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氢气泄露的连续检测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1545发布日期:2023-06-08 02:3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氢气泄露的连续检测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氢气检测的,名称是一种用于氢气泄露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背景技术:

1、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气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还原剂,在国民经济各领域被广泛的使用,它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建材、冶金、电子、医药等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氢气在制备后通过储气罐进行储存,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在氢气储运过程中,泄漏问题成为制约安全储运的关键因素。

2、在专利公告号为cn 217654692 u中公开了“一种氢气罐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集气罩和检测罐,第一密封板设置在氢气罐体上端处并相互夹紧罐壁,第一密封板的上端面连接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的上端面连接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将氢气罐体顶端处的气阀完全罩住,集气罩的顶部连通第一导气管,第一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变径装置连通第二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检测罐。

3、以上技术方案,利用集气罩罩接于氢气罐体的上方,一旦罐体顶部的阀门出现漏气事故,集气罩可收集泄露气体并传输到检测罐进行检测,进而及时判断氢气罐体是否出现漏气并排查安全隐患,在每次检测之前,都需要依次旋紧若干螺栓,才能将集气罩固定在氢气罐端部,费时费力,检测效率较低,当需要大批量依次检测时,需要工人反复拆装集气罩,大大增加了疲劳强度。

4、故,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氢气泄露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可以达到连续检测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氢气泄露的连续检测输送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氢气泄露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包含有进口通道、出口通道、检测部、夹紧部和翻转部,

3、所述翻转部包括有圆形腔体,所述圆形腔体的内侧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与圆形腔体同轴设置,所述圆形腔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口孔一和出口孔一,所述旋转壳体的两端同理分别开设有进口孔二和出口孔二;

4、所述旋转壳体旋转至进口孔一和进口孔二轴线重合时,所述氢气罐本体通过进口孔一和进口孔二进入旋转壳体内侧或通过出口孔一和出口孔二离开旋转壳体;

5、所述进口通道依次传输氢气罐本体进入旋转壳体内,所述进口通道沿氢气罐本体的轴向方向将其传输,所传输的氢气罐本体均以罐底朝向翻转部;

6、所述夹紧部设置于旋转壳体的内侧,所述夹紧部用于对待检测的氢气罐本体进行夹紧;

7、所述检测部包括有盛水容器,所述盛水容器设置于旋转壳体的下端,所述盛水容器贯穿于圆形腔体的下端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盛水容器的下侧设置有活塞缸件,所述旋转壳体带动夹紧的氢气罐本体旋转,使其端盖处朝下与盛水容器相对,所述盛水容器通过进口孔二延伸至旋转壳体内,所述氢气罐本体的端盖通过完全没入盛水容器中进行气泡检测,所述盛水容器的一侧设置有相机组件进行记录分析。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径与氢气罐本体的外径相等,所述套筒与出口孔二相通设置,所述套筒对氢气罐本体的底部位置进行限位和导向,所述套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竖板,所述竖板的两端与旋转壳体固定连接,一对所述竖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对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橡胶块的内侧开设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的内侧与氢气罐本体的外表面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直线驱动组件,一对所述橡胶块用于对氢气罐本体的中侧位置进行夹紧。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有一对弧形轮,所述弧形轮的轴线与氢气罐本体轴线相互垂直,一对所述弧形轮的表面设置有与氢气罐本体表面相贴合的弧面,所述氢气罐本体与一对弧形轮之间贴合接触并滚动,所述弧形轮的内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弧形轮的两端同轴设置有一对齿轮,所述转动杆贯穿于一对齿轮,所述旋转壳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对圆盖板,所述转动杆的两端于圆盖板转动连接,一对所述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一对齿条,一对齿条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竖板滑动配合,所述齿条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一,所述弹簧伸缩杆一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楔块一,所述楔块一的一侧滑动配合有楔块二,所述楔块二与楔块一的斜面相对滑动,所述楔块二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二,所述弹簧伸缩杆二的一端与竖板相连接,一对所述橡胶块通过相对反向移动实现对氢气罐本体的夹紧或放松。

10、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所述圆盖板的中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若干组单向限位轮,所述单向限位轮的轴线与氢气罐本体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单向限位轮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两端与通槽的两侧相连接,所述单向限位轮的表面同样设置为与氢气罐本体相对应的弧面,所述单向限位轮的材质设置为橡胶,两侧相对的若干单向限位轮将氢气罐本体进行挤压并单向滚动传输。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限位轮的内侧设置为空腔,所述中心杆贯穿于单向限位轮的两端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空腔设置为棘轮形状,所述中心杆的中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伸缩短杆,所述弹簧伸缩短杆的一端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和空腔相互卡合。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设置为螺纹杆件,所述转动杆贯穿于齿轮且与其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杆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环。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的材质设置为磁性金属,所述齿轮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环,所述转动杆贯穿于齿轮和电磁铁环且与其转动连接。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壳体的圆周外侧一圈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圆形腔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橡胶辊,所述橡胶辊沿着环形槽贴合滚动,所述橡胶辊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所述圆形腔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板靠近进口孔二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所述导向轮用于接取并传输从进口孔二进入的氢气罐本体,并且将氢气罐本体传输出出口孔二。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形腔体的上端设置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上端设置有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驱动压紧环延伸进入进口孔二,对氢气罐本体施加向出口孔二的推力。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进口通道对待检测的氢气罐本体进行依次传输至翻转部内,氢气罐本体通过传输进入到旋转壳体的内侧,再通过夹紧部对氢气罐本体进行夹紧,以便于旋转壳体带动其旋转,将氢气罐本体的端部旋转至下侧,通过活塞杆件推动盛水容器提升,使得氢气罐本体的端盖完全没入盛水容器中,再通过一侧的相机组件进行记录和分析,利用氢气不溶于水的特性,通过观测盛水容器中是否有持续的气泡冒出从而更加直观进行判断氢气罐本体的端盖密封处是否有漏气情况,检测效果好,即便是极小的漏气情况也可以直接的观测出来,检测完成后,旋转壳体将氢气罐本体传输至出口通道上,从而传输至下一工序或进行装箱出库,可以上述工序,依次反复对若干氢气罐本体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劳动力,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并装箱出厂的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