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圆捆拆捆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32787发布日期:2023-07-08 03:1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圆捆拆捆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秸秆圆捆拆捆输送机。


背景技术:

1、秸秆圆捆需要拆包后使用,目前常用的拆包方式为人工拆包和机械辅助拆包两种,其一人工拆包,人工成本较高、劳动强度较大、人工效率较低、而且秸秆圆捆拆包后的平铺不均匀、易发生安全事故;其二机械辅助拆包,主要是利用叉车或者秸秆粉碎机进行拆包,其中叉车拆包是使用两台叉车相互配合叉住一捆秸秆,然后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行驶,通过撕裂的方式拆解秸秆圆捆,此种拆包方式存在的弊端为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拆包后平铺不均匀;秸秆粉碎机拆包是将秸秆圆捆外层的自由端喂入粉碎机内,利用粉碎机内部的粉碎刀将秸秆圆捆逐层展开并进行粉碎,此种方式的拆包阻力极大,且生产率10吨/小时的粉碎机配置功率一般都在90kw以上,拆包机功率消耗大、效率低下,更为重要的是有些场合(如秸秆直燃、腐熟造肥、黄贮饲料等)只需要将秸秆拆包而不需要粉碎。

2、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拆包安全便捷、能耗较低且能够均匀平铺秸秆圆捆的拆捆输送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秸秆圆捆拆捆输送机,解决现有秸秆圆捆拆包方式劳动强度大、拆包效率低、安全隐患多且不能均匀平铺秸秆圆捆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秸秆圆捆拆捆输送机,包括:

3、机壳,所述机壳的前端端面设有物料进口,后端端面设有物料出口;

4、运输传送带总成,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壳的内底部且可沿所述机壳的前后端方向运输秸秆圆捆,所述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自所述机壳的前端向所述机壳的后端方向依次升高且可抬高运输中的所述秸秆圆捆的高度,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运输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物料进口和所述物料出口衔接;

5、拆捆传送带总成,所述拆捆传送带总成对应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的上方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壳的内顶部,所述拆捆传送带总成的运输方向与所述机壳的前后端方向相反且其底部的传送端与所述运输传送带上的所述秸秆圆捆的外周顶部接触,用于逐层拆解所述秸秆圆捆;

6、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壳上且分别与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和所述拆捆传送带总成传动连接。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先通过将运输传送带总成转动连接在机壳的内底部,可以沿机壳的前后端方向运输秸秆圆捆;后通过将拆捆传送带总成对应运输传送带的上方转动连接在机壳的内顶部,由于拆捆传送带总成的运输方向与机壳的前后端方向相反且其底部的传送端与运输中的秸秆圆捆外周顶部接触,可以反向逐层拆解开秸秆圆捆;随后,由于输传送带总成自机壳的前端向机壳的后端方向依次升高,在秸秆圆捆的直径逐渐缩小,可以提高运输中的秸秆圆捆,便于秸秆圆捆与拆捆传送带总成底部的传送端始终接触,从而在运输途中,完成整个秸秆圆捆的拆包工作;上述结构简单、拆解效率高、能耗低、操作隐患少,而且能够均匀平铺秸秆圆捆,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和所述拆捆传送带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10、被动辊筒、主动辊筒,所述被动辊筒和所述主动辊筒沿所述机壳的前后端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被动辊筒和所述主动辊筒均沿垂直所述机壳的前后端方向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壳的两内侧;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靠近所述机壳后端的所述主动辊筒的高度高于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靠近所述机壳前端的所述被动辊筒的高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轮和链条与所述主动辊筒传动连接。

11、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辊筒和所述被动辊筒上;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上部的所述传送带在所述机壳的前端向所述机壳的后端方向依次向上倾斜,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上部的所述传送带的运输方向与所述机壳的前后端方向相同;所述拆捆传送带总成底部的传送端为所述拆捆传送带总成下部的所述传送带,所述拆捆传送带总成下部的所述传送带的运输方向与所述机壳的前后端方向相反。

12、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运输传送带总成和拆捆传送带总成的主动辊筒同向转动,由于运输传送带总成上部传送带和拆捆传送带总成下部传送带的运输方向相反,可以在运输传送带总成上部传送带运输的途中,利用拆捆传送带总成下部的传送带逐层拆解秸秆圆捆,完成秸秆圆捆的拆包工作。

13、进一步,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和所述拆捆传送带总成均还包括多个刮板,多个所述刮板间隔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

14、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刮板间隔固定在传送带上,既可以便于运输传送带总成运输秸秆圆捆,又可以便于拆捆传送带总成逐层拆解秸秆圆捆。

15、进一步,两两相邻的所述刮板之间的间距为10cm-20cm。

16、进一步,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17、进一步,还包括喂料斗,所述喂料斗固定在所述机壳的前端且其出料口与所述物料进口连通。

18、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喂料斗固定在机壳的前端,可以便于秸秆圆捆的放料。

19、进一步,还包括支架,所述机壳的底面自前端向后端向上倾斜;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机壳的外底面。



技术特征:

1.一种秸秆圆捆拆捆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圆捆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2)和所述拆捆传送带总成(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圆捆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2)和所述拆捆传送带总成(3)均还包括多个刮板(8),多个所述刮板(8)间隔固定在所述传送带(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秸秆圆捆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所述刮板(8)之间的间距为10cm-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圆捆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传送带总成(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圆捆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喂料斗(9),所述喂料斗(9)固定在所述机壳(1)的前端且其出料口与所述物料进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圆捆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10),所述机壳(1)的底面自前端向后端向上倾斜;所述支架(10)固定在所述机壳(1)的外底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圆捆拆捆输送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壳、运输传送带总成、拆捆传送带总成及驱动电机,运输传送带总成转动连接在机壳的内底部;拆捆传送带总成对应运输传送带总成的上方转动连接在机壳的内顶部。本发明先通过将运输传送带总成转动连接在机壳的内底部,可以沿机壳的前后端方向运输秸秆圆捆;后通过将拆捆传送带总成对应运输传送带的上方转动连接在机壳的内顶部,由于拆捆传送带总成的运输方向与机壳的前后端方向相反且其底部的传送端与运输中的秸秆圆捆外周顶部接触,可以反向逐层拆解开秸秆圆捆,完成整个秸秆圆捆的拆包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刘睿,田新庆,温海江,孙鹏,马文军,赵宇,张佳丽,陈武东,姜岩,侯艳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佳木斯分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