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18283发布日期:2023-07-19 21:0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具体为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1、污泥是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污泥进行转运以运输至下个加工点。污泥管道输送是污泥处理厂内或长距离输送的常用方法,具有经济、安全、卫生等特点。其输送系统可分为重力管道与压力管道两种形式。污泥在进行管道输送时需要抽升设备。输送污泥的设备主要是污泥泵。输送污泥用的污泥泵在构造上必须满足不易被堵塞与磨损,不易受腐蚀等基本条件。常见的有隔膜泵、旋转螺栓泵、螺旋泵、混流泵、多级柱塞泵和离心泵等。

2、在gj3025-199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在厂内经稳定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宜进行脱水处理,其含水率宜小于80%,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对于含水率较高的污泥,流通性好,所需管径相对较小,而对于含水率较低的污泥,由于污泥浓度高,流通较差,所需管径也需适当增加以避免堵塞。而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含水率是不断下降的,这就要求根据实际含水率大小更换更适合的污泥输送管管径规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包括存泥箱、运输机构、检测箱以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运输机构设置在存泥箱一侧,所述检测箱固定在存泥箱上侧且与之连通,所述控制模块与存泥箱、运输机构、检测箱电连接;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管道组件,其中所述输送组件穿设在存泥箱上,所述管道组件套设在输送组件上;所述检测箱上端为污泥入口,所述检测箱会对内部污泥的含水率进行大致的测定并反馈至控制模块,根据污泥含水率,控制模块对管道组件的管径进行调整,提高了运输效率。

3、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外管道、内管道、三个支撑杆和驱动组块,其中所述内管道设置在外管道内,展开为矩形,三个支撑杆穿设在内管道两端以及中部,所述驱动组块与三个支撑杆连接,适于带动各支撑杆移动,从而带动内管道变形,可以围成闭合的圆筒状,内管道选用塑性较好、质量较轻的材质以便于弯曲变形。

4、进一步的,所述内管道内径半径设定为r,则外管道内径半径为2r,即内管道的周长,等于外管道周长的一半,外管道的厚度大于内管道的厚度,且一侧预留与内管道厚度相匹配的缺口,在内管道展开后能够贴合在其中,为保证内管道能够完好变形以及减轻支撑杆的支撑压力,内管道两端可设置有对应的强磁模块,这里选为电磁,在变形为管道后通过磁力紧密贴合,此外外管道上的缺口处可配合内管道的电磁模块设置有金属块以便于变形后的内管道吸附,进一步的,在内管道的中部与外管道相对应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一组电磁模块以进一步固定,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块具体包括固定板、滑动轨道、滑轮、驱动器以及连接块,其中所述滑动轨道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滑轮滑动设置在滑动轨道上,驱动器与滑轮连接,所述连接块一端连接驱动器,另一端连接支撑杆。

6、进一步的,所述各滑动轨道两端可设置有限位模块以便滑轮到达既定位置后限制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由第一电机、转轴和旋转叶片构成,其中所述转轴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叶片安装在转轴上。

8、进一步的,所述存泥箱与管道组件连接侧开设有与外管道相适配的圆孔,以及闸门组件,包括电推杆和闸门,其中所述电推杆固定在检测箱一侧,所述闸门连接在电推杆的驱动端,且设置有与内管道相对应的圆孔。

9、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翻板和便携式水分仪,其中所述翻板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便携式水分仪设置在检测箱内壁、位于翻板的上侧。

10、进一步的,所述运输机构上设置有支架。

11、进一步的,具体方法如下:

12、s1、含水率测量,初始状态时,检测箱内翻板横向设置,阻隔通向存泥箱的通道,内管道围成圆筒状的管道,闸门组件为闭闸状态;检测箱上方输入一定量的污泥,当接触到翻板上方的便携式水分仪时,便携式水分仪会对污泥的含水率进行大致的测定,并将信息反馈至控制模块;

13、s2、管径判断,根据所接收到的污泥含水率信息判断需要输送的污泥含水率所在区间并进行分类,主要划分为高含水率和低含水率两大类,其中高含水率的污泥因其流通性较强对应小管径通道,二低含水率的污泥因其黏度较高对应大管径通道,根据含水率的高低有针对性的选择管径可进一步提高输送效率,同时因为预先测量污泥的含水率,可以给下一步工序提供有效数据以便后续处理;

14、s3、高含水率污泥处理,当控制模块判断所需输送的污泥处于高含水率区间时,内管道、闸门组件维持初始状态不变,控制模块驱动第二电机带动翻板向便携式水分仪所在侧90°翻转以避免刮到便携式水分仪,形成通路后让污泥进入下方存泥箱,再由运输机构输送出去;

15、s4、低含水率污泥处理,当控制模块判断所需输送的污泥处于低含水率区间时,控制模块驱动闸门组件抬升露出后方大管径通道,同时控制驱动组块,通过其中的驱动器带动各滑轮在滑动轨道从初始端移动至终端,使内管道与外管道贴合,组成较大的管径通道,此时再驱动第二电机带动翻板向便携式水分仪所在侧90°翻转以运输污泥。

16、进一步的,所述s1中污泥高低含水率划分如下: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其中流态以及塑态下的污泥流通性较为理想,固态污泥流通性较差,现将含水率在65%以上的污泥划分为高含水率污泥,含水率在65%以下的污泥划分为低含水率污泥。

17、进一步的,所述s1中为避免翻转状态下的翻板侧边在污泥输入过程中粘上过多的污泥而对复位造成不便,翻板的侧边可以尖角设置以减少接触面积。

18、进一步的,所述s2中在通过内管道进行污泥输送时,出口处可设置有与内管道相匹配的输出通道以避免输出的污泥污染外侧的外管道。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检测箱,在污泥进行输送前由其中的翻板阻挡一定量的污泥,再由便携式水分仪进行含水率测定并反馈至控制模块,根据含水率判断最适合的输送管径,同时预先检测污泥的含水率也可为下一步加工工序提供数据参考;通过设置有可变形的管道组件,结合预先检测到含水率信息,可实现输送管道的管径变化,以根据不同污泥的特性进行选择合适的管径选择,提高污泥输送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9.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输送方法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存泥箱、运输机构、检测箱以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运输机构设置在存泥箱一侧,所述检测箱固定在存泥箱上侧且与之连通,所述控制模块与存泥箱、运输机构、检测箱电连接;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管道组件,其中所述输送组件穿设在存泥箱上,所述管道组件套设在输送组件上;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外管道、内管道、三个支撑杆和驱动组块;驱动组块具体包括固定板、滑动轨道、滑轮、驱动器以及连接块;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翻板和便携式水分仪。本发明可以会对内部污泥的含水率进行大致的测定并反馈至控制模块,根据污泥含水率,控制模块对管道组件的管径进行调整,提高了运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宁,岳芯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澜起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