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灰库的收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1315发布日期:2023-08-24 12:4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干灰库的收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火力发电环保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干灰库的收尘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力行业中,干灰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施,它通常用于存放燃烧煤炭所产生的灰渣。干灰如果不进行妥善的储存和利用,将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通过干灰库来存储和利用干灰,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还可以为其他工业领域提供原材料。

2、干灰库通常具有两层,二层用于存储干灰,并设置有延伸至一层的散装头,需要将干灰转运时,灰罐车停留在一层并具有两个进料口,在朝向灰罐车注料时,散装头每次仅可以朝向灰罐车的一个进料口注入干灰(另一进料口开放用于通气和观察灰位,防止进料不畅或灰位过高),干灰库的二层设置有对散装头周围的灰尘进行回收的除尘设备,然而无法对灰罐车的另一个进料口排出的灰尘进行回收,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额外增设除尘设备,成本高且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灰库的收尘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干灰库的收尘装置,用于在灰罐车的第一进料口进灰时,对灰罐车的第二进料口排出的灰尘进行回收,所述收尘装置包括:盖体,用于形状匹配地扣设在所述第二进料口上,所述盖体上开设有出尘孔;截止阀,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接收从所述出尘孔排出的灰尘;以及出灰管路,一端连接至所述出气口,另一端用于连通至用于在所述第一进料口除尘的除尘设备。

3、可选地,所述出灰管路包括钢丝内衬以及套设在所述钢丝内衬的外侧的软管。

4、可选地,所述软管配置为透明管。

5、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

6、可选地,所述盖体的与所述第二进料口对应的壁面设置有密封垫。

7、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将所述盖体锁止在所述第二进料口的锁止件。

8、可选地,还包括密封连接在所述出尘孔上的连接管,所述截止阀的进气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管。

9、可选地,所述截止阀的进气口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的远离所述出尘孔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10、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灰管路中的驱动风机。

11、可选地,所述盖体的厚度大于等于3mm。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灰罐车注灰时,将盖体扣设在第二进料口,并打开截止阀,使第二进料口产生的灰尘可以依次进过出尘孔、截止阀以及出灰管路并进入用于在第一进料口除尘的除尘设备。在注灰结束后,取下盖体并关闭截止阀即可。无需额外增设新的除尘设备,通过原有的用于在第一进料口除尘的除尘设备就可以对灰罐车的两个进料口处的灰尘进行回收,成本低且能够节约干灰库的空间。

1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干灰库的收尘装置,用于在灰罐车的第一进料口进灰时,对灰罐车的第二进料口排出的灰尘进行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灰库的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管路包括钢丝内衬以及套设在所述钢丝内衬的外侧的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灰库的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配置为透明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灰库的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灰库的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与所述第二进料口对应的壁面设置有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干灰库的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将所述盖体锁止在所述第二进料口的锁止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灰库的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连接在所述出尘孔上的连接管,所述截止阀的进气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灰库的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的进气口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的远离所述出尘孔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灰库的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灰管路中的驱动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灰库的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厚度大于等于3mm。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干灰库的收尘装置,用于在灰罐车的第一进料口进灰时,对灰罐车的第二进料口排出的灰尘进行回收,收尘装置包括:盖体,用于形状匹配地扣设在第二进料口上,盖体上开设有出尘孔;截止阀,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用于接收从出尘孔排出的灰尘;以及出灰管路,一端连接至出气口,另一端用于连通至用于在第一进料口除尘的除尘设备。使用时,将盖体扣设在第二进料口,并打开截止阀,使第二进料口产生的灰尘依次进过出尘孔、截止阀以及出灰管路进入用于在第一进料口除尘的除尘设备。无需额外增设新的除尘设备,通过原有的用于在第一进料口除尘的除尘设备就可以对灰罐车的两个进料口处的灰尘进行回收,成本低且能够节约干灰库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东,孙彬,叶剑青,彭宗名,张敏智,黄培,柯云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神皖池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