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板上的第二立块、转动连接在第二立块上的第二承接杆、以及与第二承接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二立块固定有第二挡料缸,所述第二挡料缸设置有第二挡料杆,所述第二承接杆朝向物料小车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挡料杆位于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气缸转动连接在安装板;通过第三气缸实现安装板的角度调节,便于投料。

13、进一步,所述第二立块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料缸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挡板平行设置位于第二承接杆的下方两侧;通过第一挡板与第二承接杆配合输送铜线,避免铜线与第二立块接触。

14、进一步,物料小车设置有上下分布的接料组,所述接料组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支杆,铜线经预存组件、投料组件滑至支杆上;通过支杆实现铜线的下料分配,便于铜线的接料。

15、进一步,所述工作台固定有位于检测组件一侧的第一直线模组,移送组件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上;通过第一直线模组实现移送组件的左右移动调节,方便将铜线从检测组件上送到预存组件上。

16、进一步,所述移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一直线模组上的滑座、滑动连接在滑座上的活动块、位于活动块上的气缸夹爪,所述滑座顶部设置有与活动块连接的第二气缸;通过气缸夹爪实现铜线的夹持,并通过第二气缸实现气缸夹爪的上下位置调节,便于将铜线放置在预存组件上。

17、进一步,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位于工作台上的检测台、以及固定在检测台上的视觉相机;通过视觉相机实现铜线线型的检测,便于根据铜线线型进行下料分配。



技术特征:

1.一种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一侧的分配室、固定于工作台上位于分配室一侧的检测组件以及设置于分配室中的预存组件、投料组件和物料小车,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移送组件,待检测组件对铜线线型检测完成后由移送组件转送到预存组件上,所述投料组件承接预存组件上的铜线并根据铜线线型分配到物料小车上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存组件包括第一立块、紧固在第一立块上且倾斜设置的第一承接杆、固定第一立块上的第一挡料缸、设置于第一挡料缸上的第一挡料杆、位于第一立块一侧的滑台缸、以及连接于滑台缸上的推杆,所述第一承接杆轴线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挡料杆和推杆的上端分别位于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立块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第一承接杆的下方两侧且与第一承接杆的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室设置有第二直线模组,所述投料组件设置在第二直线模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直线模组上的滑块、设置于滑块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连接的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板上的第二立块、转动连接在第二立块上的第二承接杆、以及与第二承接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二立块固定有第二挡料缸,所述第二挡料缸设置有第二挡料杆,所述第二承接杆朝向物料小车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挡料杆位于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气缸转动连接在安装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块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料缸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挡板平行设置位于第二承接杆的下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物料小车设置有上下分布的接料组,所述接料组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支杆,铜线经预存组件、投料组件滑至支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固定有位于检测组件一侧的第一直线模组,移送组件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一直线模组上的滑座、滑动连接在滑座上的活动块、位于活动块上的气缸夹爪,所述滑座顶部设置有与活动块连接的第二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位于工作台上的检测台、以及固定在检测台上的视觉相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扁铜线下料分配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侧面设置有分配室,分配室上设置有预存组件,预存组件一侧设置有位于分配室上的投料组件,投料组件能够于分配室进行上下及左右移动,投料组件一侧设置有物料小车,铜线经预存组件、投料组件滑至物料小车上;本技术具有铜线检测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叶新,贾卫东,邵航,李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跃科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