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接触分类配送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34711566发布日期:2023-07-07 14:2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无接触分类配送装置及其方法

本技术涉及分类配送,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无接触分类配送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冷链物流环节中,肉类需要经过加工、切分等步骤后并将肉类放入配送箱中再进行冷运,目前部分冷链物流内仍为人工手动分拣,不仅效率较低,且卫生标准难以保障。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3857071a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冷链物流无接触分类配送装置及其分拣方法,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会将移动推杆推出传动箱,移动推杆通过固定支撑板推动直推板和斜推板,使直推板和斜推板将肉类从下载物台推到提前放好的配送箱中。

2、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实现与有关的有益效果,但是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装置中直推板与斜推板配合将肉推送至配送箱内,肉类直接掉落至配送箱内时无法确保整齐码放,影响配送箱的封存,导致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码放,降低了工作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无接触分类配送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无接触分类配送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了肉类落入配送箱时无法码放整齐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无接触分类配送装置,包括固定架,还包括: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

5、食品输送带,传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对食品进行传送;

6、堆放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方,用于承接食品输送带上输送的食品;

7、配送码放机构,通过移动机构设置在固定架上,且能够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移动;

8、带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配送码放机构的一侧,所述带动组件用于带动配送码放机构进行开合。

9、配送箱输送带,用于传输配送箱,所述配送箱输送带设置于所述食品输送带的下方,且与所述食品输送带同步传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机构可带动固定板及配送码放机构进行平移及升降,配送码放机构运动至堆放架下方时,食品输送带将肉类输送至堆放架上,配送码放机构上升时带动肉类同步运动,移动机构将配送码放机构带动至配送箱内且配送码放机构与配送箱接触时,固定板与带动组件配合使配送码放机构开启,肉类取消与配送码放机构的接触并平铺在配送箱内。

11、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堆放架由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堆放辊组成,所述支撑架上位于相邻两个堆放辊之间开设有凹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送码放机构可运动至凹槽内,堆放辊用于接收食品输送带输送的肉类,配送码放机构上升时可带动堆放辊上堆放的肉类。

13、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的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滑块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滑轨带动固定板、配送码放机构进行左右平移,电动推杆带动固定板、配送码放机构进行升降调节。

15、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配送码放机构包括两个与固定板滑动连接的u型架,所述u型架内开设有两个l型槽,所述l型槽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滑轮,相邻的两个所述滑轮之间通过连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u型架之间设有多个配送辊,所述配送辊两端与滑轮转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送辊与滑轮配合可在l型槽内进行滑动,连杆使得多个配送辊保持等间距。

17、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带动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转动连接的带动杆,所述带动杆一端与一滑轮转动连接,且两个带动杆之间通过弹簧a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与带动杆配合可使滑轮带动配送辊在l型槽内滑动,两个l型槽内的配送辊反向移动,可使配送辊脱离与肉类的接触。

19、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固定板配合用于带动食品输送带转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送码放机构向凹槽内移动时,固定板可带动驱动机构运转,实现带动食品输送带转动。

21、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食品输送带同步辊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一侧设有与支撑架滑动配合的长板,所述长板与固定板抵接配合,所述长板上等间距的滑动连接有多个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一侧通过弹簧b与长板连接,所述驱动块与齿轮抵接配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带动长板下降,驱动块可带动齿轮转动,实现食品输送带向堆放架上输送肉类。

23、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长板上滑动连接有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弹簧c,所述弹簧c两端分别与限位杆、长板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制动杆,所述制动杆与齿轮抵接配合。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动杆使得齿轮仅能单向转动,弹簧c带动长板上升时,驱动块无法带动齿轮转动,使得驱动块向长板内收缩。

25、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配送箱输送带,所述配送箱输送带与食品输送带之间通过链条、链轮传动连接。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送箱输送带上用于放置配送箱,食品输送带与箱体输送带保持同步移动,可确保配送码放机构配送的准确性。

27、本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智能无接触分类配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28、将食品输送带放置于肉类加工传送带的末端下方,用于接收传送带输送切分完成的肉类;

29、电动滑轨带动固定板、配送码放机构移动至堆放架上方,电动推杆伸展带动固定板、配送码放机构下降;

30、当配送辊向凹槽内运动时,固定板与长板抵接,驱动块与齿轮配合带动食品输送带转动,食品输送带将肉类输送到堆放架上;

31、电动推杆收缩带动固定板、配送码放机构上升,配送辊将堆放辊上堆放的肉类带动上升,电动滑块带动固定板、配送码放机构反向移动至端部,电动推杆再次伸展带动固定板、配送码放机构下降至配送箱内;

32、当u型架与配送箱接触时,固定板继续下降使得带动杆推动滑块,多个配送辊分别向两个l型槽内的竖直部运动,配送辊取消与肉类的接触,使肉类平铺在配送箱内。

33、3.有益效果

34、本技术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5、(1)本技术通过配送辊上升与堆放辊上堆放的肉里接触,并带动肉类同步运动,移动机构带动配送码放机构运动至配送箱内,当u型架与配送箱接触时,固定板与带动杆推动滑轮,使得多个配送辊分别向两侧的l型槽竖直部运动,配送辊脱离与肉类的接触后,肉类可整齐的码放在配送箱内,提高了工作效率。

36、(2)本技术通过当配送码放机构向堆放架上侧运动时,制动杆抵接齿轮反向其反向转动,驱动块向长板内收缩,从而可防止食品输送带反向转动,确保食品输送带能够准确稳定的输送肉类。

37、(3)本技术通过食品输送带与配送箱输送带可进行同步转动,使得食品输送带每向堆放架上输送一次肉类时,箱体输送带带动配送箱进行移动,实现配送箱堆放肉类工作完成后向下一工序场景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