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卷过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4409发布日期:2023-04-26 17:4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钢卷过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卷过料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对钢卷进行移送时,传统的方式是使用天车对钢卷进行吊送,天车虽然能对钢卷进行移送,但天车的造价高、运行时噪音大,并且移动速度较慢,在生产应用中,一些工位对钢卷移送的需求量较大,如对钢卷进行开卷的工位,传统的方式是使用天车从钢卷存放位置处将钢卷吊送至开料机处,整个过程移送速度较慢,并且占用天车,在移送钢卷开卷时天车无法进行其他工作,难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卷过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钢卷过料装置,包括:运料车,其顶侧设置有多个鞍座,多个所述鞍座围设形成承托区,所述运料车上正对所述承托区设置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延伸至所述运料车的一侧;过料车,其位于所述运料车的下方,所述过料车上连接有可上下活动的托座,所述托座可进出于所述镂空孔。

4、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运料车在地面上行走,而在过料车则在地面开设的槽坑内活动,运料车上的多个鞍座围设形成对钢卷承托的承托区,将需要进行加工的钢卷放置于运料车的鞍座上,由多个鞍座对钢卷进行承托限位,然后可将运料车移动至过料车的正上方,此时过料车上的托座可向上活动并穿过镂空孔,向上托起承托区内的钢卷,然后运料车可移走,此时镂空孔可对托座进行避让,使得运料车可直接移出钢卷的正下方并复位,而过料车则可将钢卷移送至下一个工位处进行加工,转移完成后,托座下移并退回至槽坑内,然后复位以准备下一次工件转移,如此可实现对钢卷快速的点对点移送,并且由运料车与过料车对钢卷相互协作、交替移送,整个移送过程平稳、高效,有效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料车的底侧连接有运动组,所述运动组包括以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运料车底侧的转轮,所述转轮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运动组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运料车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运动组内的多个所述转轮。一个运动组内包括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分布的转轮,从而沿前后方向形成稳定支撑,而运动组沿左右方向排列有两个,可沿左右方向形成稳定支撑,如此由一个驱动电机带动一个运动组内的多个转轮转动,即可带动整个运料车沿左右方向活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滑轨,所述上滑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多个所述转轮的外周面均环绕设置有限位凸边,在任一个所述运动组中,多个所述转轮的外周面分别一对一地相抵于多个所述上滑轨,多个所述限位凸边分别一对一地相抵于多个所述上滑轨的一侧。运料车在左右移动时,转轮的外周面相抵于上滑轨的顶面,转轮可在上滑轨上转动,而转轮上的限位凸边即相抵于上滑轨的一侧,可对转轮进行左右限位,从而使得运料车可沿左右方向平稳地活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料车的底侧连接有移动组,所述移动组的结构与所述运动组的结构相同。在过料车底侧设置有与运动组结构相同的移动组,同样的可带动过料车沿左右方向活动,以实现对钢卷进一步移送。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下滑轨,所述移动组位于所述下滑轨上。由于移动组与运动组的结构相同,为了使得移动活动更加稳定,移动组在下滑轨上滑动,并且移动组与下滑轨之间具有沿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移限制,从而提高过料车活动时的稳定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鞍座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鞍座的顶侧均设置有倾斜面,两个所述鞍座的倾斜面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以左右排列的两个所述鞍座为承托组,所述镂空孔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承托组。鞍座设置有四个,四外鞍座上形成上述的承托区,而每个鞍座上的倾斜面成为承托区与钢卷接触的承托面,由每个鞍座上的倾斜面对钢卷进行承托、限位,可将钢卷稳定地放置于承托区内。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料车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升降驱动,所述托座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上。升降驱动在活动时需要提供沿上下方向的驱动行程,因此,升降驱动本身沿上下方向具有一定的高度,在安装时,可在槽内再向下挖足够空间的避让孔,将升降驱动安装于安装孔内并向下伸入避让孔内,以减少对槽坑的空间占用,而升降驱动对托座提供沿上下方向的驱动力,可带动托座沿上下方向活动以进出于镂空孔。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料车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导孔,所述托座的底侧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导孔。升降驱动在带动托座上下活动时,导柱亦可在导孔内沿上下方向滑动,利用导柱与导孔的滑动配合限制,可提高托座在上下活动时的稳定性。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座的顶面由左右两侧向中部逐渐倾斜向下。托座倾斜的顶面可对钢卷进行限位,有利于防止钢卷在托座上沿左右晃动掉出托座,可提高过料车在启动或制动时钢卷放置的稳定性。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座的顶面连接有缓冲块。缓冲块可减少托座与钢卷相抵时的冲击,并且可加大与钢卷之间的摩擦,进一步提高钢卷在托座上放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钢卷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车(100)的底侧连接有运动组,所述运动组包括以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运料车(100)底侧的转轮(130),所述转轮(130)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运动组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运料车(100)上连接有驱动电机(140),所述驱动电机(140)传动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运动组内的多个所述转轮(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卷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滑轨(300),所述上滑轨(300)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多个所述转轮(130)的外周面均环绕设置有限位凸边(131),在任一个所述运动组中,多个所述转轮(130)的外周面分别一对一地相抵于多个所述上滑轨(300),多个所述限位凸边(131)分别一对一地相抵于多个所述上滑轨(30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卷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料车(200)的底侧连接有移动组,所述移动组的结构与所述运动组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卷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滑轨(400),所述移动组位于所述下滑轨(40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11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鞍座(110)的顶侧均设置有倾斜面,两个所述鞍座(110)的倾斜面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以左右排列的两个所述鞍座(110)为承托组,所述镂空孔(120)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承托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料车(200)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升降驱动(220),所述托座(210)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2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卷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料车(200)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导孔,所述托座(210)的底侧连接有导柱(230),所述导柱(230)穿过所述导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210)的顶面由左右两侧向中部逐渐倾斜向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卷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210)的顶面连接有缓冲块(2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钢卷过料装置,包括:运料车,其顶侧设置有多个鞍座,多个所述鞍座围设形成承托区,所述运料车上正对所述承托区设置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延伸至所述运料车的一侧;过料车,其位于所述运料车的下方,所述过料车上连接有可上下活动的托座,所述托座可进出于所述镂空孔,本技术可实现对钢卷快速的点对点移送,并且由运料车与过料车对钢卷相互协作、交替移送,整个移送过程平稳、高效,有效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涛,胡可柱,陈志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高明基业冷轧钢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