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放大器存放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45914发布日期:2023-07-12 23:4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率放大器存放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功率放大器收纳技术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功率放大器存放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功率放大器是指在给定失真率条件下,能产生最大功率输出以驱动某一负载(例如扬声器)的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是音响系统中一种最基本的设备,俗称“扩音机”,它的任务是把来自信号源(专业音响系统中则是来自调音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2、通常情况下,功率放大器需要放置在安全、平稳、不易掉落的台面或机柜中使用,以免碰损或跌落在地上。同时,如果存放环境灰尘较大会导致设备散热不良导致烧坏元器件,静电会干扰导致运行停止、运行状态变化等情况造成机器故障。

3、功率放大器在不使用时需要临时存放,目前在对功率放大器进行临时存放时,通常将其放置在普通机柜上,但是由于需要频繁取用,这使得功率放大器在存放时整体的稳定性偏低,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并发生倒塌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功率放大器存放时的稳定性,对功率放大器进行防护,本技术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存放用防护装置。

2、本技术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存放用防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功率放大器存放用防护装置,包括柜架,所述柜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设置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旋转柱内开设有用于放置功率放大器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开口连通;

4、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设置有间隔块,所述间隔块内嵌设有水平挤压组件,所述水平挤压组件包括推移块和两个挤压块,所述推移块沿所述挤压块长度方向嵌设在两个所述挤压块之间,所述推移块两侧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挤压块滑动连接;

5、当所述推移块由所述空腔两端位置移动至所述空腔中部时,两个所述挤压块能够分别朝向所述间隔块两侧移动并与对应的所述旋转柱抵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旋转柱之间通过间隔块进行分隔,在未放入功率放大器时,旋转柱开口朝向外侧,当操作人员将功率放大器放入放置槽内后,将旋转柱朝向一侧转动,使得开口朝向间隔块的方向。然后向空腔中部方向推移推移块,使得两个挤压块朝向间隔块两侧的旋转柱方向运动,从而对相应的旋转柱进行挤压固定。

7、因此,一方面,通过旋转密封的方式使得旋转柱内的功率放大器在安装后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减少外界灰尘等杂志对功率放大器材质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将旋转柱旋转后,利用间隔块内的水平挤压组件同时对两个相邻的旋转柱进行挤压固定,使得旋转柱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回位或四处晃动,有利于提高功率放大器在存放时的稳定性。

8、可选的,所述推移块的宽度由靠近所述挤压块端部向靠近所述挤压块中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两个所述挤压块靠近所述推移块的侧壁上均具有能够与所述推移块侧壁贴合设置的楔形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移块侧壁呈倾斜设置的楔形形状,挤压块上的楔形块能够与推移块侧壁相贴合,当推移块沿两个挤压块之间的区域向空腔内推进时,由于推移块的宽度逐渐增大,因此两个挤压块相互远离,从而对对应的旋转柱进行挤压。通过操作推移块即可同时挤压固定两个旋转柱,方便操作。

10、可选的,每个旋转柱上下两端靠近所述开口位置均具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由所述旋转柱侧壁沿水平方向向外凸出并能够嵌设至所述间隔块内;

11、所述挤压块包括连接段和弧形段,所述连接段一端与所述间隔块内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段连接,所述弧形段侧壁能够与所述环状凸起侧壁相贴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能够在旋转柱转动后嵌设至间隔块内,当挤压块朝向对应的旋转柱方向移动时,弧形段侧壁与环状凸起外侧壁相贴合,从而提高了挤压块与旋转柱的作用面积,使得推移过程更省力。

13、可选的,所述挤压块与所述间隔块内侧壁之间嵌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一端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间隔块内侧壁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功率放大器取出使用时,向外拔出推移块时,第二弹性复位件能够提供推动力,使得挤压块由两侧的间隔块位置向空腔中部回位,提高了操作的简便性。同时在挤压块挤压旋转柱时,第二弹性复位件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力,避免挤压力过大而对旋转柱内的功率放大器造成损坏。

15、可选的,所述柜架两侧还设置有竖向压紧机构,所述竖向压紧机构包括压紧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移动杆和压紧板,所述移动杆沿所述柜架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柜架的两侧,所述压紧板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旋转柱上端,所述柜架两侧开设有竖向槽,所述竖向槽沿所述柜架高度方向开设,所述压紧板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竖向槽并与对应的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杆上下两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杆可带动压紧板沿柜架高度方向移动,当水平挤压组件对旋转柱在水平方向进行夹紧固定后,通过调节移动杆的位置并通过固定组件对移动杆进行固定使得压紧板紧贴旋转柱上端,使得旋转柱沿竖直方向被挤压固定。从而使得旋转柱沿竖直方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套筒、夹紧轴和转动轴,所述安装套筒固设在所述柜架一侧,所述夹紧轴固设在所述安装套筒底部,所述夹紧轴采用弹性材质制成;

18、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夹紧轴上端且与所述安装套筒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转动轴下端内侧壁与所述夹紧轴上端外侧壁抵接,所述夹紧轴内径由靠近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转动轴并延伸至所述夹紧轴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转动轴时,转动轴沿安装套筒轴向向下移动,当下移至夹紧轴位置时,转动轴下端将夹紧轴上端夹住,继续转动下移时,由于夹紧轴整体呈楔形状且为弹性材质,转动轴能够推动夹紧轴向内缩紧,从而使得夹紧轴内的移动杆端部被固定,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拔出而影响压紧板的固定效果。

20、可选的,所述夹紧轴包括若干个夹紧片,若干个夹紧片围成用于插设所述移动杆的放置腔;

21、每个所述夹紧片上端均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由靠近所述放置腔的方向向周侧由上至下倾斜延伸,所述转动轴下端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相贴合的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由所述转动轴中部向两侧由上至下延伸。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由中心向四周的方向由上至下延伸,有利于转动轴下移至夹紧轴上端外侧壁,与夹紧轴上端相贴合,在两者相互贴合后,继续转动转动轴使其下移时,通过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作为挤压力的接触面,使得转动轴与夹紧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夹紧效果。

23、可选的,每个所述安装套筒内均嵌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一端与所述安装套筒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端部抵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松开夹紧轴后,第一弹性复位件能够促使移动杆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复位,从而使得压紧板离开旋转柱上端,方便取出旋转柱内的功率放大器。

25、可选的,所述移动杆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套和限位板,所述限位套套设在对应的移动杆外侧并与所述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一端与限位套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柜架侧壁方向延伸,所述柜架侧壁上开设有供限位板插设的限位槽。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存放或取出功率放大器时,上移移动杆使得压紧板离开旋转柱上端,可转动限位套,将限位板插设至对应的限位槽内,可对移动杆沿竖直方向上进行暂时限位,从而无需操作人员用手撑扶移动杆。

27、可选的,每个所述压紧板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性挤压部,每个所述第一弹性挤压部朝向对应的所述放置槽方向设置。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移动杆使得压紧板压紧旋转柱时,第一弹性挤压部直接作用与放置槽内的功率放大器,能够对功率放大器进行挤压固定,同时提供一定的缓冲力。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30、1.通过旋转密封的方式使得旋转柱内的功率放大器在安装后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减少外界灰尘等杂志对功率放大器材质的影响。

31、2.利用间隔块内的水平挤压组件同时对两个相邻的旋转柱进行挤压固定,使得旋转柱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回位或四处晃动,有利于提高功率放大器在存放时的稳定性。

32、3.通过调节移动杆的位置并通过固定组件对移动杆进行固定使得压紧板紧贴旋转柱上端,使得旋转柱沿竖直方向被挤压固定。从而使得旋转柱沿竖直方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