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泵站及其制造方法和消防车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43211发布日期:2023-08-17 20:3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脚踏泵站及其制造方法和消防车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尤其涉及一种脚踏泵站及其制造方法和消防车。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频发,高空作业消防车在这类事故的灭火及人员营救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消防车的功能可靠性必须得到保证。云梯消防车的载人平台为了防止在特殊情况下电动调平装置失控,保留了在应急情况时通过脚踏阀进行人工调平的功能,但是受限于传统的加工制造方式,该阀体重量大、体积大,在使用过程中占用较大工作空间并且容易与其它物体发生干涉,从而导致不能在载人平台布置更多的救援工具,进而影响载人平台增加其它的辅助救援功能。

2、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脚踏泵站及其制造方法和消防车。

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脚踏泵站,包括:

3、阀体,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成,阀体的内部设有流道;

4、阀组件,安装于阀体上,与阀体的内部的流道连通;

5、抽吸泵,安装于阀体上,与阀体的内部的流道连通;和

6、脚踏组件,与阀体连接,被配置为控制抽吸泵的吸排油动作。

7、在一些实施例中,脚踏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脚踏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抽吸泵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脚踏部可旋转地连接,第二连接部设置于脚踏部和抽吸泵的输入轴之间,以通过踩踏脚踏部实现脚踏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的旋转,从而实现对第二连接部的按压,进而实现对抽吸泵的输入轴的按压。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柱和弹簧,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脚踏部和抽吸泵的输入轴连接,弹簧套设于抽吸泵的输入轴和连接柱的外周。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柱的中部设有凸缘部,抽吸泵包括泵体和插设于泵体中的输入轴,弹簧设置于凸缘部和泵体之间,在抽吸泵的输入轴未被按压的状态下,凸缘部和泵体之间的距离与弹簧的自由长度相等。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脚踏部和抽吸泵的输入轴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相隔预设距离,以避免脚踏部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旋转的过程中与阀体发生干涉。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和脚踏部之间,第一连接件为环形并可旋转地套设于抽吸泵的外周,以使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抽吸泵可旋转,进而使脚踏部相对于阀体可旋转。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脚踏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可旋转地连接以使第二连接杆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杆折叠。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弯杆,第二连接杆的远离第一连接杆的端部朝向第一方向弯折,第一方向为与踩踏脚踏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且第二连接杆的弯折角为钝角。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脚踏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杆的端部的踏板,踏板偏离第二连接杆的中心线设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的内部的流道的折弯处均采用圆弧过渡。

16、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包括相邻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抽吸泵安装于第一侧面上,脚踏组件与第一侧面连接,第二侧面上设有出油口以及用于与进油油路连接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出油口通过阀体的内部的流道与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连通;

17、阀组件包括:

18、换向阀,安装于第二侧面上,用于控制进油油路向第一进油口供油或向第二进油口供油;

19、单向阀,安装于第二侧面上,用于防止从阀体输出的液压油回流;

20、测压阀,安装于第二侧面上,用于监测从阀体输出的液压油的压力;和

21、溢流阀,安装于第三侧面上,用于维持阀体的内部的压力的稳定。

2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消防车,包括上述的脚踏泵站。

23、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脚踏泵站制造方法,包括: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脚踏泵站的阀体。

24、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脚踏泵站的阀体的操作包括: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阀体进行设计。

2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脚踏泵站拆分为阀体、阀组件、抽吸泵和脚踏组件几个部分,有助于实现对脚踏泵站功能区域的定制化布局,方便脚踏泵站的各个部件的拆装,也便于后期维护。另外,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脚踏泵站的阀体,有助于对阀体结构进行自由化设计,以满足不同的定制化需求,而通过在阀体的内部设置流道,能够有效节约阀体的外部空间,减小脚踏泵站的整体体积,进而增大脚踏泵站安装于相应作业车时的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和脚踏部(5),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与所述抽吸泵(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另一端与所述脚踏部(5)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设置于所述脚踏部(5)和所述抽吸泵(2)的输入轴之间,以通过踩踏所述脚踏部(5)实现所述脚踏部(5)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旋转,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二连接部(4)的按压,进而实现对所述抽吸泵(2)的输入轴的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包括连接柱(41)和弹簧(42),所述连接柱(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踏部(5)和所述抽吸泵(2)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弹簧(42)套设于所述抽吸泵(2)的输入轴和所述连接柱(41)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1)的中部设有凸缘部(411),所述抽吸泵(2)包括泵体和插设于所述泵体中的输入轴,所述弹簧(42)设置于所述凸缘部(411)和所述泵体之间,在所述抽吸泵(2)的输入轴未被按压的状态下,所述凸缘部(411)和所述泵体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弹簧(42)的自由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脚踏部(5)和所述抽吸泵(2)的输入轴连接的第一连接孔(412)和第二连接孔(413),所述第一连接孔(41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413)之间相隔预设距离,以避免所述脚踏部(5)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旋转的过程中与所述阀体(1)发生干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32)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脚踏部(5)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为环形并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抽吸泵(2)的外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3)相对于所述抽吸泵(2)可旋转,进而使所述脚踏部(5)相对于所述阀体(1)可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部(5)包括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所述第一连接杆(5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2)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1)可旋转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杆(5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1)折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52)均为弯杆,所述第二连接杆(52)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端部朝向第一方向弯折,所述第一方向为与踩踏所述脚踏部(5)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且所述第二连接杆(52)的弯折角为钝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部(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2)的端部的踏板(53),所述踏板(53)偏离所述第二连接杆(52)的中心线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内部的流道的折弯处均采用圆弧过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相邻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抽吸泵(2)安装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脚踏组件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出油口(11)以及用于与进油油路连接的第一进油口(12)和第二进油口(13),所述出油口(11)通过所述阀体(1)的内部的流道与所述第一进油口(12)和所述第二进油口(13)连通;

12.一种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脚踏泵站。

1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脚踏泵站的脚踏泵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脚踏泵站的阀体(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脚踏泵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脚踏泵站的阀体(1)的操作包括: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所述阀体(1)进行设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踏泵站及其制造方法和消防车,其中,脚踏泵站包括阀体(1)、阀组件、抽吸泵(2)和脚踏组件,阀体(1)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成,阀体(1)的内部设有流道;阀组件安装于阀体(1)上,与阀体(1)的内部的流道连通;抽吸泵(2)安装于阀体(1)上,与阀体(1)的内部的流道连通;脚踏组件与阀体(1)连接,被配置为控制抽吸泵(2)的吸排油动作。消防车包括上述脚踏泵站。脚踏泵站制造方法包括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脚踏泵站的阀体(1)。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统,薄夫祥,陆智俊,卢良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