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器链节和包括这种链节的传送器链以及传送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7732发布日期:2024-03-05 14:4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传送器链节和包括这种链节的传送器链以及传送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括环形链的传送器系统的传送器链节。


背景技术:

1、传送装置(诸如用于在工厂中的不同站之间移动物体的传送装置)通常包括带或链形式的传送轨道。传送轨道可以凹入具有竖直侧表面的沟槽中。可替代地,传送轨道可以位于沟槽的水平上表面上或以一些其他方式布置。待传送的物体相对于传送轨道以直接或经由运载装置的方式可滑动地布置,运载装置也称为托盘。一种具体类型的托盘是圆盘,该圆盘是适用于较小且更轻量的物体的圆形运载体。

2、传送器链由包括马达的驱动单元推进。传送器链在传送器梁中运行并且在附接到传送器梁的滑轨上滑行。传送器链和滑轨都可以由低摩擦材料制成,以便于减少功率损耗、减少磨损并且减少由振动引起的噪声。在前进的方向上(即当链运输物体时),上主体的下侧支承在传送器梁的上滑轨上。在返回方向上,即当链在返回路径中颠倒行进时,传送器链的上侧可以由支承表面支撑,传送器链在该支承表面上滑动。传送器链还可以设置有凸块或突出部,链可以通过该凸块或突出部支承在传送器梁的内部滑轨上。

3、当在直线上传送产品时,可以使用传送器带。通常,需要围绕弯曲部和曲线式部(curves)传送产品,有时还需要向上或向下传送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包括多个互连链节的传送器。在传送单独的产品通过曲线式部时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当两个链节之间的距离在链节的一侧处增大时,产品可能被困在曲线式部中的两个链节之间。当链节再次变直时,被困的产品可能被损坏或可能阻塞链节。这对于较小的产品或可变形产品尤其麻烦。一个这种实例是较小的物体,比如包装在泡壳包装中的药丸。每个突出的药丸封壳都是潜在的问题。

4、防止较小的部件卡在传送器链中的一种方式是为每个传送器链节设置延伸的齿,在这些延伸的齿之间具有凹口。在该实例中,齿适于与邻近链节的凹口相互作用,这扩大了传送器链的有用支承表面并且允许传送器链在曲线式部中弯曲。齿和凹口使链节之间的开口最小化,但仅在一定程度上最小化。取决于曲线式部的半径,在链节之间仍然存在开口。对于适合于较小半径的传送器链,在曲线式部的外侧处链节之间的距离将大于较大半径的链节之间的距离。400mm至500mm的半径是常见的。

5、较小半径的另一个问题是两个链节之间的枢转机构必须能够通过曲线式部。在一些链节中,链节通过销彼此直接互连。其他链节通过使用额外的枢转构件互连,这允许链节可以以较小的半径弯曲。传送器链的节距,即链节的枢转点之间的距离也将影响传送器链可以使用的可能半径。在曲线式部中,在链的外侧处链节之间的距离将增加。在链的外侧处链节之间的距离取决于链的半径、链的节距和链的宽度。

6、一些链节设置有重叠表面,其中一个链节的上表面在邻近链节的下表面上延伸。这些链节可以在水平曲线式部中使用,但是不能在支承表面朝向半径的中心指向内的情况下在竖直方向上向上弯曲。已经提出了不对称链,但是它们只能用于直线传送器和在一个方向上弯曲的传送器。这不是灵活的解决方案。

7、这些解决方案在一些系统中工作良好,但无论如何都会遭受上述问题。由此,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传送器系统的改进的传送器链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传送器系统的改进的传送器链。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改进的传送器链的传送器系统。

2、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问题解决方案。权利要求11包含有利的传送器链,并且权利要求15包含有利的传送器系统。其他权利要求包含传送器链节和传送器链的有利实施方式和进一步发展。

3、在设置有上主体和下主体的传送器链节中,其中链节设置有上支承表面、前端部和后端部,其中后端部设置有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布置成彼此以与前端部的宽度相对应的距离间隔开,其中第一支腿具有从第一支腿面向外的第一突出部,并且其中第二支腿具有与第一突出部相对地布置并从第二支腿面向外的第二突出部,其中第一突出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并且第二突出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其中下主体包括适于保持枢转构件的开口,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适于保持连接销,其中上主体的前端部设置有多个前齿和前凹口,其中上主体的后端部设置有多个后齿和后凹口,其中齿的长度在链节的宽度上变化,本发明的目标通过使链节的宽度与后端部的齿的数量之间的比率小于10mm/齿来实现。

4、换句话说,申请人已经发现使多个后齿的密度增加,减小了链节的最外后齿与纵向上邻近的链节中的对应的最外前齿之间的间隙(在直线路径中和/或在曲线式部中),并且由此降低了意外地挤压运输产品的风险。例如在图5中可以看到这种效果。

5、为了实现链节的宽度与齿的数量之间比率小于10mm/齿,申请人已经理解,链节的后侧的中心部分可以有利地用于放置另外的齿,因此他理解,例如链节的后侧可以设置有中心齿,而链节的前侧可以设置有中心凹口。

6、因此,与现有技术中通常已知的不同,申请人想到将中心齿(与现有技术不同,定位在后侧中)的位置和中心凹口(与现有技术不同,定位在前侧中)的位置相对于传送方向颠倒。

7、因此,链节在后侧上设置有奇数个齿(链节的宽度与齿的数量之间的比率小于10mm/齿),而在前侧上设置有偶数个齿。

8、由此,当传送器链在任何方向上弯曲时,包括多个所述传送器链节的传送器链防止直径为6mm或更大的圆形物体进入两个邻近链节之间。

9、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申请人理解,最外后齿长度的减小允许传送器链弯曲通过更急弯的曲线式部(参见图5中对弯曲传送器链的内侧曲线式部的影响)。另一方面,最外后齿较短不仅增加了曲线式部外侧上的两个邻近链节之间的间隙,而且还可能使最外齿充当钩,从而使操作者面临可能的安全问题。由于这些原因,申请人注意到,增加最外前齿的长度并使所述齿的外侧边缘连续倾斜可以有利地允许在使链弯曲通过急弯的曲线式部的同时,避免在链节之间产生间隙(可以传送小物体)并且避免安全问题(参见图5中对弯曲传送器链的外侧的影响)。

10、在下文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其他优选方面。

11、优选地,上主体沿着链节的宽度包括八个前齿和九个后齿。

12、优选地,链节的宽度由链节的后部的两个平行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限定。

13、优选地,多个后齿中的两个最外后齿位于链节的后部的两个平行的外侧边缘处。

14、优选地,多个前齿中的两个最外前齿位于链节的前部的两个平行的外侧边缘处。

15、优选地,每个最外齿包括外侧边缘。

16、优选地,最外前齿的外前侧边缘从最外前齿的末端连续地倾斜到链节的侧边缘、优选地倾斜到后侧边缘。

17、优选地,最外后齿的长度比次外后齿短。

18、换句话说,优选地,最外后齿的长度比次外后齿的长度短。

19、优选地,最外前齿的长度比次外前齿长。

20、换句话说,优选地,最外前齿的长度比次外前齿的长度长。

21、优选地,链节相对于中心平面对称,并且链节设置有左区段和右区段,其中右区段设置有第一前齿、第二前齿、第三前齿和第四前齿。

22、优选地,链节相对于平行于传送器链的行进方向的中心平面对称,并且链节设置有左区段和右区段,其中右区段设置有第一前齿、第二前齿、第三前齿和第四前齿。

23、优选地,第四前齿是最外前齿。

24、优选地,第一前齿是最靠近中心平面的齿。

25、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器链节的该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允许传送小物体通过曲线式部的传送器链节。利用这种传送器链节,可以获得能够运行通过急弯的弯曲部且还防止小物体卡在两个链节之间的传送器链。利用更急弯的弯曲部,可以使传送器系统设计得更紧凑。传送器链适于水平平面中的急弯的弯曲部并且适于竖直弯曲部。因此,传送器链设置有多个齿,使得链节的宽度与链节的后端部的齿的数量之间的比率小于10mm/齿。基于该齿比率,两个邻近链节之间的区域可以最小化,并且邻近链节的两个侧表面之间沿任何方向的距离都使得直径为6mm的圆形物体不能进入链节之间。这将防止小物体进入在弯曲部中的两个链节之间并且当链返回到直的方向时在链节之间被挤压。如果固体物体被捕获在两个链节之间,则传送器链或物体可能被损坏。如果可变形材料的物体进入两个链节之间,比如泡壳包装,则如果物体被卡在链节之间,则物体将变形。

26、在所示的实例中,链节的后端部设置有九个齿,并且前端部设置有八个齿。在所示的实例中链的宽度为83mm。基于这种齿密度,获得了相对紧密的传送器链,其中传送器链的宽度与后端部处的齿的数量之间的比率小于10mm/齿。链节的后端部也可以包括十个齿,并且前端部可以包括九个齿。链节的节距为33.5mm。

27、在宽度为83mm且设置有11个齿的常见的现有技术传送器链中,两个邻近链节之间的自由区域通常大于650mm2,其中链节的支承表面为2130mm2。较大的自由区域增加了挤压运输物体的风险。

28、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器链在两个链节之间具有约400mm2的自由区域,其中每个链节的平坦支承表面约为2370mm2,其中每个链节设置有17个齿,其中8个齿在前部,9个齿在后部。

29、在本发明的传送器链具有比具有相同宽度的传统传送器链更多数量的齿的情况下,支承表面增大并且两个邻近链节之间的自由区域减小。在一个实例中,至少一些齿具有由包括多个段的混合线构成的侧向轮廓。除了多个段之外,齿的轮廓也可以由曲线部分构成。

30、为了进一步减小两个邻近链节之间的距离,可以为链节的一个或多个齿提供断开的侧表面,这些断开的侧表面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直线段或者具有呈曲线形式的侧表面。当传送器链弯曲时,这将允许两个链节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