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厚板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28832发布日期:2023-08-05 17:1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厚板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宽厚板,具体涉及一种宽厚板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1、宽厚板,宽厚比大,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也很大,这种外形特点带来其使用上的特点;1:表面积大,故包容覆盖能力强,在化工、容器、建筑、金属制品、金属结构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2:可任意剪裁、弯曲、冲压、焊接、制成各种制品构件,使用灵活方便,在汽车、航空、造船及拖拉机制造等部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可弯曲、焊接成各类复杂断面的型钢、钢管、大型工字钢、槽钢等结构件,故称为“万能钢材”,宽厚板在初步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运输,以便于将初步加工完成的板材运输至其他地方进行加工处理。

2、由于宽厚板的平面面积大,运输一般是采用平板挂车,将宽厚板放在挂车的平板上,再采用绳索捆绑,当一次性需要叠放多块板材进行运输时,由于宽厚板较为沉重,因此,在上下料时一般是单块进行上下料,且一般通过行车吊装上下料或叉车上下料,当不具备行车吊装条件而采用叉车进行上下料时,需要在挂车的车板上放置两个隔断块,用于将宽厚板与车板之间留间隙便于叉车的插板置入或取卸,隔断块一般采用木质或者金属材质,当放置完一块宽厚板后,又需要在已放置好的宽厚板上再次放置隔断块,因此,在上料过程中需要依层放置隔断块,在下料过程中,也需要依层取卸隔断块,由于隔断块与宽厚板相互叠放,位于下层的宽厚板需要承受上方宽厚板的重量,由于隔断块体积小,其与宽厚板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在上方宽厚板的重量下,隔断块易对下层的宽厚板表面造成压痕(金属材质的隔断块),或导致位于下层的隔断块(木质的隔断块)损坏,导致叉车不能置入下料,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宽厚板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宽厚板在运输时因放置隔断块,在重力的作用下,隔断块易对下层的宽厚板造成压痕,或隔断块易损坏导致不能顺利下料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宽厚板运输装置。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宽厚板运输装置,包括:

4、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竖板,所述基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竖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所述基座的顶部且远离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第二竖板;

5、隔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板上,所述隔层机构包括若干个贯穿开设在所述第一竖板上且沿其高度方向阵列的第一穿槽,所述第一竖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的相对侧转动贯穿有若干个第一双向螺纹杆,若干个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穿槽对应,所述第一穿槽的内壁相对侧转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固设有支撑杆,所述导杆上固设有第一圆齿轮,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均螺纹套设有第一活动块,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块上均固定有第一齿条,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圆齿轮齿牙啮合,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依次驱动若干个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转动的驱动部。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

7、若干个第二圆齿轮,若干个所述第二圆齿轮分别固设在若干个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上;

8、丝杆和第一导向杆,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导向杆固设在所述基座上;

9、第二活动块,一端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另一端螺纹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圆齿轮齿牙啮合。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基座之间连接有加强架,所述丝杆和所述第一导向杆均活动贯穿所述加强架。

11、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第二竖板上构造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滑动插设在所述燕尾槽内,所述燕尾槽的内底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燕尾块上螺纹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螺纹延伸至所述螺纹孔内。

12、进一步地,基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双向螺纹杆,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侧板均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分别螺纹套设在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的两端,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沿所述燕尾槽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

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对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若干个所述凹槽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穿槽一一对应,所述凹槽内铰接有支撑板。

14、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内壁相对侧转动贯穿有轴杆,所述支撑板固设在所述轴杆上,所述轴杆与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之间连接有联动件,当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转动时,所述联动件带动所述轴杆同步转动。

15、进一步地,所述联动件包括:

16、从动锥齿轮,固设在所述轴杆的一端;

17、传动锥齿轮,所述侧板上固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上,所述传动锥齿轮固设在所述套筒上并与所述从动锥齿轮齿牙啮合。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板上阵列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穿槽,若干个所述第二穿槽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穿槽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杆的端部活动贯穿所述第二穿槽。

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承托辊。

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在本申请中,通过基座、第一竖板、两个侧板以及第二竖板形成一个框体机构,以用于对宽厚板放置限位,不用绳索捆绑,在第一竖板上阵列贯穿开设的若干个第一穿槽,在第一穿槽内转动设置的支撑杆,当支撑杆转动调节至垂直于第一竖板时,以用于对宽厚板进行承托隔断,便于叉车的置入进行上下料,同时,位于上层的宽厚板重量不会作用于位于下层的宽厚板,不会对宽厚板的表面造成压痕,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22、2、在本申请中,驱动电机做功,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活动块移动,通过利用第二齿条与若干个第二圆齿轮的间隙啮合,从而达到依次带动若干个第一双向螺纹杆转动的作用,当第一双向螺纹杆转动时,从而带动两个第一活动块同步反向滑动,从而带动位于同一个第一穿槽内的两个支撑杆同步转动的作用,使得在进行上下料时,只需要驱动电机间歇性做功即可,从而提高了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宽厚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厚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508)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厚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2)与所述基座(1)之间连接有加强架(6),所述丝杆(5082)和第一导向杆(5083)均活动贯穿所述加强架(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厚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燕尾槽(7),所述第二竖板(4)上构造有燕尾块(8),所述燕尾块(8)滑动插设在所述燕尾槽(7)内,所述燕尾槽(7)的内底壁开设有螺纹孔(9),所述燕尾块(8)上螺纹贯穿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的端部螺纹延伸至所述螺纹孔(9)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厚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双向螺纹杆(11),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11)的一端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伺服电机(12),两个所述侧板(3)均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且分别螺纹套设在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11)的两端,所述螺纹孔(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沿所述燕尾槽(7)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厚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3)的相对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凹槽(13),若干个所述凹槽(13)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穿槽(501)一一对应,所述凹槽(13)内铰接有支撑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厚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的内壁相对侧转动贯穿有轴杆(15),所述支撑板(14)固设在所述轴杆(15)上,所述轴杆(15)与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503)之间连接有联动件(16),当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503)转动时,所述联动件(16)带动所述轴杆(15)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厚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16)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厚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板(4)上阵列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穿槽(17),若干个所述第二穿槽(17)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穿槽(501)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杆(505)的端部活动贯穿所述第二穿槽(17)。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厚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上开设有嵌槽(18),所述嵌槽(18)内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承托辊(19)。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宽厚板运输装置,涉及宽厚板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竖板,所述基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竖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所述基座的顶部且远离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第二竖板;隔层机构;本申请通过基座、第一竖板、两个侧板以及第二竖板形成一个框体机构,以用于对宽厚板放置限位,不用绳索捆绑,在第一竖板上阵列贯穿开设的若干个第一穿槽,在第一穿槽内转动设置的支撑杆,当支撑杆转动调节至垂直于第一竖板时,以用于对宽厚板进行承托隔断,便于叉车的置入进行上下料,同时,位于上层的宽厚板重量不会作用于位于下层的宽厚板,不会对宽厚板的表面造成压痕,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佳文,曹一凡,陈昊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富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